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立之夏
- 汗青ice
- 3624字
- 2022-06-25 08:38:57
比如,她心靈手巧,記憶超強,許多東西一看就會,一學就熟,我在學校里,老師與同學都說我記憶好,但與她比,我覺得我什么也不是,出來外面工作,許多人夸我聰明機靈,與母親比,我只能不算蠢。
她做出來的菜,無論是色、香、味,都可媲美酒店里的大廚,她總會在家里做各式各樣的點心,跟著她,絕對有口福,她仿佛什么都會做,什么事都難不倒她,她的大腦永不停止思考。
每年過年時,她可以一個人獨自為全家一二十人,準備出一大桌豐富的飯菜,并且還能安排得井井有條,許多人覺得她就像會魔法一樣,玩著玩著,就把一切做好了,所以村民做紅白喜事,都希望能請到她去幫忙主持廚房。
她兩天可以織出一件毛衣,甚至可以邊看電視邊織出各式各樣圖案的花式毛衣,她眼睛完全不用看,她的手法靈巧迅速,別人在一旁盯著都看不清楚她的針法。
所以上學時,我常造句說媽媽一邊織毛衣一邊看電視,但老師給我一個大叉,說織毛衣時,不能看電視,我就會覺得很郁悶,明明我在家里就看到母親這樣子。
她還會自己設計衣服,并用縫紉機把設計的東西做出來,會挑花刺秀,所有的女紅,她都會,并且還做得很好,母親是眾多兄弟姐妹里唯一的文盲,也是唯一沒有進過學堂的孩子,就是因為她太能干了,什么都能做好,外公、外婆希望她留在家里幫忙做事,或者是偏心,反正母親沒有上過學。
但由她嫁給父親后,她開始叫父親天天教她讀書寫字,父親當然求之不得,父親認為母親粗俗與暴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她是一個文盲,不看書,所以不明理,在父親諄諄教導下,母親憑著堅強的毅力與良好的記性,居然完成了識字與書寫過程,她已經能熟練地翻閱任何書本了。
父親非常高興,他為母親準備了大量圣人明德的書籍,希望借圣人名言來改變母親的心性,但很快他發現這是癡心妄想,因為父親安排的書,母親一眼都不想看,她廢寢忘食地學習,不是讓父親來改造她的,她是想成為心中的自己,做她想做的事,去她想去的地方,誰也別想改變她。
后來我上學了,母親通過我的課本,她自學會了拼音,并且她的數學能力很好,有非常強大的觀察力與計算力,特別是算賬的本事超強,她不用任何賬本,就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記在腦海里,我與父親都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在她眼里,我們都蠢,腦筋不靈活,父親安慰我說,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么好的記性,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能補拙。
她對我的奶奶與父親的奶奶及叔公卻很好,因為我的奶奶有精神分裂,時好時壞,根據家里人講,那是因為奶奶在懷孕時,爺爺背叛了她,背著她在外面找了情人,整天與情人私混在一起,當生下一對龍鳳胎后,奶奶就瘋了,她仿佛忘記了所有的人,飯也不煮,孩子也不喂,披頭散發似鬼魂般,天天半夜里,游蕩在山川、河流、田野間。
她總是不停地在家里打掃衛生,清洗家里的所有物品,跑到河里洗手,她洗手的力氣特別大,就像是拼命地攪拌,掀起一片水花,她總是上游洗了中游洗,中游洗完下游洗,下游洗完渠道洗,總之是不停地洗,一年四季地洗。
她瘋癲后,不跟所有人一起同臺吃飯,不與任何人講話,不要任何人的東西,不許爺爺碰她,甚至靠近她都不可以,但她偶爾也會清醒,清醒時就像正常人一樣,但對爺爺依然充滿了敵意,仿佛在告訴爺爺,到死也不會原諒他。
因為奶奶突然的病情,爺爺放棄了市里領導邀請的大好前程,內疚地留在鄉村照顧病妻與年幼的兒女,爺爺在他眾多的好友中,挑選了一部份出來,讓已會走路的孩子們,每個人都認了一對義父義母,以防將來他與奶奶有任何不測,孩子們有條活路。
剛出生的龍鳳胎,他親自照顧,但因為生活條件有限,龍鳳胎中那個女孩還是死了,只留下瘦弱的男孩,在爺爺悉心照顧下,小叔終于活了下來,并長大成人。
而父親因為是長孫,從小就被他奶奶接到身邊照顧,所以父親在叔公家長大,與叔公的孩子們感情深厚,比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感情更好。
母親應該是了解這一切經過后,她同情奶奶的不幸,深感命運的不公,同時也有對爺爺的不屑,所以對時瘋時癲的奶奶,她給予了極大地包容與理解,她做了好吃的,常讓我送給奶奶吃,每當在外面遇到瘋癲的奶奶,哪怕奶奶對她熟視無睹,她也會熱情并尊敬地喊奶奶一聲“媽!”。
對父親的奶奶,也就是我的老太,她也感恩于老太太親手養大父親,敬佩這個老太太,年輕守寡養大三個兒女,并把兩個兒子都培養成人才,所以對老太太非常孝順,看到與老太不和的叔婆,她是想懟就懟。
所以老太太,覺得母親是天下最好的孫媳婦,這些年,母親不在家,她到處尋找母親(因為她已九十多歲,耳不清目不明,我們都沒有告訴她真相),去年我回家,她還在向我打聽母親的去向。
