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0.2 水力除灰渣系統

10.2.1 擬定水力除灰系統時,應采用電廠復用水,并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制漿方式和灰水濃度。

本條為新增條文。

各種水力除灰系統在我國火電廠中應用廣泛、成熟、經驗豐富。因此,規范不再對水力除灰系統的具體方式作出規定。

10.2.2 廠內灰渣水力輸送可采用壓力管和灰渣溝兩種方式,應根據鍋爐排渣裝置及除塵器形式、鍋爐房和廠區布置以及貯灰場位置等條件確定。

本條為新增條文。

從鍋爐除渣裝置排出的渣過去一般多采用灰渣溝的方式。采用水力噴射泵、壓力管是另一種輸送方式,其主要優點是水量和出力容易控制,布置比較靈活,地下設施簡單,水力噴射泵及其管道宜采用耐磨材料。

10.2.3 采用離心灰渣泵的水力除灰渣系統,當一級離心泵的揚程不能滿足要求時,宜采用離心灰渣泵直接串聯的方式。

系原規范第7.2.1條的修改。

采用灰渣泵直接串聯的布置方式,同采用中繼灰渣泵房比較,對設備的安裝、運行、維護檢修、管理都比較方便。

臺州發電廠的灰渣泵為4級串聯運行,石橫發電廠的灰渣泵為3級串聯運行,預留第4級串聯的位置,灰渣泵3級串聯的電廠較多。運行實踐表明,采用灰渣泵串聯運行的發電廠運行情況良好。

10.2.4 采用容積式灰漿泵系統輸送灰漿液,應采用高濃度輸送。

系原規范第7.2.2條的修改。

當采用容積式灰漿泵(如柱塞泵、油隔離泵、水隔離泵)高濃度水力除灰系統時,應優先考慮灰渣分除系統。

當需要采用上述容積式灰漿泵輸送灰和磨細渣的混除系統時,磨渣前應先將渣漿篩分和脫水,因為鍋爐水封式除渣斗排出的渣一般有30%以上的細粒渣,可不經粉磨直接通過上述容積式灰漿泵輸送,否則不但影響磨渣機出力,而且灰渣混放在渣斗內,容易引起渣斗的堵塞。

采用容積式灰漿泵水力輸送時,根據需要,也可采用兩泵一管的并聯系統,但在設計中應考慮當其中1臺泵因故停運時管內流速降低的影響,以及切換啟動備用泵或高壓清水沖管的措施。

10.2.5 采用濃縮機濃縮灰漿時,濃縮機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濃縮機直徑應根據排灰量及濃縮機的單位出力確定。

2 濃縮機宜采用高位布置。

3 濃縮機排漿管應設有反沖洗水管道,沖洗水源應可靠,水壓不應小于0.4MPa。

本條為新增條文。

濃縮機高位布置的目的是為了使泵房能布置在地面上,以改善運行、檢修條件,并保證泵房不被灰漿淹沒。

10.2.6 濃縮機的備用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全廠除灰系統設有備用或事故排灰條件時,可不設備用。

2 當全廠除灰系統無備用或不具備事故排灰條件時,濃縮機不宜少于2臺,而且當其中1臺故障時,其余濃縮機的總出力應能承擔不低于除灰系統80%的計算灰量。

本條為新增條文。

10.2.7 除灰渣系統的灰渣溝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灰渣溝不設備用,布置應短而直,并應考慮擴建時便于連接,溝底應采用鑄石等耐磨鑲板襯砌。

2 電廠內其他系統的排水、污水等不宜排入灰渣溝。

3 灰渣溝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灰溝坡度不應小于1%。

2)固態排渣爐的渣溝坡度不應小于1.5%。

3)液態排渣爐的渣溝坡度不應小于2%。

4)輸送高濃度灰渣漿的灰渣溝,其坡度宜適當加大。

系原規范第7.2.3條的修改。

10.2.8 在一套水力除灰渣系統中,主要設備的備用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經常運行的清水泵應各有1臺(組)備用。

