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
合歡①,一名蠲忿。生益州,及近京、雍、洛間。樹似梧桐,枝甚柔弱。葉類槐,莢細而繁。每夜,枝必互相交結,來朝一遇風吹,即自解散,了不牽綴,故稱夜合,又名合昏。五月開紅白花,瓣上多有絲茸。實至秋作莢,子極薄細。人家第宅園池間皆宜植之,能令人消忿。冬月可以分栽。分枝搗爛絞汁,浣衣最能去垢。

合歡:1.花枝;2.小葉;3.花;4.雄蕊;5.雌蕊;6.莢果。
注解
①為豆科合歡屬的落葉喬木。學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葉為二回羽狀復葉,由多數小葉合成。小葉形小,夜間閉合,夏日枝梢出花梗著花,呈紅色,萼和花瓣短小,有多數細長的雄蕊。名見《本草經》。又有青裳、萌葛等名。《植物名實圖考》載:“合歡即‘馬纓花’,京師呼為‘絨樹’,以其花似絨線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