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人為財死
- 宸仁之美
- 荷憶
- 3414字
- 2022-08-08 11:47:42
接到通知,說可以跟著您們來這里,還說可以分田地給我們,都不敢相信。怕上當。后來,我娘家父親說‘樹挪死人挪活’,與其在這里熬日子,活的累死人,看不見一點希望,不如挪一挪,大不了,換湯不換藥,還是過苦日子罷了。
怕什么?反正都是苦,多一點少一點都是熬!
那么遠的路,說難聽一點,一輩子,估計也就走這么一回,困在這里,有什么好,就當是出去看看,一路還有人保護,死了也值得。
這不,就來了。沒想到,真的有田地啊,還有戶口,還是農民,不用租別人的田,自己想種什么種什么,還不用交租,一輩子都沒有想過,還有這樣的好事。夫人,我要謝謝你!”
美兒不等她動作,已經扶上了她的胳膊:“大娘,我也要謝謝你們!離鄉背井,撇家舍業的跟著我們,不遠千里的來了這里,如果不說到做到,我怎么有臉面對你們!就你們這份信任,我都已經感激不盡,哪里還能當您一句謝。您客氣了!”
大娘已經傻眼:“不是,不是的,您不能這么說,您是夫人,皇帝的兒媳婦,您是天上的仙女投胎,您這么說,老婆子我受不起啊!”大娘哽咽。
后面的大娘聽的清清楚楚,也紅了眼睛。
美兒親熱的扶著她胳膊:“大娘,謝謝您!”
大娘臉紅,結結巴巴:“不能謝,不能謝!應該我謝你!”
后面的大娘樂了:“唉!我說,齊婆子,你說完了?”
齊大娘這才想起,自己是第一個啊!后面還一堆人等著。
忙不迭跟后面的人道歉:“對不住,對不住,我一激動忘了!喔喔,我說完了,馬上就走,到你了。”往旁邊一站,有點懵:“我現在應該干嘛去?”
后面的大娘們樂了:“干活去!掙錢去!趕緊的!省得當家的又沖你呲牙!”
齊大娘反應過來:“對,對對,干活去!謝謝老姐妹們!他,啊,現在可不敢沖我呲牙!我上次回家,他坐那里喝酒,搞的家里一地花生殼,我一看就生氣了,還扭了他的耳朵…他直接傻眼了…”在一眾姐妹們又是震驚又是佩服又是意外又是好笑的表情包里難為情的走了。
第二個大娘姓陳,婆家姓林,世代軍戶,沒有關系,沒有后臺,公公當年守衛邊關十幾年,因傷回了老家,生下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大兒子,15歲就參軍,因戰缺了半個腳板,也回了老家,就是陳大娘當家的,因兩家父親在軍中結識,歷經無數戰斗而惺惺相惜。
兩家距離不遠,當年還是陳大娘的爹(那時兩人尚未成親)護送回家,安頓,又因陳安常年不在家,林大經常幫其照顧父母兄妹,后來兩人分別成親,林大也因傷回了老家,兩家經常走動,后來就定了娃娃親,兩人長大成親后不過兩個月,陳大娘當家的便應召參了軍,因定邊將軍作戰勇猛,兵法熟練,打的敵人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遂兩國簽定友好協議,互不侵犯,邊軍得以回家孝順雙親,陳大娘才得以一家團圓。
這不,平平安安過了十幾年,定邊將軍也由他兒子接任,雙方大戰沒有,小摩擦不斷,前兩年,又在招兵,大兒子林鐵錘也應召參軍,家里提心吊膽,熬了兩年,好不容易盼到他全須全尾回家休沐,就趕緊張羅著給他娶個媳婦,生幾個孩子,誰知道,他一點不急,說是回家跟我們商量,小爺成親后,要到封地,要有一批人,跟著過來,當時一聽,真是樂壞了。
到了封地,最起碼不用打戰吧?咱們家里的男人,但凡上了戰場還能活著回來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就沒有一個全乎人,這不,看到通知,說是親人跟著去了,有房住,有地分,還不用交稅,滿天下,哪里還有這樣的好事,二話不說,收拾收拾,就跟著來了。
還真的是,有地,有房,還不用出錢,所以啊,我心里感激小爺和夫人,咱們一家子,終于可以好好的呆在一起,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美兒扶著想要行禮的大娘:“大娘,我也要謝謝你們,背井離鄉的跟著我們,不嫌累,不嫌苦……”
大娘激動:“一點都不累,一點都不苦,我現在,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日子了。”
后面的大娘催促:“陳婆子,啰啰嗦嗦說了半天,說完了,趕緊走,別耽誤我功夫,我也一肚子話要跟夫人說呢!”
陳大娘一點不惱高興的答應:“馬上走,馬上走,你好好跟夫人說話,我去干活了。”說著,飛快的給美兒行了個禮,起身跑了。
都不給美兒反應和拒絕的機會。
吳大娘笑的東倒西歪:“慢點跑!別摔了!”又笑瞇瞇跟美兒打招呼:“夫人,我最喜歡你了!”
美兒錯愕。
吳大娘開心大笑:“夫人!你知道不知道,一路上過來,看著你穿著男裝,道士裝,騎著馬,走路上跟坐著馬車,牛車,騾車的我們沒有一點架子的聊天,剛開始,我們嚇死了,不知道要不要給你行禮,要不要下車陪你一起走,算不算怠慢你,會不會被砍頭?是不是好傻?!
