第24章 黃石公!
- 我是一名備用選手
- 傅小川
- 3816字
- 2022-07-23 11:32:20
現在的儒家八杰,只剩張良,孔伋、漆雕開、樂正克四人。
而白云帆已受重傷,行至南陽黃石山下,遇一石橋,干凈涼爽,兩人癱坐在橋頭上兩邊。
休息不多時,一位白發佝僂老者杵著一根精木拐棍從橋下走了過來,剛走上橋頭,一只腳的布鞋掉落橋下。
老者先后對視了白云帆和張良兩人,場面一度尷尬。
于是老者向二人問道,“二位俠士,有誰可愿幫老夫拾起這棉鞋?”
當為21世紀的新青年白云帆,自然對老者這種試探性的行為很不感冒實,然后又看了看老者和張良說道,“老人家,我這位兄弟愿意,他愿意幫您拾鞋。”
“小伙子,你真的要讓這位小兄弟去拾鞋嗎?”
白云帆再次微笑著點了點頭。
然后老者再看向張良。
“真是無語,云帆兄真的狡詐啊!居然直接說讓與我,為什么好事論不到我呢?”
張良見二人都看向自己,很是無語,只好下去撿鞋。
張良拾到鞋后,立刻上橋交于老人。
但老者似乎還有要求,于是微笑著又說道,“小兄弟,可否幫老夫將這鞋穿上腳。”
說完,便伸出手撩起長袍,把腳露了出來,等著張良給他穿上。
此時,老者手腕處的書簡掉落在地,正好滾到白云帆身旁,白云帆順勢撿起打開查看。
而老者本想彎腰去撿,而張良正在給他穿鞋。穿好鞋后,老者搖了搖頭,“天意啊!這天書幾十年都未在老夫這兒脫手,今日離去,固然遇到天命者!”
白云帆和張良相視一眼,不明所以。
老者本是在橋上等待有緣人,無奈,到橋邊時,橋上卻有兩人在上邊,這就讓老者犯難了,這部天書該交給誰呢?
于是老者急中生智,打算考驗二人一番,故意掉鞋于橋下,試探二人心性,如拾起者,便將天書交于給他。
但是這天書還是不該這善良的年輕人得啊?老人又叫人穿了鞋,就更不好意思。
老者拿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交于張良,“年輕人,這本《素書》是老夫畢生心血所著,今天感謝你幫我穿鞋,便贈予你!”
“這怎么可以呢!老先生,這幫個小忙,沒什么的!”
張良不好意思的推辭說道。
這時,白云帆看向老者,凝惑的問道,“老先生,這書簡上沒有字啊!”
白云帆雖然沒有幫老者穿鞋,但也沒生氣,畢竟人家才是天命者。
老者微笑著說道,“這叫無字天書!”
“此書乃周朝姜太公傳下,唯有天命者可獲得,以濟蒼生,書中有一兵法,得之兵法可定天下。”
白云帆凝惑不解。
“那我該如何才能看到呢?”
老者捻著胡須,微笑著繼續說道,“天書豈可凡人觀看,唯有開天眼,可窺其書。”
老者說完伸出右手,食指收起,其余手指閉攏,形成一個四指掌,首先在自己眼睛上一遮,一團紫氣縈繞在手掌心上。
給白云帆看后,隨即往老白的眼睛上一遮,老白自然反應的閉上眼睛。
“好了,你現在就有天眼了!”
白云帆睜開眼睛,首先感謝了老者,然后看了看書簡上面,果然一目了然,天書上的字全部顯現出來了。
老者又提醒道,“天眼非凡,可觀天地靈氣,日月之精華,山川大海的妖魔鬼怪。切不可用其行不軌之事,否則天眼會自動閉合。”
隨后,老人家又將一把赤紅色長劍交給白云帆。
“這把劍名叫赤霄,十大名劍排名第二,此劍具有帝王之氣,也稱為帝劍!”
