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景透視繪畫專業技法
- 何正禮編著
- 751字
- 2022-06-24 11:35:04
2.1.2 視高和地平線
視高在平視的時候是視平線到物體所在平面的垂直距離,平視的時候視平線和地平線重合。如果地面是一個完整的平面且沒有任何起伏,那么地平線以下任何一個點到地平線的垂直距離都可換算為視高。
下圖中視高為一個人的身高,如何在畫面中畫出同一個人在不同位置的多個分身呢?先將左側最高的人的頭頂和腳底與消失點連接,然后在兩條變線中畫出等高的分身,接著把分身橫向平移,這樣就可以在畫面任何一個位置畫出此人的分身。

在實踐中如果用上述方法繪制會過于麻煩。如果采用平視的角度繪制,且視高為一個人的身高,畫中的人所處的平面是一個平整的地面,那么直接以地平線為基準,向下畫頭頂著地平線的人即可。
下方右圖中視高為半人高,所有的人是等高的,地平線都穿過腰部的同一位置。在畫人的時候,可以先定好腰部的位置,然后向上或向下畫出相應比例的人。


同理,繪制其他物體時也可用此方法。下圖展示了在地面上與視點距離不同的樹干的畫法,A、B、C三棵樹大小大致相等,后面幾棵樹形態、大小不一。

如何在畫面中讓A、B、C 3棵樹看起來大小大致相等呢?關鍵就在于確定樹杈的位置。將A樹的樹杈定位為a點,A樹和地平線相交于c點,A樹的底部定位為b點,則ac=3cb。同理,如果B樹的樹杈定位為f點,B樹和地平線相交于e點,B樹的底部定位為d點,則ef=3ed。在畫位于不同平面的相同大小的樹時,都可以采用此方法。當然,隨著樹在畫面中距離遠近的變化,它們的寬窄程度也會發生變化,距離畫面最近的樹木A也是最寬的,其次是樹木B。
但若將畫面中的同一品類的物體都畫得一模一樣,畫面就會顯得非常呆板,特別是繪制自然景觀時,往往同一品類的樹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所以在繪制的時候,其實不需要將尺寸卡得特別精確,只需要清楚地表現樹的遠近,地平線的位置,再去推算樹的高度和寬度,畫出不同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