我們真是第一次見一個活生生的皇帝的兒媳婦用自己金貴的腳丫子走路,第一次跟夫人聊天,慌手慌腳慌了神!你的護衛還有丫鬟都說讓我們像平時跟村里人聊天一樣就好,怎么可能!你都不知道,我們平時聊天可是什么都說,葷的素的一股腦往外蹦,開玩笑也沒有輕重的,急眼了還互相問候對方祖宗呢!這,跟你哪能這么胡言亂語!
誰知道跟你要說什么?才不會惹你生氣!萬一嘴快,說錯話,讓你不高興,怎么辦!那不是給家里招禍嗎?眼看著你走過來了,笑嘻嘻跟我們打招呼,我們只能木納的回答。以為你不過是收買人心,做個樣子而已。
誰知道,這么一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里,經常都能看到你,或遠或近,跟咱們這一群人聊天,還三不五時的給孩子們塞點零嘴,我們見了你只有緊張,害怕,不知道說什么,孩子們見了你,那真是比見了我們親娘老子還親,隔著老遠就眼巴巴的盼著你過來給他們拿好吃的!這幫饞嘴貓!
從小到大,因為家里窮,咱們又不產糖,那糖啊,都得花錢買,像金子一樣,貴的不得了,咱們這樣的人家,哪里舍得那幾個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銅板花金子買糖吃!
一年到頭,難得吃一回,咱們村里的孩子成親,圖喜慶吉利咬牙買上一斤兩斤,那真是,一堆孩子眼巴巴看著,村里刀功最好的師傅,給孩子們薄薄的切上一片,放嘴里能含老半天……”
大娘哽咽:“夫人,你可不能笑話我!每次看到孩子們吃糖,甜的見牙不見眼,不要臉的挨個舔手指,咱們一幫老娘們都紅了眼睛,當家的低著頭拱肩縮背走的老遠,村里的男人們發了狠,一聽說能跟著小爺和夫人來這里,給地,給房,不收稅。
想都沒想,一夜沒睡,就合計怎么把莊稼種好,過年的時候給孩子們買點糖吃!你說,為了一口糖,把我們當爹媽的傷心成這樣!
這下好了,你隔三差五給他們拿又香又甜的零嘴,一個個笑的見牙不見眼,說好甜,說好吃。
這幫小崽子,真是上輩子做了什么好事,這輩子有這樣的福氣。”
美兒知道吃糖不容易:自己小的時候,跟著父母東奔西走,只要是好東西,父母都巴巴的送到她面前,唯獨這個糖,每次都是一點點,就分給自己跟哥哥吃,哥哥經常還把自己的給她,說他不喜歡吃甜。
每到這時,母親總是嘆氣,埋怨父親‘你說,當家的,官人,青天大老爺,你讀這么多年書,你當這么大個官,有什么用?連美兒喜歡吃的一口糖,都拿不回來!你當的什么爹,你也不嫌寒磣?’
父親每次都一臉歉然:“別的都行,就這一口糖,拼了老命,也弄不到啊!我能怎么辦?
每年都有定額,喏,就說咱老泰山,想吃個糖餅,都舍不得,硬生生做成了咸的!實在想吃了,就做拇指大兩個,還留一個給孩子吃!咱能怎么辦,自己家沒有,別人不賣,靠走私販子那高價糖,誰能舍得吃?也就是那些貪官污吏,皇親貴胄,買了孝敬宮里的貴人。
你要是舍得,也不會看我不順眼了!”
母親氣急敗壞:“你不會想辦法嗎?上次不是還聽說,”偷偷壓低嗓門“那個,戶部派了人過去商談,買一點甜菜種子……”
父親一個箭步跨過去,右手巴掌蓋著母親的嘴,瞬間松開:“你去哪聽說的?這么大的事,怎么能胡聽亂說?我告訴你,全軍覆沒,連中人,內應,包括那個商人,全死了,那幫家伙,守的密不透風,一個屁大點甜菜莊子,三千個全副武裝的士兵駐守,每顆苗都標上號,里面勞作的人都不許穿衣服,光著進去光著出來,到了收獲的時候,全是那幫當兵的動手,按著號一棵棵驗收,但凡少了一棵,得死上好幾個人。
一條人命還不值一棵甜菜。
那還是出糖的地方呢!
咱們還好,雖說偶有摩擦,不過,畢竟,中間隔了幾個小國,還能想辦法買一點,聽說他的死對頭海龍國,一兩不賣。你說,怎么辦?”
母親疑惑:“他管的這樣嚴實,怎么還能有人賣?”
父親搖頭:“財帛動人心,先前老百姓自己種,家里都有種子,偷偷在自己家房前屋后有的干脆偷偷種花盆,米缸或者屋里,種上幾棵,自己家用,剛開始,他也是不管的。管不過來嘛!
只是數量有規定,聽說,一家不能多于50棵,否則,全家死!
這不,想著反正自己家能種,官府又能不限量買糖,又這么值錢,就打算拿它換點錢,改善一下生活,又沒有門路,那商人經常去那邊販大米,小麥,各種東西,這不,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