“你是天命者,自然也能尋得這劍的主人!有此劍者,起勢可成。”
白云帆聽后吃驚不已,這老頭怎么知道自己的心思的,難道我要造反已經這么明顯嗎?
說完,老者便已走遠,消失在了視野中。
張良又急忙問道,“老先生,請問你的尊姓大名,改日有機會,晚輩改日登門拜訪。”
“下邳黃石公是也!”
在預先的約定秘密地點,儒家其余人員足足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白云帆和張良的歸來。
此時,白云帆和張良身上的衣衫已經破爛不堪,滿身的抓痕,和破爛的血肉,二人形似乞丐。
妙弋一股腦的跑出來保住白云帆,頓時又產生了痛覺。
“誒,疼、疼、疼。”
白云帆痛得直叫。
經過三年來的休養和修煉,白云帆實力終于突飛猛進,已經達到金丹后期巔峰之境。
“公子,你終于出關了!”
虞妙弋忍不住哭了出來。
白云帆只好安慰道,“誒,我還沒死呢?不哭了噢,晦氣!”
白云帆用手擦拭妙弋臉上的淚水,發現妙弋的臉已經有自己手掌長的寬度了,從當初的桃花塢帶出來的小姑娘已經在幾年間,悄無聲息的長大成人了。
白云帆仔細打量著妙弋的身姿和膚白貌美的臉龐,真的是美顏動人。
妙弋突然說道,“公子,你娶了我吧!”
這突然的一句話,讓白云帆怔住了,好像在想什么,但其實腦子里又什么都沒想。
其實自己本來的年齡就快三十,在這幾年的蹉跎后,早已經過了三十歲了,基本快是妙弋的二倍年齡。
當初收留她時,也只是看著她像胡九條一樣可愛,于心不忍見她忍餓受凍。
“你到底答不答應嘛?”
妙弋嘟著嘴,又問道。
白云帆回過神來,笑著說道,“你的真命天子不是我,他是一個英雄,威猛無比的英雄。”
“哼,你就是敷衍我!”
妙弋臉上很是不悅。
白云帆在妙弋腦袋上彈了個腦瓜崩,“我的年紀都快是你的兩倍了,我敷衍你嗎?”
“那你說我的那個英雄是誰啊!”
妙弋好奇的問道。
白云帆哈哈一笑,“天機不可泄露!”
妙弋見實在問不出來,也只好作罷。
張良得知白云帆已經出關,于是急忙跑來商議,“云帆兄,你身體無大礙了吧?”
“子房,現在基本已經恢復如初!。”
白云帆微笑著說道。
張良此行前來帶來了兩個消息。
“第一個就是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駕崩了,趙高和李斯已經輔佐公子胡亥登上了皇位!”
“這并不意外,公子扶蘇為人正直,趙高等佞臣是得不到公子扶蘇的重用的,所以他們擁立公子胡亥為帝也是必然。”
白云帆看著張良這激動的心情,但自己心里還是有一些痛惜,畢竟秦始皇對于整個歷史而言,他是偉大的帝皇,有著不可替代的豐功偉績,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廢分封,改郡縣,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等等,無不是豐功偉績,利在千秋。
張良繼續說道,“第二個消息就是你大哥來信,說他因押送勞役誤了工期,現在芒碭山落草為寇!請求援救!”
白云帆思考了一下,開始對張良說著自己的計劃,“子房,我們兵法兩路,你帶著儒家弟子前往芒碭山與我大哥會合,我去屯留調取墨家的資源。”
張良急忙問道,“這人員一會合,消耗的資源糧食可謂是日耗萬斤。”
“放心,我一定會把錢糧輜重在半個月之內押送到位。”
白云帆保證說道。
隨后,白云帆又將赤霄交給張良,并說道,“這把劍交與我大哥,然后將如何殺白蛇起義的安排講給張良。”
這殺白蛇起義,上承天命,下應民心的套路自古有之,但張良還是不解。
“云帆兄你為什么不自己稱帝成王呢?非要交給一個凡俗之人!讓別人稱帝呢?”
白云帆則是笑了笑,“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佩劍的,這把劍,不適合我!”
