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顧反思與現(xiàn)實生活
- 我背叛了抑郁癥
- 常方華
- 1024字
- 2022-06-19 17:04:31
面對抑郁癥及種種心理問題的侵擾,我們是惶恐的,也是不安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拿手的經驗和足夠豐富的案例去比對。最重要我們并不擁有足夠的成功案例。這里并不是暗黑心理,但確實很多治療病例并不能充分說明人類已經從藥物治療上“攻克”了抑郁。
我們撿重點說。
首先第一個案例:饒克剛。
他是典型的性人格心理扭曲造成的雙向情感障礙。既不能有效的面對異性的喜愛,也不會妥善的處理同性之間的關系。但是到了社會中,他表現(xiàn)出來的是高度的自律和正常——潛性雙向人格被完好無損的隱藏了起來。而心閘的打開使他更加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公與現(xiàn)實”。往往這種不公在沒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看來是沒有價值的,但在饒克剛看來——人與人之間應該是親密無間不分彼此??赏耘c異性之間的界限,始終是困擾他的病因。我們暫且將他擱置——可真的他就被治愈了嗎?或者說:饒真的有病嗎??往往是社會刻板印象重壓下的產物。那么知道了源頭,方知唯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希望饒未來處理起感情問題會更加得心應手。
再談:應天興。
出色的履歷和優(yōu)秀的個人價值使他迷途忘返,但他也被學業(yè)、家庭、和夢想(社會)的三重壓力壓得未免焦慮??偟膩砜葱√鞗]有心理病病因,但是確實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不能正確處理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關系。這是長期重壓下的產物。通過傾訴,他的壓力在逐漸釋放中得到了緩解,心態(tài)趨于平衡。那么焦慮自然消失。不必多慮,我們對應天興抱有更大的希望。
第三個案例:張三。
首先作者在這里澄清這段故事的來源:這段故事確實來自于一個曾經向我咨詢的朋友,而他也確實曾經心胸狹隘到懷疑人生。這不怪別人,是他自己不能主動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的惡果。作者當時就對他提出了如此刻薄的批評。但看似刻薄下的批評,作者也花費了心思和斟酌。那么張三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其實是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在長期的自我否定下的人心態(tài)對人也會變得刻薄。這也是我用同樣刻薄的語言評價他的原因——刺痛他心里的屏障。那么來源呢?不過是對感情上的不自信。
好了,當我們仔細分析完這三個案例后: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抑郁癥并不是最可怕的心理疾病呢?很多精神癥狀例如癲癇、抽風、狂妄。。。遠遠比小小的抑郁需要更久的時間療愈。
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至少我得到了我寫作這篇作品的答案:與其死撐,不如干預治療。與其受罪,不如心安理得的接納自己。與其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如敞開心胸看待世界。
正如王家衛(wèi)在《一代宗師》中所說:自我觀、他人觀、眾生觀。
觀我、觀你、觀世界。
看我、看人、看眾生。
(第四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