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197-2015 煤炭工業露天礦設計規范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勘察設計委員會 中煤科工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
- 2297字
- 2022-07-12 17:18:16
4.2 卡車運輸
4.2.1 露天煤礦內部卡車運輸道路路面寬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的有關規定。行駛載重68t以上的大型卡車雙車道路面寬度,應包括養路設備作業寬度,可按3倍~4倍車體寬度設計。
為確保露天礦道路的質量,減少卡車的燃油和輪胎消耗及零部件的損傷,提高卡車運行速度和生產效率以及運輸經濟效益,普遍采用機械化養路。因卡車及養路機械的寬度規格較多,本規范根據國內外不同卡車類型給出與之相匹配的養路設備作業所占用的路面、路肩寬度,見表2和表3。
表2 露天礦山道路路面寬度(m)

表3 露天礦山道路路肩寬度(m)

4.2.2 露天煤礦礦山道路,在路堤和半路塹路段應設置安全防護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填方路堤路段應在路面兩側各設一條安全防護堤;
2 半路塹路段應在路面外側設一條安全防護堤;
3 安全防護堤高度不應低于車輪直徑的2/5倍。
4.2.3 露天煤礦內部運輸道路,最大縱坡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生產干線不宜超過8%;
2 生產支線不宜超過9%;
3 聯絡線不宜超過10%;
4 重車下坡地段宜按本條第1款~第3款的規定相應減少1%。
最大縱坡是為了使卡車按一定速度在該坡道上行駛的設計控制值,是一般情況下的極限值。
生產干線是運量集中的地段,也是整個露天礦的咽喉。為使這類道路有較大的通過能力和較高的運輸設備生產效率,要求道路的平、縱面應有較好的技術條件。為此,規定最大縱坡值不宜超過8%。
生產支線運量較小,為此規定最大縱坡值比生產干線增加1%。
縱坡加大對重車下坡運行將帶來安全隱患,為此規定重車下坡地段,最大縱坡相應減少1%。
4.2.4 露天煤礦內最高限制行車速度應根據運輸道路系統中最險要地段的運輸條件和車輛牽引特性確定,不宜超過40km/h。
4.2.5 卡車計算平均行車速度應根據路況、運距及卡車牽引特性確定,可按表4.2.5選取。
表4.2.5 卡車計算平均行車速度