2 在一個泵房內,離心式灰渣(漿)泵和容積式灰漿泵的備用臺(組)數應按下列原則確定:

1)當1臺(組)運行時,設1臺(組)備用。

2)當2臺(組)~3臺(組)運行時,設2臺(組)備用。

3)對于容積式灰漿泵,當只設2臺(組)備用時,可以預留第二臺(組)備用泵的基礎。

系原規范第7.2.4條的修改。

對于離心泵,目前國內采用灰渣泵混除或單獨除渣,有相當比例的電廠只設1臺(組)備用泵或即使設2臺(組)備用泵,實際只有一臺(組)起到備用的作用,另一臺(組)長期不用或基本不用,主要原因是國內灰渣泵的制造質量及其耐磨材質已有較大改善,易損件及整泵的連續運行時間有了較大提高。因此,離心泵一臺(組)運行、一臺(組)備用是可行的。對2臺~3臺(組)離心泵運行時,備用泵臺數也減少為2臺(組)。此外,離心式灰渣泵(組)易損件及整泵連續運行時間與是單級泵還是多級泵關系不大,所以單級泵和多級泵采用同一備用標準。

對于容積泵,目前國內大型電廠采用的容積泵多數為柱塞泵,油隔離泵和水隔離泵采用的較少。據調查,柱塞泵的主要易損件柱塞、閥組件的使用壽命已有較大的提高,因此,本條規定容積泵(柱塞泵)備用泵組的設置標準與離心泵相同。為確保電廠安全運行,可預留一臺泵的基礎,必要時可安裝此泵。

10.2.9 當采用沉渣池除渣系統時,沉渣池的幾何尺寸應根據渣漿量、渣的顆粒分析、沉降速度及外部輸送條件等因素確定。沉渣池宜采用兩格,每格有效容積不宜小于該除渣系統24h的排渣量。當采用脫水倉除渣系統時,脫水倉的容積應根據鍋爐排渣量、外部輸送條件等因素確定。每臺脫水倉的有效容積不宜小于該除渣系統24h的排渣量。

系原規范第7.2.5條的修改。

由于沉灰池效果不佳,占地面積大,近年來,電廠的除灰系統已不采用。

10.2.10 當運行的廠外灰渣(漿)管為1條~3條時,應設1條備用管。當灰渣管磨損或結垢嚴重時,應采取防磨或防結垢、除垢措施。

系原規范第7.2.6條的修改。

據調查,多數發電廠敷設了2條或2條以上的壓力灰渣(漿)管,其中1條為備用管。有的灰渣(漿)管由于結垢,必須定期清理,每次需要15d~30d或更長的時間。有的灰渣(漿)管不結垢,但磨損嚴重,必須定期翻轉一定角度。故應敷設1條備用管。

當灰渣(漿)管結垢嚴重時,應避免采用水力除灰。

10.2.11 當采用普通鋼管作灰渣管時,除壁厚應滿足強度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灰管壁厚不應小于7mm。

2 渣管壁厚不應小于10mm。

3 彎管和管件可采用耐磨管。

4 當灰渣具有嚴重磨損特性時,對直管段經技術經濟比較后,也可采用耐磨管。

本條為新增條文。

本條提出了灰渣管的選擇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澄城县| 三江| 宿松县| 富民县| 邮箱| 恩平市| 车险| 武强县| 固阳县| 莆田市| 临武县| 南澳县| 潼南县| 丽江市| 五家渠市| 磐安县| 太和县| 浮山县| 蓝田县| 扶沟县| 无棣县| 杭州市| 长垣县| 洛宁县| 太仆寺旗| 赣榆县| 山阴县| 宜兰县| 云霄县| 兴安盟| 广州市| 锦州市| 观塘区| 县级市| 沙洋县| 万荣县| 安图县| 县级市| 天镇县|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