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好,好不容易有三個成器的兒子,足夠優(yōu)秀,每一個都有本事坐好這個位置,結(jié)果,一個都不要,你說,我容易嗎?”
貴妃胡攪蠻纏:“那關(guān)我什么事?他們是我的兒子,我就想讓他們自由自在,開開心心的過一輩子。”
皇上欲語還休,唯有嘆氣,想了想,還是不服氣:“那,這個位置,祖宗基業(yè),總還是要有人,一個合適的人來繼承吧?”
貴妃想了想:“那也要怪你啊?為什么不多生幾個有本事的兒子?”
皇上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貴妃得勝,扭著傲嬌的小碎步,得意洋洋的甩著帕子回屋了,皇上無語凝噎,抬頭看了半天,低頭,回屋了。自己寵出來的媳婦,自己受著。
過了兩天,九哥也回來了。
三兄弟分開幾年后再次重聚,喜不自勝,在大皇子府好好熱鬧了幾天,整個龍音望眼欲穿的皇上的萬壽節(jié)就到了。
這一天,整個京城真是無與倫比的熱鬧,宮里各種慶祝節(jié)目,文臣武將各種挖空心思送禮表忠心,民間也各種慶祝,皇上還帶著皇后和各宮嬪妃在皇城走了一圈,以民同樂,大赦天下,觀看了一些慶祝活動。
半年前,朝臣們就開始策劃萬壽節(jié)了:龍音眼見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足,越來越繁榮,老百姓們眼見著越過越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丘八們也給力,拼命開疆拓土,整個龍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以,皇帝的萬壽節(jié),雖然奉行節(jié)儉,不鋪張浪費,不過,大家還是在可允許可操作的范圍內(nèi)想要好好的慶祝一下。
于是,幾乎各個部門,都有計劃書呈上。
最后,方案定下來:
老百姓一人發(fā)一百文錢,不分男女老幼,全都有;
一家發(fā)半斤紅糖,不管人多人少;
一家發(fā)一匹素棉布,不管人多人少;
一家發(fā)五斤炸魚,不管人多人少。
朝臣們驚呆了!
大手筆!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
反應(yīng)過來以后,就是各種勸:別的都行,就這個紅糖,不行。不是說老百姓們不配吃,而是,倉庫里沒有啊!就上次大皇子帶回來那些,宮里留了一些,朝臣們一家一點,已經(jīng)分的干干凈凈…
戶部鄭尚書眼皮抖個不停:要命了,哪有這么多東西?把所有國庫翻個底朝天…有問題!美…小兩口搞了一件大事!紅糖,已經(jīng)可以分遍全龍音了?不大可能!
皇上的私庫…不可能,這可是整個龍音…皇上,還有別的私庫…沒聽說啊?
頭疼。
最后,大皇子抱著一個籮筐上了殿,一人一份。
什么?
倉庫存料單!
天啊!
早就知道小十六會折騰,這不,從小到大都一直在折騰,能折騰,敢折騰,還每次都能把事折騰成了,可是,這是真的嗎?真有這么多東西?
怎么感覺有點不真實啊?
而且,按照這個策劃,發(fā)完了,還有剩下的?
真的假的?
咱龍音這么富裕了?感覺有點輕飄飄?
這是真的嗎?
小十六,還真是挺能干啊?!
于是,方案就這么定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調(diào)配各種人力物力日以繼夜的往各地倉庫搬東西。
所有部門第一次精誠團結(jié),沒有藏私,沒有算計,沒有陰謀詭計…
開玩笑,皇上的萬壽節(jié),人家的兒子這么能干,要啥給啥,你就出點力干活,還干不好,那,你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皇帝,我是個廢物。
更何況,大皇子雖然好說話,可是,那個小十六兩口子可不是吃素的,最要命的是,還有一個老九,聽說,除了定邊將軍重視,往附近郡縣派了人護送保護,老九,那個一言不合就敢打上門要說法的皇家出品的天字第一號武夫,派了不少人出去,驗收,彈壓…
這時候敢伸爪子的,肯定是活膩歪了。
還有,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宰相大人,溫文爾雅的和善可親的看著你。
喔,對了,還有一個戶部尚書…這倆穿一條褲子的。
怎么突然就有了一種身陷囹圄,汗毛倒豎的脊背都涼颼颼的感覺。
所以,前所未有的,所有東西一件不少,一件不漏的,基本上顆粒歸倉。
那什么,在運輸途中,因為各種原因,偶爾損壞那么一件半件的,這是正常情況下可以理解的,不興陰謀論啊!不興草木皆兵啊!
這事辦好了,所有朝臣齊齊松了一口氣。
不容易啊,這么多東西,居然真能顆粒歸倉!提著的心,吊著的膽,脊背經(jīng)常下意識豎起的汗毛,終于回復(fù)正常了。
所以,那些什么貪官污吏,鄉(xiāng)村惡霸,斯文流氓,衣冠禽獸,不過是,沒遇上像今天三兄弟這樣的厲害人罷了。
這算是,龍音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最顆粒歸倉,最提心吊膽的萬壽節(jié)。
所有朝臣,都對自己家,親戚家,下屬,千叮嚀萬囑咐,這次,一定一定,千萬千萬要管住自己和身邊人的爪子,過了這一關(guān),后面發(fā)財?shù)臋C會多的是,管不住,嗯,也沒事,反正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咱,你誰也指望不上,就用你自己的腦袋硬杠吧!
