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215-2015 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南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勘察設計委員會主編
- 2531字
- 2022-07-12 17:27:38
1 總則
1.0.1 為貫徹執行煤炭工業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廣應用煤炭工業地下開采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確保安全生產和資源合理開采,促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提高煤礦經濟效益,實現礦井節能、環保和建設現代化,保持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制定本規范。
本條闡明了修訂《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以下簡稱“本規范”)的依據和目的。
(1)國家頒發的一系列與煤炭工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如《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等,是對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進行宏觀指導的根本法規,是制定本規范的基本原則和依據,必須認真貫徹執行。
(2)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 50215—2005(以下簡稱“原規范”)是結合當時實際情況制定的,執行后曾對煤炭工業礦井建設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煤炭工業企業的管理體制、管理水平和技術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建設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中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在確保安全生產和資源合理開發方面積累了不少新經驗,原規范已不能適應煤炭工業發展要求,必須把近幾年來國內外煤炭地下開采的行之有效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納入標準,才能促進煤炭礦井建設的不斷發展,這是修訂本規范的目的。
1.0.2 本規范適用于設計生產能力0.09Mt/a及以上的新建、改建及擴建的煤炭工業礦井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
本條對原規范確定的適用范圍作了修訂——將適用范圍由“適用于設計生產能力0.45Mt/a及以上的新建、改建及擴建的煤炭礦井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礦井設計”修改為“適用于設計生產能力0.09Mt/a及以上的新建、改建及擴建的煤炭礦井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其主要原因是:
(1)《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GB 50399—2006與原規范在章節條款及原則上基本一致,根據2011年4月15號《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修訂研討會專家意見,一致同意取消《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將《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范》的部分內容納入本規范之中,鑒于全國各省(或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條件、開采水平差異較大,各省(或自治區、直轄市)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在本規范的基礎上可根據地區特點制定各自小型礦井設計的有關規定。
(2)根據近幾年礦井建設發展需要,《煤炭產業政策》第十五條規定,“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自治區)新建、改擴建礦井規模不低于120萬噸/年。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擴建礦井規模不低于15萬噸/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等省(自治區)新建、改擴建礦井規模不低于9萬噸/年。其他地區新建、改擴建礦井規模不低于30萬噸/年”。本規范將礦井設計生產能力下限設為0.09Mt/a,另即將實行的《煤炭工業礦井建設標準》亦將礦井設計生產能力下限定為0.09Mt/a。
(3)根據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教科書要求將原規范的“預可行性研究”改為“初步可行性研究”。
1.0.3 礦井初步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應根據礦井資源條件和外部建設條件、礦區總體規劃及目標市場需求、可能采取的開采技術及裝備條件、資金籌措及投資效果等,全面分析研究礦井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
1.0.4 礦井設計應體現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生產集中化、裝備機械化、技術經濟合理化和安全高效原則,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推行科學管理。
這兩條分別明確了礦井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應遵循的基本編制原則:
(1)礦井初步可行性研究是為礦井建設項目能否立項提供決策咨詢,可行性研究是為礦井建設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兩者的目的都是為礦井建設前期提供立項和投資決策依據。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構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于掌握資料詳細程度不同,前者內容深度較淺,后者內容深度深。概括礦井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原則:
1)通過市場調查分析并遵照國家對煤炭資源開發和配置的宏觀指導,綜合研究并提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通過對資源和外部建設條件的調查分析和礦井開發設計方案的論證比較,綜合研究并提出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3)通過對礦井建設項目的技術經濟綜合分析研究和財務評價,提出項目建設的合理性。
(2)礦井初步設計應根據已核準項目申請報告(含可行性研究報告),對礦井各系統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優化,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先進合理的工藝和裝備、最佳的技術經濟指標。礦井初步設計的編制應注重貫徹現代化、集中化、機械化、安全高效和技術經濟合理化的原則。
現代化是指企業管理現代化,是指為適應現代化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按照社會市場發展規律,積極運用現代經營的思想、組織、方法和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實現管理思想現代化、管理組織現代化、管理方法現代化、管理手段現代化及管理人員現代化,創造企業最佳經濟效益。
集中化是指采煤工作面、采區、生產水平和礦井的合理集中。采煤工作面合理集中,就是合理選擇采煤方法,減少人員,提高工作面單產,這是礦井集中化的基礎;采區合理集中,就是優化采區布置,提高采區產量,減少同采采區和工作面個數;生產水平合理集中,則要求一般應以一個開采水平保證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礦井合理集中,就是有條件則應建大型礦井,這主要指礦區井田劃分,對一個礦井而言,礦井合理集中則是由工作面、采區、生產水平的合理集中來體現。
機械化(包括自動化和信息化)是建設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的根本手段,它和集中化相輔相成。條文所指的機械化主要是采掘運機械化,這是礦井技術進步的集中體現,但礦井其他各系統也需相應選擇先進合理的機械化裝備,才能保證礦井安全高效、集中生產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采煤機械化,應把發展綜采放在首位。大型礦井應以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為主,條件適宜的中、小型礦井,也宜采用綜采工藝;地質條件和煤層賦存條件不適宜綜采的礦井或區段,應優先考慮采用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或采用其他適應煤層開采條件的機采、水采等采煤工藝。
掘進和運輸機械化,應以發展各類型的機械化作業線和安全高效的運輸設備為主,配套成龍。
1.0.5 煤炭工業礦井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 四川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全2冊)
- SH/T3167-2012鋼制焊接低壓儲罐(英文版)
- GB 50148-201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 GB/T 50104-2010 建筑制圖標準
- GB 50086-2015 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范
- GB 50598-2010 水泥原料礦山工程設計規范
- GB/T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 GB 50019-2015 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 GB/T 51090-2015 色織設備工程安裝與質量驗收規范
- CECS 221:2012 疊壓供水技術規程
- GB 50060-2008 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 GB 50351-2014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
- GB/T 50062-2008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 大型公共建筑項目評價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