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0480-2008 冶金工業巖土勘察原位測試規范
-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主編
- 1231字
- 2022-07-15 11:27:53
7.4 資料整理
7.4.1 動力觸探記錄應在現場進行初步整理,校核實測擊數和試驗貫入深度。
7.4.2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實測擊數N63.5需要進行觸探桿長度修正時,應按式(7.4.2)進行動力觸探試驗錘擊數的桿長修正計算。

式中 N63.5′——桿長修正后的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擊);
α——重型動力試驗關于觸探桿長度L的修正系數,按表7.4.2取值;
N63.5——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實測錘擊數(擊)。
表7.4.2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探桿長度修正系數α

動力觸探試驗資料的整理,包括試驗指標的換算和修(校)正,是進一步分析的需要。我國各行業動力觸探桿長的修正計算方法基本相同,但修正系數不盡相同,并且隨著經驗的積累,修正系數表不斷改進。本規范采用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確定的修正系數表。
7.4.3 超重型動力觸探的實測擊數,應先按下式換算成相當于重型動力觸探實測擊數后,再按式(7.4.2)進行桿長修正:

動力觸探試驗資料的整理,包括試驗指標的換算和修(校)正,是進一步分析的需要。我國各行業動力觸探桿長的修正計算方法基本相同,但修正系數不盡相同,并且隨著經驗的積累,修正系數表不斷改進。本規范采用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確定的修正系數表。
7.4.4 修正后的動力觸探擊數,應按規定的圖例標示在工程地質剖面圖和柱狀圖上。
7.4.5 進行地基土力學分層時,應兼顧相應的超前和滯后影響,確切地劃分巖土層的分層界線。
利用動力觸探擊數與貫入深度曲線圖進行巖土層劃分時,應依據或參考相關的地質勘探資料,同時應判定相應巖土層的超前和滯后影響范圍。必要時應根據動力觸探試驗曲線形態,對勘探劃分的巖土層分層界面進行調整。
7.4.6 當試驗巖土層的有效厚度小于0.3m時,上、下土層擊數均較小,宜取該層土動力觸探擊數的最大值;當上、下土層擊數均較大,宜取小于或等于該層土動力觸探擊數的最小值。
7.4.7 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各試驗巖土層有效厚度范圍內,應剔除少數因試驗土層不勻凸顯的試驗高值和其他異常試驗數據,以確定參與統計分析的有效試驗數據。剔除數量不宜超過有效厚度內試驗數據的10%。
2 統計分析各層有效厚度以內的有效試驗數據,應以算術平均值N—63.5作為單孔試驗分層的動力觸探試驗代表值,同時依據統計分析結果判別試驗數據的離散變異性。
3 當試驗數據偏差或離散性較大時,應同時采用多孔試驗資料及其他勘探資料綜合分析確定單孔分層試驗代表值。
4 同一場地取得的有效數據,應按相應的置信標準統計分析各巖土單元的試驗結果,以確定試驗巖土層的工程特性。
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應以有效試驗數據為樣本,統計分析確定單孔試驗的代表值,分析試驗數據的變異性,并據此判定單孔各巖土層垂直方向的均勻性。通常當變異系數δ<0.3時,判定為隨深度變異特征為均一型;若δ≥0.3,則判定為劇變型,對于個別偏差數據應予以分析修正。
采用試驗孔取得的有效試驗數據,按勘察工程統一設定的置信水平統計分析,以確定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的建議值,既能體現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的可信程度,又與我國現行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普遍應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保持一致。
- GB 50116-201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 GB/T 51040-2014 地下水監測工程技術規范
-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辦法
- SH/T3548-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類標準
- 無障礙設計
- 水暖工程讀圖識圖與造價
- GB 50970-2014 裝飾石材礦山露天開采工程設計規范
- GB 50423-2013 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
- 建設項目評價術語標準
- T/CCUA 002-2019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服務能力評價
- GB 50270-2010 輸送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行業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指南
- GB 50039-2010 農村防火規范
- GB 50473-2008 鋼制儲罐地基基礎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