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
棕櫚①一名鬣葵。木(一)高數丈,直無旁枝,葉如車輪,叢生木杪。有棕皮包于木上(二),二旬一剝,轉復上生。三月間木端發數黃苞,苞中細子成列即花穗,亦黃白色。結實大如豆而堅,生黃熟黑,每一墮地,即生小樹。宜植莊(三)園之內。性喜松土,或鳥雀食子,遺糞于地,亦能生苗。秋分移栽,先掘地作坑,用狗糞鋪坑底(四),再以肥土蓋之。初種月余,以河水間日一澆,后此隨便可也。至(五)其棕之為用,織衣帽褥椅之類甚廣。再制為繩索,縛花枝,扎屏架(六),雖經雨雪,耐久不爛,園圃中極當多植數本者。

棕櫚:1.植株;2.雄花序;3.雌花;4.雄花;5.果序。
校記
(一)“木”:乾本誤作“本”。
(二)“上”:乾本誤作“土”。
(三)“莊”:乾本誤作“花”。
(四)“底”:乾本誤作“地”。
(五)“至”:乾本誤作“紅”。
(六)“架”:乾本誤作“梁”。
注解
①系棕櫚科的常綠喬木,產暖地。名見《嘉祐本草》。初夏莖頂自葉腋生分枝的花穗,著生多數黃色小花,有大苞,花被六片,雌雄異株,雄花有六雄蕊,雌花有一雌蕊,多栽培供觀賞用。木材堅重,可制床柱、木梳、扇骨等。學名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f.)H.We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