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優有趙煦的幫忙,翻看各種典籍名正言順。
不是李優不想把書都帶回天山,這太多了。
便宜徒弟獨孤銘只能讓童姥教導了。
說起來童姥代師收徒收李優為徒,但是她教導最多的還是李優的徒弟獨孤銘。
李優自己教導獨孤銘的時間還沒她多。
現在的皇宮萬壽道藏還沒出現,因為那是宋徽宗時期才有的。
不過宋朝開國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經,以唐代殘存道藏三千七百多卷為基礎,重修恢復道藏。
宋真宗時,統治者對道教的崇奉形成了一個新高潮,宋真宗加封老子為太上混元皇帝,張君房奉命主持編修了大宋天宮寶藏,有四千多卷。
現在有所遺失,卻也有三千多卷。
大宋天宮寶藏其實就是萬壽道藏的藍本,萬壽道藏是以此為準完善。
大宋推崇道學,佛家典籍并不多,但是這不多是相對的,怎么也有上千卷。
除此之外,武學收藏也很豐富,里面神功雖少,但也有幾門,一些原著中沒出現的一流武學也有上百門,這可能是宋開國前武學時代的功法。
好在道一決大成的李優有過目不忘之能,加上壽命得到了增長,否則他真不會在這里耗下去。
他不是囫圇吞棗的翻讀,所以很費時間。
隨著他不斷的翻看,對比印證,道一決有大圓滿的趨勢。
道一決是他所創,但那是百倍悟性下的他創的,因為時間匆促,他并沒有直接進入到大圓滿狀態。
李優潛心修煉,大宋朝廷乃至整個天下格局都因為他發生了變化。
大宋有刑不上大夫的說法,一般而言,皇帝最多流放他們,而不會直接處死。
現在不一樣了,整個大宋朝廷皇帝獨斷專行,不過他推行的政策對武人和百姓比以往好多了。
帝王權道在于平衡,這點趙煦玩的不錯。
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整個大宋發生的變化是驚人的。
別的不說,西夏直接給打沒了,吐蕃不敢輕舉妄動,和大遼戰斗也是勝多敗少。
事實上,大宋從來不缺會打戰的將軍,大宋缺的是一個好皇帝。
以李優的目光看,十年內大遼、吐蕃要么覆滅,要么只能學大理一樣臣服,作為附屬國。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理的皇帝是段正淳而不是段譽。
段正淳雖不是春秋鼎盛,但是要退位還得一段時間。
最重要的是段正淳不像其他皇帝退位去天龍寺出家,因為他那么多妃子呢!
不過這與李優無關,這五年他可不是沒有進步。
從一開始,道一決的核心理念就是熔煉萬法成就己身。
皇宮中的武功他只看一次,但是道藏、佛經他反反復復看了三次。
雖然沒有百倍悟性,但是這五年他提升不少,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他可以打五個之前的自己。
最大的提升不是力量,而是底蘊。
就像現在,他離開開封了,直接飛往天山靈鷲宮。
他現在的內力比五年前也就多個兩成。
但是不斷汲取佛道的理念,他各種運用更加得心應手,借天地之勢彌補自身,源源不絕的補充自己的消耗。
除了佛道典籍,儒家典籍他也有看,不止是儒家,諸子百家的學說,能收集到的他都有看。
李優離開了開封,并不影響他對趙煦的控制。
嚴格說他不算控制趙煦,他并沒有控制趙煦聽令于自己,而是激發他最初想當好皇帝的理想,順便添加了一點私貨。
只用了一天,李優就飛到了天山,這速度比千里馬快多了。
當李優從天降臨的時候,童姥和其他人驚呆了。
李優看著眾人,笑道:“許久不見。”
童姥有聽過無崖子說李優自創功法時產生的動靜,哪怕她通過無崖子修煉了道一決,她依舊保持懷疑,現在她信了。
已經長大成人的獨孤銘連忙上前拜見。
李優看著獨孤銘,仔細打量了一下,道:“不錯!看來你這些年沒有松懈。”
李優一眼就看出獨孤銘北冥神功小有成就,十九歲的獨孤銘真的打起來,雖不如天龍四絕,比起慕容復、段延慶這些人絲毫不差。
童姥冷哼一聲,“那與你有什么關系,還不是你師姐我幫你培養的。”
李優這下尷尬了,除了幫獨孤銘打通經脈和傳授他全真系列武功,后續的就與自己無關。
獨孤銘連忙道:“師伯別這么說,沒有師傅就沒有今天的我。”
“這把劍名為倚天,是一等一的神兵,現在賜予你了。”
李優想了想,把倚天劍扔給獨孤銘。
在倚天世界時他還以為這把劍削鐵如泥,或許能幫上忙,沒想到完全跟不上自己的進度。
“謝師傅!”
獨孤銘接過劍后拔劍一看,果真不凡。
童姥倒是古怪道:“你怎么知道你徒弟根骨不好,但是劍道天賦非凡。”
李優一愣,這便宜徒弟不會真的是獨孤求敗吧!
“這個我倒不知道,只是除了神兵并沒有其他東西好送!”
李優搖了搖頭道,隨后讓獨孤銘拔劍,自己要試試他的本事。
自己的感知也有可能出錯,他只能感知獨孤銘的內力多少和精氣神狀態,只能大致判斷,不是百分百準確。
“師傅,得罪了。”
獨孤銘說完一劍刺出。
李優身形一閃避開,手一伸,童姥身邊那些護衛的劍就有一把被他吸來。
李優拔劍與之對砍,那劍直接斷了。
他不慌不忙的揮掌,強大的內力直接逼退獨孤銘。
“這劍利否。”
李優說完又一揮手,又是一把劍被吸來。
不同的是這次那劍得到李優內力的加持,沒被砍斷。
剛才完全是給獨孤銘直觀展示倚天劍的鋒利。
現在雙方武器對等了,李優也不靠內力,而是與獨孤銘比拼招數。
以他的力量,達摩來了他也是一招鎮壓。
李優只用劍術,但他的劍術已達隨心所欲之境,全真劍法、武當劍法、昆侖劍法等等他是信手拈來。
轉化之間如行云流水,毫無破綻。
“師傅果然厲害,劍法使用起來天馬行空,完全不拘泥于劍招本身,于我設想的無招很相像,不,甚至更高明。”
獨孤銘滿頭大汗,勉強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