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景透視繪畫專業技法
- 何正禮編著
- 455字
- 2022-06-24 11:35:05
2.1.4 視高和坡度
下圖為下坡街道,圖中最右側的男子所處的臺面與地面平行,他的視高為一個半人高,這個臺面上的所有物體都可以以一個半人高的視高作為參照。中間和最左側的男子處于下斜臺面,在下斜臺面中,男子越靠近地平線,視高就越高。中間男子的視高為兩人高,最左側男子的視高為兩人半高。如果想具體推算位于斜坡的不同站立點的男子的身高,可以在斜坡上畫一個和地面平行的臺面,再看站立點的位置距平行臺面以下多遠。

下圖為上坡街道,圖中最左側男子和中間男子處于平行臺面,右側男子處于上斜臺面。和下斜臺面同理,在上斜臺面中男子越靠近地平線,視高就越低,在繪畫過程中也同樣可以用人的身高作為參照。

如果是比較平緩的斜坡,地面的弧度不明顯,可以通過人的身高來體現坡度的變化。例如,下圖為喬治·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圖中右側撐傘的女人的視高不到一人高,而河邊站立的女人的視高將近一個半人高,通過這種差異對比可以把地面的坡度體現出來。當然僅僅依靠兩個人的視高差也不足以體現坡度的平緩,在不同高低位置的斜坡上,所有物體都應該有視高的差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