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城市接管(全2冊)(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
-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 1474字
- 2022-06-23 16:34:11
一切為民
從接管工作中,我們突出地感到黨風是黨的生命。毛澤東同志教導的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實事求是的作風,在接管工作中一直貫徹始終。
訴訟文書有著特殊的格式,不是人人都會寫的。特別是寫訴狀,是訴訟的第一步。過去,許多當事人為了打官司,寫訴狀,只好去請“黑律師”、舊文人代寫,經常遭受敲詐、盤剝之苦。許多法律問題也無處詢問。有鑒于此,人民法院決定新設一個“代書處”,專門為群眾寫訴狀和其他文件,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對于許多貧苦群眾還實行免費服務,對一般訴訟者也僅收20元(舊幣)工本費。代書處的設立,給參加訴訟的群眾以很大方便,每天有很多群眾前來進行法律咨詢,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在得到滿意的答復后,群眾就自動息訟了。有的群眾的訴狀用了兩小時才寫出來,當事人除了工本費外,還要多給,代書員拒絕收受。當事人就把錢塞到代書員的抽屜里,代書員反復說服,堅決不收,以致當事人感激得落下淚來。不少人寫信來表示感激,說:過去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現在人民法院真是為人民??!
人民法院把候審室進行了擴大,增加了桌椅,準備了報紙、茶水,到了夏天還在外面搭起了涼棚,給當事人以極大的方便,人民群眾極為滿意。
此外,法院對群眾來信給予了高度重視,有的群眾來信甚至院長親自審閱、批示。1949年3月,有個贓物案的原告唐繼禹,由于人民法院對案件的處理使他很滿意,給法院寫了封感謝信來,對新舊法院進行了鮮明的對比。信中說:
我們都知道國民黨的法院,是反人民的法院,地主、買辦、官僚資產階級的工具,保護的是封建地主、買辦、官僚資本的統治者,鎮壓的是廣大勞動群眾的反抗。像過去,有錢有勢就可以買通“法官”、“律師”。拿著那本《六法全書》,把無理的變成有理的,就可打贏官司。所以,封建社會的一句流行話:“衙門口,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蔽覀円獜氐椎膹U除舊的反動的司法。4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發出法行字第八號訓令:決定廢除國民黨的《六法全書》及一切反動法律。像這句:“舊的必須徹底粉碎,新的才能順利長成?!彼哉f,舊的工作形式、方法,也要打碎,我們要新的創出方法,找出辦法,改善工作形式。
這封群眾來信熱誠、中肯。我與唐繼禹進行了一次談話,感謝他對我們的鼓勵,肯定了他的觀點。然后,親自作了批示,印發全體干部學習。這次學習在干部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反動統治時期,從來都是當事人聽“法官”的,聽“法院”的,當然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學習”,也從來沒有見過對于群眾來信給予這樣高度的重視的。當時,人民法院的每一個干部都結合群眾來信,對照自己,進行了認真的檢查,使自己識別新舊法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我們密切聯系群眾、為人民服務的作風大大加強。這就是我們的黨風。從此,重視群眾來信成為人民法院的一項制度。
當時,接管干部還帶頭搞好干部之間的團結,首先是新、老干部之間的團結;其次是接管干部與留用干部之間的團結。無論什么人,只要一宣布留用,我們就對他一視同仁,毫無例外。
當時,接管干部還很好地繼承了黨的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多數留用干部享受薪金制的同時,我們雖然做了更多的工作但卻只享受收入較少的供給制,不但安于這種艱苦的供給制生活,還以這樣的供給制生活七八年為榮。有這樣一個小插曲,當時曾有會計負責人向我請示:可否將法院罰沒的手表,按市價賣給接管工作人員?我沒有同意。這都是當時艱苦樸素生活的表現之一。
(本文是在王笑一同志親自主持下,有劉云峰、王曉敬、劉永、矯勵、邵牧岡、許行、穆謨、張雨、覃勉力、趙克明等同志參加,集體回憶而成。趙克明執筆,王笑一修改定稿。)
[1]王笑一,天津解放后任天津市人民法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