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通,是當時秦朝的會稽郡郡守。他是司馬遷筆下出了名的野心家,可是他的智謀撐不起他的野心,為他人作了嫁衣,很是悲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于第五次東巡的巨鹿郡沙丘宮(今河北邢臺),趙高與李斯合謀扶持胡亥當秦二世,假傳秦始皇圣旨賜死公子扶蘇和蒙恬。
秦始皇在世時,民間就流傳一個“亡秦者胡也”的故事。秦始皇為了防止讖語成真,派蒙恬率30萬大軍在北部邊疆修筑長城并鎮守北部邊境,防御胡人(在此專指匈奴人)入侵中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和吳廣等900人在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蘄縣小劉村)揭竿而起,舉起反秦大旗,史稱“大澤鄉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剛兩個月,項梁與項羽等人就迎來了一次反秦的絕佳機會。就在戰火四起之時,會稽郡郡守殷通私下找到項梁商量共同起兵反秦。
殷通派人把項梁請到他的私人辦公室,很恭敬的對項梁說:“殷某久聞項梁兄的大名,如今斗膽邀請項梁兄前來寒舍作客,殷某有個不情之請?”
項梁突感忐忑,又很有禮地回答道:“蒙殷大人垂憐,項某一介草蜢,何德何能敢勞郡守大人如此相請求?”
項梁話音剛落,殷通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想法,不想藏著掖著,直接打開窗戶說亮話:“項梁將軍,江西造反了,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這是上天要亡秦的征兆。我聽說先發能制人,后發為人所制,我想發兵,派你和桓楚帶領!”
項梁聽了殷通的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害怕之前殺人一事被殷通翻出來治罪,思索了片刻就說:“桓楚亡匿在外,人們都不知道他的下落,只有我侄兒項籍知道。”
“不知你侄兒項籍現在何處?”殷通很著急的問,想馬上見到項羽,想迅速找到桓楚。
項梁心平氣和的跟殷通娓娓道來說:“我侄兒項籍,就在郡衙門口等候多時,要不我現在出去叫他進來。”
殷通怕項梁這話是借口,也不知道項梁究竟有沒有那個想法,想以此為借口離開。于是殷通趕緊阻止道:“梁兄請止步,我吩咐郡里衙役出去通報一聲,請您侄兒進來,如何?。”
項梁見殷通不想讓他走,沒辦法只能答應。
殷通便馬上派郡衙內的小吏出去請項羽。
在郡衙門口旁等了兩個多小時的項羽,不見叔父出來,心急如焚,不過叔父項梁進去郡衙之前已經跟他說好:如果多長時間不見他出來,就可以……
“誰是~~項羽啊!”衙役一聲向門外吼道。
項羽突然聽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就疾步向前,大聲跟門口的郡衙說:“我就是,我就是。”
“郡守大人有請……”郡衙的聲音很是輕蔑,誰聽了心里都不好受。
項羽聽了并沒有發生氣,應聲跟隨郡衙大搖大擺地走進去郡衙大門,神情很是淡定自若。
項羽被請到郡衙內,就向殷通拱手作揖并自報家門,又雙眼瞥了一下在坐的叔父項梁,見叔父安然無恙,內心自然平靜了許多。
殷通見項羽禮貌有加,一時滿臉堆笑地道:“項梁兄,令侄相貌堂堂,儀表非凡,英氣逼人,真乃將門虎子也!”
項羽聽殷通一番夸贊恭維之話,自然回以禮貌微笑,微笑間又轉頭看了他叔父項梁一眼。叔侄二人早有準備,就在項羽轉頭看項梁在的瞬間,項梁就給項羽使了一個早已說好的眼色。可憐的殷通大禍臨頭了,還沒有發現任何端倪。
項羽看到叔父項梁向他發出暗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掐住殷通的脖子,還沒等殷通反應過來,就聽到“咔嚓”一聲響,殷通應聲倒在地上,不能動彈。剛走不遠的郡衙小吏聽到微略的打斗聲,趕緊返回探個究竟,還沒等小吏看到實情,項羽又是騰空而起,一拳打向小吏腦門,直接送小吏見了閻王。
連殺兩人的項羽,內心沒有絲毫恐懼感,臉上風輕云淡,在郡衙大堂里自由晃蕩地找來一把劍,當即把殷通的頭顱割下來。項羽一手拿著殷通滴血的頭顱,一手用絲布裹好郡守官印系在腰上,拎著人頭就往外走。
就在項羽走出來時,郡衙一群官兵手持兵器向項羽直撲而來,有兩名牙將上來就怒懟說:“你們叔侄是郡守大人請來的客人,為何要害人性命?”