叔公是軍人,還是優秀黨員,他剛正不阿,恪守本分,處事不偏不倚,從不忘記他曾是一名光榮的軍人與優秀的黨員,所以母親很相信他,叔公對她講的話,就算她不聽,也一般不會頂嘴。
但爺爺,她是一點也不服,雖然爺爺是一名好醫生,人人都夸他仁心仁術,但母親卻不以為然,她認為爺爺只是盡了一名醫生的本分,救死扶傷本來就是醫生應該做的,就像許多工作一樣,大家都在恪守本分,雖然爺爺救了許多人,但也害了自己的妻子與兒女,而且爺爺面對同是他的兒女,卻更偏心那些跟在他身邊長大的孩子,所以在母親看來,算是功過相抵。
但對我們的教育,她的思想是與父親一致的,雖然她很粗暴,但她不喜歡我們像她一樣粗暴,如果我在外面與小朋友打架了,不管我有理沒理,回到家里,那是肯定少不了一頓毒打。
她總是告訴我們,她是因為從小缺少管教,沒有好好讀書,所以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問題,但我們有讀書,是讀書人,讀了書還這樣子,那書就是讀到狗肚子去了。
她雖然不關心我們的學習,但她會規定我們每天放學回家,必須要先把作業與老師交待的任何事全部做好,才可以出去玩,明天會有明天的事,今天的事必須要在今天完成,有時她也會耐心教導我們,這是一個人應有的責任感,如果我們還不聽,那就是棍棒伺候。
她雖然喜歡懟人,目無尊長,但常教導我們尊師敬長,遇到別人要打招呼,要會叫人,保持禮貌,長輩講話時不許打斷與插嘴,如果發現我們膽敢對長輩或者老師出言不遜,那她會不分場合,立馬毒打。
她與別的父母不一樣,別人想著給孩子留點顏面,回家教,母親是很相信,人前教子,背后教妻,這套理論的,她覺得當著別人的面打自己孩子,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所以,全村的人都知道,我常被我母親打。
有人勸她,說她總在大庭廣眾之下,讓自己的孩子難堪,也不怕孩子有一天想不開,她說如果是這樣,那就是他們的命,與這個家無緣,早死早超生,一個人連父母教育的氣都受不了,將來的人生中,就會有受之不盡的氣。
她常教我們待人接物,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去別人家,盡量只吃自己面前的飯菜,從上往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內的吃,不許敲桌子,不能抖腳,她說男抖官司,女抖窮,不可吃飯時發出聲音,她說餓死鬼才會發出聲音,更不能敲碗,她說乞丐才敲碗。
如果主人沒有坐下,不可以私自動筷子,哪怕是人家客氣請我們先吃,盡量要等做飯的人坐下才能開吃,因為做飯的人最辛苦,不應該只吃殘羹剩飯,所以我們家,母親不坐下,我們都不可以動筷子。
她還會教育我們在外面,永遠要記住無功不受祿,不許接受任何人無緣無故給我們的東西,因為我們沒有付出,就不能去擁有回報,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所以我們姐弟三個,從小從來不會找別人討要任何的東西。
她要我們自強自立,她講,靠山,山會倒,靠河,水會干,靠自己最實際,當自己還年輕有力時,就要常挖井多存糧,晴天掙錢下雨花,這樣就算困難來臨時,也不用去求人幫忙,因為手心向上的日子,絕不好過。
她還會告訴我們妻賢夫禍少,將來要知道心疼自己的另一半,因為另一半才是陪我們走完一生的人,雖然她整天罵父親,但我們與父親都明白,她心里還是很心疼父親的。
因為她總是默默地把最好的留給父親,然后才會排到我們,最后才是她自己,哪怕是父親對她冷暴力時,她也不會忘記做父親的飯菜,把里面父親喜歡與最好的飯菜留給父親,在她的心中,丈夫永遠排在第一位。
她不像別的婦人那樣只管成績,完全不理孩子學習環境,只要我們在哪里上學,她就會用心了解這個學校與老師們的詳細情況,只要與我們有關的老師,家庭、住址、有沒有結婚、孩子有幾個、甚至有幾畝田、他們以前在哪里學習,她都會去仔細打聽。
她就像一個間諜一樣,去窺探別人的秘密,還會想方設法靠近我們的老師,用旁敲側擊的方式,打聽我們的情況,所以我在家鄉上學的過程中,我的老師們都認識我的母親,并且許多還與她非常熟絡。
也不知她是用什么方法,總之她想做的事,她會絞盡腦汁去做,如果不做好,她會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一定要去辦理成功才算安心。
你永遠不要懷疑她的執著,對她暫時有求的人,她是很慷慨大方的,只要她覺得有價值,她就愿意付出極大的成本,但同時,你一定要記住,她不可能是一個無私的人,她的付出就是為了回報,包括我們三個孩子,如果讓她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她會像一條暗中窺視你的餓狼,隨時對你發起進攻。
總之,母親是一個堅信叢林法則的人,她只相信適者生存,她總說如果你想過得好,就必須要比別人強大,斬斷任何阻擋你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