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補邏輯學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 董桂萍
- 10字
- 2022-06-17 19:45:57
第一部分 邏輯無處不在
第一課 高深莫測的邏輯:你的生活離不開邏輯
邏輯是一門繞圈子的學問
你了解邏輯這門繞圈子的學問嗎?
一對夫妻正帶著孩子在琳瑯滿目的商場閑逛,突然,孩子拽了拽媽媽的衣角,指著貨架上的零食吵著說要吃,媽媽呵斥道:“你才吃過晚飯,不許吃零食!”爸爸卻抱起委屈得漲紅了臉的孩子,哄道:“寶寶不哭,媽媽不給你買,爸爸給你買!”孩子破涕為笑,開心地說:“爸爸對我真好!”

簡單的邏輯圖能夠被總結出的規律,都可以被稱為邏輯
這時候,孩子心里產生了一個結論:媽媽不允許他吃零食,媽媽待他不好,爸爸為他出錢買零食,爸爸待他好。這可以說是生活中一種最直接、最基本的邏輯。
“邏輯”這個詞語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若要人們準確地說出它具體的含義和應用范圍卻是一件難事。現代漢語將“邏輯”這個詞的定義概括為思維的既定規律和規則,或是某種理論、觀點、行為方式。有時候,“邏輯”也可以作為“邏輯學”的專指,或者用來表明客觀存在的事物的規律性。
哲學范疇中,“邏輯”是一個很深奧的概念,在此,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生活中的邏輯,它指的是某種思維習慣、推理過程或者看待問題的方式。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邏輯都稱得上是一門繞圈子的學問,若想摸透其中的技巧,必須下苦功夫。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還是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方法,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邏輯縝密的人說話做事滴水不漏,堪稱高情商的代表。邏輯混亂的人往往會將人際關系處理得一團糟,時時刻刻都處于焦頭爛額的狀態。
當邏輯這門繞圈子的藝術被應用到人際交往中的時候,往往會發揮出強大的效用。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我們身邊那些說話高手很少直接向眾人表露出他們的真實意圖。他們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必言之有物,且充滿技巧。
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之人只能算是雄辯家,并不能算是真正會說話的人。而那些委婉迂回地將自己的意思巧妙地傳達給對方的人往往是交際場上游刃有余的語言高手。他們或者三言兩語、言簡意賅卻已暗有所指且韻味悠長,或者旁敲側擊、聲東擊西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深諳兜圈子的法門和巧妙暗示的技巧,將邏輯這門藝術“玩”得嫻熟而精彩。
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詳,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觸龍委婉話語中呈現出來的那種縝密邏輯,依靠著完美無缺的邏輯和無與倫比的辯才,他成功地說服了趙太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觸龍可謂深諳繞圈子的藝術,他知道趙太后正在氣頭上,若是像其他的大臣一樣直訴利弊只會碰一鼻子灰,想要達到進諫的效果,不妨繞個彎子再說話。相信在勸說趙太后之前,觸龍一定經過了一番詳細的分析和準備,將一切考慮得清清楚楚,這才胸有成竹地出現在趙太后面前。
擁有強大邏輯思維能力的人,不會拘泥于單一的說話模式,當正面談話失去作用時,他們會換一種角度,或旁敲側擊,或委婉暗示,力保談話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想要練就完美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就要抓住平日里每一個訓練機會,充分掌握繞圈子說話的精髓,并時刻注意以下三點:
當溝通出現阻礙的時候,借助“話語中介”來表達意圖。
王林大學畢業后,成功通過面試進入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工作,剛入職的他心里好似有一團火焰在燃燒,每天都充滿干勁。王林在相同的崗位上一做就是3年,眼見著周圍的同事們升遷的升遷,跳槽的跳槽,卻只有他還是當初那個不起眼的小員工,每天都做著類似的工作,生活一成不變。
王林的心逐漸浮躁起來,心態越來越不平衡。女友小麗看出了王林反常的情緒,周末的時候特意將王林約到公園散步,兩人一邊走一邊聊,王林卻有點心不在焉。公園很大,走著走著他們面前出現了兩條路,王林問道:“我們應該走哪條路呢?”
“你說呢?”小麗微笑著反問道。王林有點不耐煩,指著左邊說:“這條吧。”小麗點點頭:“行,咱們就走這條路了!”
結果兩個人走了很久還是沒有走出公園,王林皺著眉頭:“早知道應該選那條路,這條該不會是死路吧?”
“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要后悔了,何況這條未必就是死路,說不定走到最后你會發現這條路才是適合自己的呢?目前最重要的是堅定信心,耐心地走下去。”小麗聲音堅定,雙眸明亮。
望著小麗鼓勵的眼神,王林心里豁然開朗,他似乎明白了小麗的良苦用心,望著小麗溫柔地笑起來。
為了讓迷失方向的王林明白“不要輕易后悔自己所選的路,勇敢堅定地走下去”這個道理,女友小麗煞費苦心。她知道王林性格敏感,直接挑明會引起他的反感,而用這種說理的方式不僅含義深遠,還能讓王林很好地接受,可謂一舉兩得。
當我們要向他人表達某種觀念的時候,可以借助“話語中介”來委婉地表達,而我們尋找的這個“話語中介”必須緊扣話題,且合適恰當。
采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表達立場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關鍵詞,并分清楚說話的場合。
就算是成功地找到了“話語中介”,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第二步就是要依據不同的溝通對象和不同的聊天場合來選擇表達的方式,切記不要因為語氣等因素造成溝通障礙。聊天的時候用語需謹慎,不要一言不慎就禍從口出,讓對方把你當作“真小人”。想要熟練地掌握繞圈子說話的技巧,就得時刻用心。
說話的時候多采用不同的角度,讓對方主動領悟你話里的道理。
看人看事不要永遠只秉持著一個角度,這樣容易被邏輯的“死胡同”困住。當遇到障礙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換種表達方式,吸引對方注意力的同時,讓對方主動去思考,主動去領悟。
當正面溝通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避開對方的鋒芒,再充分地運用邏輯思維的力量,利用繞圈子說話的藝術去和對方交談,正所謂“言語有限、智慧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