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目標安南
- 大明已成日不落,皇叔何故造反?
- 心安體亦舒
- 2029字
- 2022-09-09 23:29:45
朱元璋自己都在忙著移民的工作,畢竟想要讓這些已經落地生根的人,在一次的背井離鄉離開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之君,在明天的聲望的確是比較高,但是要讓他們做出改變,也不是一件什么簡單的事情。
因為大明剛剛建立的初期,中原已經徹底是一片狼藉,不再具有以前的繁華。
造成中原如此破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元末政府的腐敗以及黑暗。
元朝時的黃河曾有20多年不加固河堤,致使多處缺口,任其泛濫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淪為沼澤。
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洪水的泛濫,是其他朝代所難以比擬,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災難太多太多。
歷朝歷代對于黃河無不都是進行加高加固,絕對不能讓黃河之水泛濫成災,可也就只有元朝的高二十多年對齊放任不管了。
黃河中下游造成的災難讓那時候的黃河兩岸就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石頭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幾乎每年一次的洪水泛濫,讓中原的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只能是朝著其他地方遷徙走人。
元朝末年出了洪水的泛濫以外,中原地區大蝗災也頻頻而至,從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災計有十八九次。
山東、河南之孟津、新安、澠池出現“民食蝗,人相食”的慘狀。
同時,危害極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東、河北、陜西以及南方諸省。
正是因為這些天災的不斷發生,腐敗的元朝政府放任不管,也就導致了源源不斷的農民起義爆發。
本就是千瘡百孔的中原地區,根本無法承擔戰爭帶來的災害。
持續了整整十七年的農民戰爭,他們的主戰場在黃河下游、黃淮平原一帶,使得這些地方徹徹底底“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作為華夏文明之中最為重要的中原,也就是農耕文明安身立本的耕作地,已經徹底的被打爛了。
正值中原地區大鬧災荒戰亂之時,山西晉南一帶卻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嶺,易守難攻,起義軍多次進攻山西,可終因地勢險要而屢攻不下。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環境因素,正好那些年山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少的百姓跑到了山西境內。
所以,朱元璋在登基稱帝之后一直在進行的工作便是把山西的人口遷出來,以及讓江南地區百姓北上。
在封建時代想要做出如此大規模的移民工作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畢竟那些農民的思想難以改變,不到最后一刻他們就不愿意放棄安居樂業的地方。
朱元璋采取的方法和步驟大體有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幾種。
更多的還是采用招誘、征派的強迫的辦法,畢竟這些人經歷過戰亂天災等等因素,知道中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他們已經不想回去了。
哪怕朱元璋宣傳中原地方多么好,未來幾年可以不納糧,但是誰也不愿遷去。
在這種情況之下,朱元璋也就只好制定徙民條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強制遷徙。
在這種強硬的政策下,每次能夠遷徙的人口實在是有限,朱元璋不得不多次遷徙。
此時此刻的大陸地區都不怎么樂觀,畢竟北方的蒙古勢力還沒有覆滅,想要守住北方地區最重要的就是靠人。
朱元璋此前能夠給他分出那么個幾萬人,已經是對他最大的支持了,所以朱允熥在缺人的時候只能往其他的地方想。
朱允熥目前除了加大倭國的人口輸出以外,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不過他的目光漸漸的落到了一個地方上,那就是距離呂宋并不算多么遙遠的地方。
在他的大帳內,擺放著一個超大的現代地圖,他的目光緊緊的盯著那個地方。
安南。
此時此刻,安南還被沒有納入到明朝的范圍當中。
洪武初年安南遣使入貢后,明朝與安南建立起宗藩關系,安南也被納入以明朝為中心的宗藩體系之中,雙方基本處于友好交往的狀態。
雖然發生了陳叔明篡位、占城與安南持續戰爭等事件,因沒有威脅到明朝的統治,明太祖也僅僅是采取了詔諭、絕貢等和平方式進行處理。
不過朱允熥知道,安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面會很不老實,越發肆無忌憚,開始走過國境線,侵占明朝土地,更甚至于是挑釁明朝。
明成祖在面對他們的挑釁之后,由此發動了征安南之役,在戰爭勝利之后,明朝在安南設立三司,將安南納入明朝的統治之下。
明朝對于安南地區的統治持續了二十多年,但是這一種簡易形式還是收了回去,恢復了宗藩的形式。
安南地區在漢朝時期就是在眾人王朝的統治范圍內,可是在后面的時期因為一系列的原因,在唐末時期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
等到明朝的再次統治時,中間差不多有著四五百年的時間,安南自身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在明朝統治的二十多年間里,源源不斷的發動著各種各樣的叛亂,明朝為了維護這個地方的統治,不得不拍以前大量的大軍進駐。
此時此刻的安南,并不能為中原王朝帶來多大的利益,反而讓明朝要進入到戰爭泥潭之中,所以在宣德時期,明宣宗不得不選擇了退兵。
至此,中原王朝徹底丟失了這一塊土地。
朱允熥現在的目光就放在了他們的身上,畢竟安南其實和朝鮮差不多,受漢文化影響嚴重。
基本上就是把漢文化給復制了一份過去,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安南在后世的時候更是自詡為小中華,妄圖從中原王朝的手中奪走漢文化的正統。
可惜的是,在那個時期南棒比較跳脫,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安南,其實也一直在后面暗戳戳的偷竊中原文化。
朱允熥現在目光放在了他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