項羽哈哈大笑,大聲呵斥道:“殷通大人身為父母官,不思如何報效朝廷,膽敢欲擅自為王,還強行拉我叔侄入伙,如若不從,就要置我們叔侄于死地……這才不得已還手反抗,不曾想……”
季布和鐘離昧兩位牙將,知道項梁與項羽在吳中郡頗有名聲且人緣極好,無奈身為郡衙公職人員,眼見郡守被殺,不能無動于衷!于是帶著郡衙上百個士兵圍上來與項羽搏斗,項羽知道這些官兵守忠義之本,也沒有傷害他們的性命。
項梁見情況不妙,不得不再次借題發揮解釋道:“諸位軍爺,郡守殷通大人欲謀反,約我叔侄來此,威逼利誘,我叔侄不肯,欲置我叔侄于死地,不得已而反抗,還請各位軍爺明察。”
項梁話音剛落,郡衙官兵紛紛收起了手中武器。
牙將季布氣沖沖地說:“二位,如果朝廷怪罪下來,我等皆脫不了罪責。久聞項梁是項燕大將之后,在吳中郡威名遠揚,聽說您有個侄兒叫項羽,武藝超群、力大無窮,何不就地反秦?”
項梁馬上回絕道:“朝廷有法度,我怎么能私自帶著你們反秦呢?請允許我先介紹我身邊與你們打斗的……”
郡衙士兵與項羽撕斗,無一人傷亡。鐘離昧激動地說:“謝謝項羽將軍對我等手下留情。”
項羽大手一揮,很友好地說:“大家原先都楚國子民,不必客氣,我們叔侄不曾想加害任何人的性命,天下苦秦已久,如今各地狼煙四起,我等皆身為楚人,應思報仇雪恨挺身而出,何必為殷通這樣不忠不義之人茍活于世,壞了我們楚國子弟的情義呢!”
項羽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詞,郡衙官兵聽后,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俯首跪地齊聲喊道:“我等皆愿聽項將軍差遣。”
就在這關鍵時刻,項伯帶著一群人趕到郡衙,想來營救項梁與項羽,看到一批郡衙士兵在圍著項梁與項羽,并沒有廝殺,當項伯看到項羽手上拿著血跡淋淋的殷通人頭之時,瞬間明白了一切。
項伯見火候差不多了,就趁熱打鐵地說:“趙高把持朝政,胡亥昏庸無能,地方貪官污吏魚肉百姓,天下怨聲載道,陳勝吳廣已在大澤鄉起義有兩個月,干脆我等也起兵響應,男兒志在四方,干他個轟轟烈烈事業?”
郡衙士兵聽項伯一通說詞,覺得無不道理,況且事已至此,也別無選擇。只好請求加入項氏叔侄的陣營。并且紛紛提議讓項梁馬上接管會稽郡,項梁在眾人的輪番勸說下,勉強地接受郡守一職。項梁在大家的擁護下接掌會稽郡,把郡里的校尉、侯、司馬等一些重要官職派給吳中郡有名望有才能的人來擔任。
吳中有一名男子沒有得到項梁的任用,急忙去找項梁申述。項梁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就說:“前些時候有一喪事,讓你主辦,你沒有辦好,因此不能任用你。”那男子只好怏怏不樂地走了,自此大家就更敬佩項梁了。
項羽殺掉殷通后,項氏叔侄全面接管會稽郡,得錢糧無數。項梁暫代殷通之職,成了會稽郡的一把手;項羽為裨將統領會稽郡所有兵馬,成了會稽郡的二把手;項伯負責管理地方民政,成了會稽郡的三把手。
會稽郡里重要的工作崗位項梁與項伯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和對自己友好有幫助的人,正式舉起反秦大旗,脫離朝廷統治,并日夜操練士卒,擇機而動。雖然項氏叔侄已舉兵反秦,但是與朝廷正規軍相比他們的力量還是很弱小和有限,接下來項梁叔侄是如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