卡車計算平均行車速度是卡車數量計算主要參數,本條卡車計算平均行車速度是根據國內外生產、設計資料確定的。
4.2.6 露天煤礦運輸道路平面圓曲線半徑應根據卡車型號、運輸條件等通過計算確定。對載重68t以上的大型卡車,生產干線不宜低于40m,生產支線不宜低于25m。
露天煤礦運輸道路平面圓曲線宜采用較大半徑,以提高道路使用質量。根據國內外生產設計經驗,規定了生產干線和生產支線最小平面圓曲線半徑值。
4.2.7 自卸卡車選型應與單斗挖掘機選型相匹配,宜按卡車載重量與單斗挖掘機勺斗裝載量的比例為3∶1~6∶1。
為充分發揮挖掘機和卡車的能力,提高其作業效率和綜合效益。根據國內外露天礦經驗,卡車的載重量與挖掘機的勺斗的裝載量之比一般為3∶1~6∶1,個別為2∶1~8∶1。運距較近,物料密度較大時宜取小值;運距較遠,物料密度較小時宜取大值。
4.2.8 自卸卡車的載重利用系數不宜小于0.90。
為充分發揮卡車的運輸能力,減少卡車使用臺數,應盡量提高卡車載重利用系數。當裝車次數不能為整數或不能發揮設備額定效率時,可采用變形車廂或變形勺斗。
4.2.9 在行車密度較大的地段應對車流密度進行校驗。同一方向車輛安全間隔,應按停車視距50m計算。
原規范規定校驗車流密度時車輛間隔應按制動距離加10m~20m安全間隔計算。在實施中認為車輛制動距離不好掌握,建議改兩車追蹤距離。本次修訂改為“同一方向車輛安全間隔,應按停車視距50m計算”。其制定依據如下:
(1)依據國家標準《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87第2.4.11條表2.4.11規定,一級礦山道路停車視距為40m;
(2)《煤礦安全規程》(2011年版)第六百二十條“冬季應及時清除路面的積雪或結冰,并采取防滑措施,前、后車距不得小于50m……”;
(3)1983年中國礦業學院主編的《露天采礦手冊》(第三冊)第166頁表8-2-5規定一級道路停車視距為50m。
4.2.10 自卸卡車的年有效作業時間可根據礦山地質、氣候、檢修制度和機修設施、運輸系統等條件確定。正常條件下,剝離物和煤炭運輸卡車的年有效作業時間分別不宜低于4600h和4400h。困難條件下,剝離物和煤炭運輸卡車的年有效作業時間分別不宜低于4200h和4000h。
原規范規定的自卸卡車有效作業時間,是根據2004年生產經驗確定的,從實施情況看有些偏低,本次修訂針對我國露天煤礦使用的自卸卡車性能質量比過去有較大提高,設備維修及時,礦山運輸管理改善等實際,將自卸卡車年有效作業時間在原規范規定的基礎上相應提高10%。
4.2.11 露天煤礦內部運輸范圍內的上部建筑限界,應按自卸卡車廂斗最大舉升高度加0.5m~0.8m的安全距離確定。
根據經驗,卡車在運行中經常出現控制失靈導致車廂誤舉的事故,以致破壞廠房大門、電纜門架、裝車倉、隧道和橋梁等事件,因此,露天煤礦內部運輸范圍內的上部建筑限界應予以保證。
4.2.12 道路路面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生產干線道路應選擇泥結碎石路面;
2 停車場地可選擇瀝青混凝土路面或泥結碎石路面;
3 采掘、排土工作面的生產支線道路路面材料宜就地取材。
經驗證明,生產運輸用道路路面,使用瀝青混凝土不僅造價昂貴,而且效果不好。一是當車輛撒料時,遇水后容易使輪胎打滑發生事故;二是路面破損后不易修復。特別是在坡道上更不應使用。
4.2.13 露天煤礦應建立完善的道路養護組織,并應按表4.2.13的規定配備道路養護設備。
表4.2.13 礦山道路養護設備

路面狀態對車體機件磨損和輪胎、燃油消耗都有很大影響,甚至對運輸效率及行車安全都有直接關系。所以采用卡車運輸的露天煤礦,道路養護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道路灑水不僅是養路的需要,也是環境保護降塵的需要。本次局部修訂對某些礦山道路養護設備的規格和數量進行了調整。
4.2.14 輔助運輸設備可按表4.2.14的規定確定。
表4.2.14 輔助運輸設備

輔助運輸設備是采用卡車運輸時不可缺少的設備。輔助運輸設備種類及數量是根據國內外生產、設計經驗確定的。本次修訂對輔助運輸設備中的中客車數量進行調整。因為中客車用于將工人從通勤車轉送至作業地點,屬中轉通勤設施,數量少不能滿足要求。
- CECS 229:2008 自動水滅火系統薄壁不銹鋼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 GB/T 50649-2011 水利水電工程節能設計規范
- 建筑施工操作工種實訓(第二版)
- GB 51058-2014 精神專科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 GB/T 50138-2010 水位觀測標準
- 建筑設計常用規范速查手冊(第三版)
- GB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 城市導向標準應用指南
- GB/T 51068-2014 煤炭工業露天礦機電設備修理設施設計規范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 CECS 221:2012 疊壓供水技術規程
- GB/T 51089-2015 針織設備工程安裝與質量驗收規范
- 火電廠和核電廠常規島主廠房荷載設計技術規程(英文版)
- GB/T 50978-2014 電子工業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GB 51081-2015 低溫環境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