還好,沒出事,有驚無險,開開心心的過了。
朝臣忙忙到天黑透,才僵著早已不受控制的笑臉和手腳,顫巍巍吃了飯,排著隊,出宮。
回家去,好好睡一覺,彌補這么久以來所受的驚嚇。
第二天,還趴在床上挺尸的禮部尚書就得了暗衛(wèi)送來的密旨,準(zhǔn)備封王事宜,大皇子封祿王,九皇子封瑯王,小十六封睿王,其他不變。
禮部尚書揉著惺忪的睡眼,看著暗衛(wèi)悄無聲息越窗而去,回過身子,顫抖著手睜大眼睛把密旨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決定獨自一人親力親為。
密旨!
關(guān)鍵字是密!
三下五除二爬起來洗漱一番,穿著常服出了門。
圣上體諒大家辛苦,特意放了三天假,讓大家好好休息。
所以,穿常服,不引人注意。
到了禮部,獨自一人去庫房挑選一應(yīng)用品,這個是一早就備好的,不過是從箱子里拿出來,檢查一番,看看有沒有問題,再把它放回去,等正日子到了,拿出來能用就行了。
皇冠和一應(yīng)飾品,做的時候就考慮到可能隨時要用,工匠就挖空心思做成了可以推拉從而放大縮小以適應(yīng)長大的皇子們金貴的頭顱,這還是當(dāng)年的國師給的建議,說不要浪費好東西,打了拆拆了改,暴殄天物。
就是衣服,要現(xiàn)做,這個簡單,衣服尺寸是一直有的,布料也是現(xiàn)成的,問題是,為什么其他皇子不封,為什么會是密旨,就算是皇子們一起封,咱們也是有所準(zhǔn)備的啊?
郁悶!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以后,如何面對同僚呢?
其實,仔細(xì)想想,也理所應(yīng)當(dāng),大皇子拼命賺錢養(yǎng)著九皇子的軍隊,九皇子拼命沖殺為國家開疆拓土,小十六,不用說了,是這兩人真正的背后的頂天立地的男人,這幾年的所作所為,見者皆知,聞?wù)呓韵玻馔酰瑢@幾位來說,是應(yīng)當(dāng)應(yīng)份的事,可是,為什么,下密旨,搞的,有點心慌慌。
哎!不管了,按照吩咐把事做好就行。就像國師說的,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想想,還有點小激動,皇上把這樣的事獨獨交給我一個,這,算是信任吧?!嗯!看來,宰相那個位置,等他老人家乞骸骨以后,咱,也是可以稍微想一想的了。嗯,心里美。
本朝自開國以來,皇女一生下來,就封公主,沒有等級,一視同仁,出嫁,真的出嫁,所有的東西都是有規(guī)矩可循的,不是招駙馬,雖然夫君還是以駙馬相稱,成親后像普通女孩子一樣,住駙馬家,跟夫君生活,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特權(quán)和規(guī)矩。
皇子,滿了十二歲,才開始準(zhǔn)備封王的物件,當(dāng)年,十六皇子因為娶的是宰相家獨女,所以,他本來應(yīng)該最早封王,這個,也很好理解,畢竟,宰相是百官之首,娶人家女兒,總是要面子上好看一點才過得去。
結(jié)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皇子成親倒好像入贅,全是宰相家說了算。
把朝臣們搞的手忙腳亂,先前準(zhǔn)備好的禮物,不合適了,得換。
成親后,又馬不停蹄去了封地,雖說天高皇帝遠(yuǎn),畢竟是唯一的貴妃的孩子,整個龍音,最有資格坐那把椅子的人,很多人,想著燒冷灶,成親這么憋屈,封地一窮二白,肯定心里不舒服,這時候,只要你舍得下本錢,以后,絕對是一本萬利的回報。
所以,很多人,厚著臉皮,把能送的女孩子都往封地送。
雖然沒人成功,不過,大家也不會氣餒,怕什么,只要那個位置一天不換人,就一天不算是失敗。
不過,收斂了好多就是了。
禮部尚書吩咐人取了三位皇子的衣服尺寸,就走了。
這個不怕,皇子衣服的尺寸,禮部,應(yīng)該留檔,他堂堂一部尚書,本就應(yīng)該隨時查看。
這衣服也簡單,有專門管這事的人,布料是早就備好的,不過是多交代一下,不要搞的人盡皆知罷了。哼,說到這個,才是氣不打一處來,那些家伙,一個個賊機靈,但凡有點風(fēng)吹草動,他們就一動不動,今天這事,估計,都不要特意囑咐,我一拿出這東西,他們一看,心里就有數(shù)了,哼,個個都是揣摩人心的高手。
看了密旨,還不要命敢亂說話的,一定是活膩歪了。咱們這圣上,你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為人,他不會為難你,如果你吃家飯拉野屎,不好意思,他也不是沒有雷霆手段。
九皇子呆了幾天,每天吃吃喝喝,玩玩睡睡,感覺累得很,準(zhǔn)備請個旨回去了,沒仗可打,天天閑得慌,郁悶,結(jié)果,被駁回了,郁悶,行,你是爹你說了算,不讓走,哼,過兩天,我偷偷走,留這里干嘛,成天吃飽沒事干,像個米蟲一樣,混吃等死,煩人。
還要天天起個大早,站在旁邊看那幫朝臣為了各自勢力的屁大點利益吵的面紅耳赤,爭的唾沫星子四濺,卻毫不關(guān)心國計民生,糟心。
好了,三兄弟天天聚在一起,海闊天空。
傍晚接到旨意,天沒亮就匆匆進了宮,得到消息,兩人面面相覷,不敢置信:父皇,搞什么鬼?封王,干什么?把我們豎成靶子?這是惱羞成怒?所以報復(fù)我們?
哎!怪不得人家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他是皇帝?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