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曾經的同學和我說,她工作一年后依然感覺自己很難適應進入社會后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大學畢業前,她曾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比較明確的規劃,有比較多的憧憬,本來覺得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自從畢業進入社會后,才發現實際生活和自己的預期差距很大,和原來校園的生活差別非常的大。
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種生活,讓她很難適應,讓她感到比較焦慮,非常心累,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對職場有了一些抵觸心理,甚至有了逃避的念頭,想辭職去考研或者哪里支教度過一下間隔年。
其實,像她這樣畢業后難以適應社會生活、覺得職場未能達到自己原來預期的同學,并不是個例,而是廣泛存在。
大學校園小社會和現實大社會,確實會有比較大的差別,對于不少人都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主要的顯著變化有這么幾個:
首先,身份變化了,所要承擔的責任、需要做的事情不一樣了。
一旦進入社會,就再也不是一個不是被家庭、被學校和社會所保護著的一個學生了,而是一個需要為自己、為家庭、為團隊、為公司、為工作崗位和社會承擔責任的成年社會人。
在學校有學校保護、有老師指導、有家長呵護,而作為一個成年的社會人,什么都得靠自己,需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需要自己做決定,需要自己擔責任,需要自己去判斷利弊,拒絕誘惑,很多東西都不會但也沒人會教自己需要自己去學......
而進入社會以后,要處理的事情,也比在校園里需要處理的事情更為復雜,對一個人的情商、能力、抗壓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更高。
其次,進入社會以后,時間精力基本會被工作占據,自己的生活節奏自己就很難掌控了。
大學時候,有父母為自己的基本生活提供支持,校園里消費也不高,有比較多的時間去上課、讀書、游玩、交友等,相對而言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的。
但進入社會以后,生活節奏變得難以掌控。
需要靠自己獨立生活了,經濟壓力也會變大,什么地方都需要花錢,為了生活,必須要努力工作;工作里,工作很多也很忙,內卷也嚴重,經常熬夜加班,被工作占據了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休息、娛樂、談戀愛的時間變得很難得,但工作內容并不是很喜歡,工資收入還不高,甚至還要去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小時候,詞不達意,長大后言不由衷、身不由己。
第三,畢業后社交關系會變得相對復雜。
校園小社會是相對單純一些的,而現實社會非常復雜,大學里認識的人,大多是同輩學生,相對單純和容易交往一些,壞人也不是那么多,
進入社會以后,各種年齡段、各種職業背景、各種性格價值觀、各種素質的人都能碰得到,需要處理的人際關系變得很復雜,遇到壞人概率會變大,遇到的誘惑也會增加。
還有,因為時間精力限制,很難再有時間去有時間深入了解一個人,也越來越理性、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認識和接觸的人變多了,但身邊真正能說上話的朋友卻變少了,遇到真愛的概率也更低了,大多數都是合作關系或點頭之交。
因此,從校園學生到社會職場人的身份轉變,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適應,一時難以適應也是非常正常的,不用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然而,我認為選擇逃避現實真的不是明智的。
除非你家里有礦,否則不管你是去考研還是要去間隔年,以后還是要進入社會的,遲早都是要面對現實的。還不如當下就去面對現實,逼自己適應現實社會,找到自己的人生節奏和路線。
理想的生活,要靠自己去追求、去爭取。
如何才能幫助適應從校園到職場的變化、讓自己走上人生正軌?我認為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其實不用害怕進入社會,社會雖然復雜,但也充滿機會和美好的事物。
要正視自己進入社會的事實、認清社會現實,去坦然接受這個社會,也要明確逃避是無用的,擺爛也是無用的,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戒掉學生思維,戒掉對別人的依賴,戒掉拖延和推卸責任,去培養自己的職場人思維,不要等待別人安排、不要依靠別人幫助、不要遇事就逃避,而是要主動去爭取、自己主動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主動去承擔責任、勇敢去面對生活的挑戰。
其次,作為一個職場人,必須要通過勤學、勤做、勤復盤并長期堅持積累,要沉得住氣,從小事做到大事,從低階做到高階,讓自己擁有過人的專業技能、知識、經驗、閱歷,積累優質靠譜的人脈資源,塑造良好的個人口碑,進而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無論走到哪里、無論什么時候,都能有飯吃、被重用,保障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能生存下來,然后去謀求更好的發展。
第三,終身存錢和堅持提升自我是最重要的事情。盡可能多存錢,盡可能多看書,參加一些行業活動,參加一些培訓課程,錢包越鼓,腦袋里知識越多,自己朝前走時也就越有底氣,自己想走的人生自己才把握得住,自己也就越能控制得住自己的人生節奏。
第四,要學會自我調節,調節自己的預期和欲望。
降低對自己對社會、對工作、對他人的期望,以平常的心態去對待,沒有過高期望,也就不會失望。
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切忌眼高手低,不要著急,不要與人攀比,不要馬上就要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也要降低自己的欲望,讓自己變得知足而不貪婪;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接納自己是個普通人的事實,坦然接受自己是個平凡人的事實,不要給自己太多期望和壓力。
第五,關于社會交際,成年以后,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要去追求朋友多或者合群,我們其實不需要那么多朋友的,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要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專注于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第六,關于戀愛,雖然進入社會后,會比在校園里時擁有單純戀愛的概率低,但也是會有屬于自己的愛情的。況且,人一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戀愛和結婚并不是人生的最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有時間的時候,要讀書提升自己,健身鍛煉,努力工作掙錢,自強自立,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在經濟上能自給自足、不依靠他人,在精神上充盈自信、堅強獨立,經濟和精神脫貧,比更為重要。
不要著急,不要慌張,愛情幸福,無關年齡大小、時間節點,當你遇上真愛時,就是最好的年紀、最好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