“再說了,我對帝王之位不感興趣!”
張良這才想到前兩次對戰清虛子和趙高時,所用的那柄神秘白劍說道。
“云帆兄,可否能將你的佩劍讓我一觀呢?”
白云帆拔劍極快,一道白色劍光隨之而出,劍出游龍,伴隨著龍吟之聲。
白云帆將劍背光示下,張良這才看清楚劍本身模樣,原來這把劍不是青銅而制,材料屬實讓人驚嘆,是何等材料才有如此光華奪目。
彈指試劍,劍身立馬有一股龍吟之音,輝煌磅礴。
當看到劍柄下身處刻有龍淵二字時,張良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十大名劍,排名第四的龍淵。
這把劍雖然排名第四,但它的傳說確實十大名劍中最為玄妙莫測的。
“有人說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號稱天下第一之利刃。”
“有人說它是天命之劍,來自于上天,名叫天命劍。”
“有人說它為誠信之劍,唯誠信兼顧者可佩之號令天下。”
張良為止感嘆,原來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白云帆一臉凝重,告誡道,“子房,這把赤霄雖得之可助帝威,但能稱帝的不是因為劍,而是人。”
張良也點了點頭,很認可云帆兄說得話。
白云帆又繼續說道,“帝王以仁愛人,兼濟天下,勤政務,用賢能,創盛世開元,方可得仁道之劍。”
“襄盛世,安天下,保萬民,此乃帝王之劍。非赤霄可比也!”
其實啊,這都是七星老頭說得,至于有沒有用,就看事在人為了!
說完,事不宜遲,張良帶著寶劍赤霄和儒家弟子奔向芒碭山,營救劉老大!
這老大有個什么三長兩短,我們還怎么起事啊,于是張良也不含糊,日趕夜趕,終于來到了這郁郁蔥蔥的芒碭山。
話說我們的劉邦在去咸陽驪山的路上因延誤工期,怕殺頭因此落草為寇。從此過上了流民草寇的生活。
劉老大還挺爭氣,居然還拉起了一條幾十號人小隊伍。做起了山大王。這果然吃這碗飯的噢!走到哪兒,都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報,代王!”
這兒,為什么手下叫代王呢?因為落草為寇,就不是山代王嘛!所以叫做代王。
已經年近五旬的劉老大可不會嫌棄,表示有王就做,有錢大家分,十分豪邁氣魄。眾兄弟也喜歡擁他為王。
劉邦臉上一副苦大難的表情向手下問道,“什么事啊?”
“老大,雍齒又來搶咱們地盤的村子了!”
這雍齒是劉邦的老鄉,也是一起長大的發小。雍齒是沛縣豪族,劉邦是普通平民甚至于混混,則兩人交識多年,雍齒向來看不起劉邦這種江湖混混,一直輕視于他。
在數月前,雍齒本和劉邦一起反秦,但由于兩人各有主張,互看不上。
兩人就分道揚鑣,各拉起一支隊伍在芒碭山里,一人占山東,一人占山西。數月間,曾產生數次摩擦。
今天這不,又來搶地盤的糧食了,劉老大咋能咽下這口氣,“走,兄弟們,抄家伙,干死那幫狗娘養的,敢搶我們地盤上的糧食。”
于是,兩幫勢力在山下的村莊相遇了,雍齒在村里搶的是盆滿缽滿,臉上都笑開了花。
“老大,這老流氓的地盤果然糧食多啊!”
一個手下笑著稟報道。
雍齒也大笑著,“兄弟們,這是別人的地盤,放開手腳的去搶。”
劉邦看見這一幕,頓時胡子都氣白了“老子都沒有這么徹底的搶過,你們這幫土匪,知道什么是竭澤而漁嗎?”
于是兩邊就開始大戰,由于雙方都是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是農具,最多打得個重傷,再留點血,只要你機靈一點,基本就弄不死你。
劉老大站在一塊高大的石頭上,急著大喊道,“不要光打架,搶糧食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