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新的朝會上,著人宣告所有大臣:
王魁回奏愿意接受就任京兆知府,并親賜三口鍘刀和一柄尚方寶劍。
這些大臣哪個不是老奸巨猾耳目眾多,其實消息昨天就探查明白了,現在看皇帝不過是走個通知的過場,就等王魁走馬上任了,宣告出了明旨誰還能冷靜下來?
賈大人先著急的奏道:“皇上怎么對王魁不加追責,還給他這樣的特權,實在是弊大于利。請您三思收回成命。”
龐大人也忍不住激動道:“臣忠言逆耳了,萬一王魁恃寵而驕恐怕會做出倒行逆施離經叛道的事情。”
皇帝很是睿智有自己的主意,此時威嚴的說道:
“各位愛卿不必多言,況且圣旨已下絕不可能收回,退朝吧。”
這事兒出了朝堂,更加夸大其詞的傳了出去,之后更是搞得整個兒京師都有些震動。
賈駙馬和馬國舅還有秦大人一起打茶圍時,
紛紛表示不滿。
“聽說這個王魁不過是一個普通知縣,調任京城已經算是破格晉升了,怎么還給尚方寶劍,更離譜兒的是還效仿古賢御賜下了三口鍘刀,這不是不讓咱們京師的人好活了?”
“誰說不是呢?像我這做駙馬的后脖梗子都覺得發涼,太嚇人了。”
秦大人還假意認栽了:“誰讓人家王魁能獨得圣心呢!咱們還是縮著脖子乖乖聽話的好。”
馬國舅這時一萬個不服:“那怎么行,難道整個京師就任他擺布?給他如此多的權限,那京師的人哪里還有什么活路?我明天就前往宮中看姐姐順便告狀。”
不僅是大臣們聚集著反對討論王魁做京兆尹,他們的夫人女眷也都常在一起聚會,這天不談雅集詩詞,你一句我一語的說起王魁到京,開始擔憂往后是非多。
“聽說了沒有,那個叫王魁的知縣升任知府后,接下來一定會攪得上下不得安寧,還有聽說他平時比包公還要嚴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要充軍發配。”
“我也聽說了那三把鍘刀很是威風凜凜,不知道誰家人會不小心落入他手里。”
“哎,總之大家以后都得小心點兒,別落人把柄才好。”
“水至清則無魚,希望那個王魁不會過于苛刻,不然誰家也會被襲擾到。”
龐大人,賈大人還和一些王爺郡公們密談著什么。
“這事兒絕不可行,我們還是再找機會和皇上諫言,直到收回成命。”
“咱們拼著被皇上責罰,也不能讓王魁囂張到到處找我們的麻煩。”
第二天那些反對的人展開車輪戰,三番五次的分批諫言,但皇帝一言九鼎哪能聽得進去這些說辭,干脆直接告訴這些鬧事的人。
“你們誰要再鬧事兒,誰就替王魁去當個知縣,永遠不要回京。”
“臣知罪這就離開大殿回家去,不打擾您處理其他事情了。”
“臣老眼昏花,就不再參與討論王魁的事情了。”
“臣也告退已無話可說,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可把這些養尊處優的人嚇得不輕,誰也不敢再多說話。
王魁一路走來鄉親們依依不舍,紛紛夾道兒歡送忍不住跟了一路。
一個大娘拿了一籃子雞蛋非要送給他:“大人我們舍不得你走,您別走了多好,以后這里的人有冤情找誰去呢?這雞蛋您收著路上吃。”
“大娘謝謝您雞蛋我收兩個其余的您拿回去吧,還有您放心過不了幾天,還會有清廉為民的好官來這里。”
又一個大叔也拿著一筐蘿卜:“王大人謝謝您為我申冤,我們一家人來送您到蘿卜路上吃。”
“謝謝,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我只要幾個蘿卜您回去吧。”
“午望您一路保重,但愿有緣咱們再見。”
“我相信會有緣的,父老鄉親謝謝你們了,大家都回去吧!”
“這是我們一起做的萬民傘,希望您能收下。”
“謝謝這萬民傘我一定會收下,謝謝大家都回去吧。”
劉公公看他很得民心,就知道皇上提拔的對。”
皇上這邊自然給足了面子,一路知府儀仗鳴鑼開道,這天下午晚些,他已奉召到京進城準備擔任知府。
王魁一進知府衙門,就看到三口嶄新鋒利的鍘刀,劉公公開始介紹三個鍘刀。
“一個狗頭代表平民一個,虎頭代表普通官員,另一個龍頭的則是留給皇親國戚的。”
“知道了謝謝劉公公指點,既然我已到京您可以放心復命了。”
劉公公笑著離開京都府衙后,王魁則開始和知府衙役們認識。
“各位我是王魁新任的知府,大家以后一起做事就要共同進退了,在這里先謝謝大家了。”
“學生是上官羽這里的師爺,還望大人多指教。”
“上官先生一看就氣度不凡,快請坐下說。”
“不敢當,屬下是這里的捕頭許普,見過知府大人。”
“許捕頭好氣魄,快免禮坐吧,有時間給我講講府衙趣事兒。”
“屬下叫賀來,做班頭衙役的,有什么事情您盡管吩咐。”
“屬下是焦林班頭衙役,大人需要我做什么只管示下。”
“好,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拘謹客氣了。”
王魁暫時熟悉了府衙人員,才回到后堂休息,第二天還要以最好的狀態面見皇帝,更要看到那些對自己咬牙切齒的政敵。
朝會上大家表面功夫不錯,在皇帝的維護下,除了范宰相和蘇大人外,政敵們還都紛紛表示祝賀。
龐大人笑面虎似的:
“恭喜王大人回京做了京兆尹,這真是官運亨通啊!”
“謝謝您過獎了,大家都是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國富民強。”
秦大人更是拱手笑道:“王大人面子真大,皇上這樣重視您可別辜負了圣上好意。”
“王魁自然會銘記于心,時刻提醒自己為國為民付出一切。”
“好了,王愛卿周車勞累還是先回去養精蓄銳,才會有心力做事,先退朝吧!”
“王魁謝主隆恩,有您這樣的明主臣甘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王魁平身朕心甚慰,不要你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