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黃門,即使借天子之勢,也絕不可能無法無天!
靈帝太知道士族的尿性了,他本就是從地方進京的天子,又豈能被其所騙?
那么,是不是這蓋勛也有問題?
蹇碩雖是自己寵信之人,但不如十常侍有權(quán),想來他是不敢欺君罔上的。
只是不知為何,在靈帝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那一篇篇奏表遞送京師的畫面。
這些奏表,大多是彈劾十常侍作亂地方。
是了,彈劾的是十常侍!
細細算來,靈帝已經(jīng)收到過不下四十本這樣的奏表了。
往常還不以為意,自認為是朝臣們的手段,便將奏表留中,或付之一炬。
但在此刻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如此之多的奏表,定然會有一些問題!
靈帝一點一點回想往昔,有了一絲悔意,直覺當(dāng)初有些草率。
不禁捫心自問,他為了制衡,是不是太過縱容十常侍了,以致于他們處處在掘漢室根基,甚至成了傾覆漢室的幫兇?
思緒在蹇碩、蓋勛和十常侍來回搖擺,靈帝的視線最終又落回蹇碩身上,適才在心中下了決定。
蹇碩此人,雄壯且有武略,靈帝對其特別信任,而此刻對方還是西園八校尉之首,是替他掌控兵權(quán)的愛將,不能出事。
此舉說到底是靈帝為了鞏固皇權(quán),平衡朝廷做出的決定。
那么,一些犧牲,也是在所難免。
比如將黑鍋丟給十常侍就很合理!
嗯,還是再苦一苦十常侍他們吧!
朕覺得張讓、趙忠能體諒朕的!
是以,靈帝只能暫作不動聲色,繼續(xù)平靜地看著雙方爭辯。
即便靈帝的心底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蓋勛說得話大概率是真的!
但在閱兵這個關(guān)鍵時刻,靈帝并不打算追究,因為這樣只會讓事態(tài)更嚴(yán)重,更加無法控制。
那么,靈帝能選擇的路,其實也只有盡量安撫這些忠于王事的將領(lǐng),再給他們一個似是而非的交代罷了。
于是乎,靈帝佯作大聲喝道,“蹇碩,汝可勾結(jié)地方士族,伙同對方欺壓百姓,甚至還讓族中子弟與之聚斂,賄賂宮廷?”
之前是十常侍,此際是士族,靈帝是老陰幣,為了混淆視聽,慣用伎倆!
“陛下啊,臣絕不敢做這等事!”蹇碩著急搖頭,生怕自己被靈帝奪去性命。
這也沒辦法,誰叫蹇碩怕了,心神慌亂,竟然主動暴雷。
“臣平日里常侍陛下身側(cè),又甚少出宮,斷然不會搜刮地方!若有閑暇時間,也不過是一些阿諛之輩,來臣府上……獻禮、獻金。”
嗯,朕就說嘛,蹇碩是朕之愛將,斷然不會欺騙朕的!
靈帝一邊思慮,一邊面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就覺得蹇碩一小黃門爾,雖受自己寵信,卻沒張讓等人老辣,不可能行天下之大不韙事。
收點錢財,無傷大雅!
不過,這賄賂之罪不懲治一番卻是說不過去了!
“蹇碩公然收受賄賂,于朝廷法度悖逆,念其組建新軍有功,罰俸祿一年。”
靈帝一錘定音,其實已經(jīng)將蹇碩摘了出去。
“謝陛下寬恕之恩!”
話音剛落,蹇碩穩(wěn)定心神,已經(jīng)緩過勁來了,他明白靈帝并沒有深究的意思,心中不免大大松了一口氣。
這也是蹇碩經(jīng)驗不足之故,他并沒有第一時間揣測到靈帝的心思,還以為自己今日會大禍臨頭。
誰知靈帝從一開始就有維護之意。
假如換成是張讓等人在此,他們定然可以與靈帝配合,一打一消間,化禍?zhǔn)掠跓o形。
災(zāi)禍免身,但蹇碩對蓋勛卻是充滿怨恨!
你說你好好的為啥要提陛下寵信之人,直接說十常侍不好嗎?
或者說是叛軍是受地方士族剝削而起義,這不好嗎?
俺現(xiàn)在可是上軍校尉,是陛下的愛將!
如此欺辱俺,俺發(fā)誓事后必要對汝進行報復(fù)。
……
緊接著,靈帝又想到了什么,他便向蓋勛繼續(xù)問道,“朕已在平樂觀閱兵,且把西園的眾多財物都散發(fā)給士兵們,如此可平叛乎?”
蓋勛腹誹,陛下您剛才維護蹇碩,現(xiàn)在又來問咱新軍是否能平叛?
臣真的做不到啊!
但為了避免靈帝失去理智遷怒,蓋勛直接回道,“臣聽說‘古之天子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實乃取禍之道。”
“如今叛軍仍據(jù)涼州等地,陛下卻在洛陽閱兵,不能顯示陛下果斷剛毅,而有窮兵黷武之嫌。”
靈帝聞言,倒也沒生氣,他本以為蓋勛也不過是一庸碌之輩,卻沒曾想此人竟還是一個直臣。
隨即,靈帝稱贊蓋勛道,“愛卿言之有理,你我相見恨晚,除子脩外,那么多大臣沒有人如你這般耿直諫言的。”
“冠軍侯嗎?”提及李岷,蓋勛稍有動容,“陛下,臣不敢與冠軍侯相比。”
“無妨,朕有子脩,又有汝蓋勛,還有這數(shù)萬兵馬,相信必定可以平滅叛軍。”
這話說的,蹇碩心中酸澀,直呼陛下難道愛會消失嗎?
……
一連幾日,蓋勛奔走于曹府與袁府之間,他準(zhǔn)備對曹操、袁紹進行勸說。
蓋勛在與靈帝交談過后,對這位陛下有了一番清晰的認知。
這一日深夜,三人匯聚暗室,密談鋤奸之事。
“孟德兄、本初兄,吾認為陛下是非常聰慧之人,他之昏庸不過是受左右寵信宦官所蒙蔽。”
“若吾等可合力清除這些奸邪之徒,繼而提拔清廉能干之人,以此使得漢室興旺,彼時吾等功成身退,豈不快哉?”
“元固,此事不易也!”袁紹沉思片刻,覺得此舉較為不妥。
十常侍可不是好相與的,更何況還有頂頭上司蹇碩擺在面前。
“本初,事無易也,唯有我等齊心協(xié)力方可令漢室中興!”蓋勛沒有著急,畢竟中興漢室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這些日子他多有奔走,大將軍何進現(xiàn)今閉門謝客,以全陛下掌軍之念,他無力探尋其志。
三系之外,偶有隔岸觀火之輩,顯然不在蓋勛考慮當(dāng)中。
所以,最有希望的還是曹袁兩家。
一個當(dāng)世權(quán)貴,一個四世三公,乃中興漢室的肱骨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