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086-2015 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范
-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主編
- 1195字
- 2022-07-12 17:22:08
3.3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察
3.3.1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察應正確反映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查明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及其對整體穩定性的影響,提出巖土錨固設計和施工所需參數,提出設計、監測及施工工藝等方面的建議。
3.3.2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察還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地層土性和巖性及其分布、巖組劃分、風化程度、巖土化學穩定性及腐蝕性;
2 場地地質構造,包括斷裂構造和破碎帶位置、規模、產狀和力學屬性,劃分巖體結構類型;邊坡工程重點研究對邊坡穩定性有影響的軟弱夾層(帶)的變形特性和不同條件下的抗剪強度;
3 巖土天然容重、抗剪強度等物理力學指標,具有傳力結構時,地基的反力系數,抗剪強度指標及剪切試驗的方法應與分析計算的方法相配套;
4 主要含水層的分布、厚度、埋深,地下水的類型、水位、補給排泄條件、滲透系數、水質及其腐蝕性;
5 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的圍巖分級、巖體初始應力場、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性質和分布;
6 邊坡工程應提出邊坡破壞形式和穩定性評價,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穩定性較差的大型邊坡宜在勘察期間進行變形和地下水位動態監測;
7 抗浮錨固工程還應提出抗浮設防水位,抗浮設防水位應結合區域自然條件、地質特點、歷史記錄、現場實測水位、使用期內地下水位的預測以及建筑物埋置深度綜合確定;
8 錨桿施工方法的建議。
巖土工程勘察對不同的錨固結構有不同的要求,具體可參照相關主體結構勘察設計規范。總體而言,工程勘察主要為錨固結構設計提供下列參數和條件:
(1)錨固結構承擔的荷載,包括水壓力和土壓力;
(2)巖土力學參數,包括抗剪強度及變形計算參數;
(3)錨桿防腐保護設計條件;
(4)錨桿施工的可行性及施工方法選擇。
對地下水位的判斷與預測對抗浮設計極其關鍵,但由于地下水分布、補給和排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變化規律非常復雜。應結合區域自然條件、地質特點、歷史記錄、現場實測以及分析預測綜合確定。抗浮設防水位簡單地采用勘察實測水位或3~5年最高水位是不可靠的,而采用歷史最高水位又過于保守,應結合近3~5年最高水位與歷史最高水位,并根據建筑物使用期內地下水位的預測綜合確定。另外可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如暴雨和洪水多發地區,也可按自然地面或設計室外地坪標高作為設防水位。地下水位的判斷,不同的方法對地下水豐富的地區出入并不大,但對低水位的北方地區,不同的方法得到的地下水位相差會非常大,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也非常大。抗浮設防水位的確定依賴于地方長期完整的水文觀測網和歷史記錄,以及對今后流域變化的預測。受地方基礎水文觀測資料的缺乏限制,多數地區和工程項目取得以上資料有一定困難,更多地需要工程師的經驗和認識,地方工程經驗是極為寶貴的。抗浮設防水位對工程造價影響很大,政策性很強,應建立政府主導的公共資源及法規。
3.3.3 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工程勘察方法、勘察孔布置及深度應根據錨固結構及其影響范圍確定,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的有關規定。
- GB/T 50938-2013 石油化工鋼制低溫儲罐技術規范
- SH/T3167-2012鋼制焊接低壓儲罐(英文版)
-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
- SH/T3548-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0030-2013 氧氣站設計規范
- GB 50019-2015 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 GB 50197-2015 煤炭工業露天礦設計規范
- GB 50194-2014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 GB 50270-2010 輸送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0059-2011 35kV~110kV變電站設計規范
- GB 50955-2013 石灰石礦山工程勘察技術規范
- SH/T3550-2012石油化工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技術文件編制規范(英文版)
- GB/T 50269-2015 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范
- GB 50565-2010 紡織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576-2010 鋁合金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