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
劉大海看了眼方浩,總覺得這個年輕醫生不太靠譜。
他里沒有禿頂,也沒有白頭發,一頭的短發烏黑濃密!
中醫不就跟他們一樣嗎?
禿頂白發的老頭都賊聰明,他們工地里有個王老頭的小工頭,干起活那叫一個順溜溜,那叫一個漂亮。
就是閑時下象棋,整個工地都沒有人能下過他。
由此可見,禿頂白發的老頭才厲害呢。
聽人說,聰明的人都愛動腦筋,頭發會禿會白那是因為腦力消耗過快造成的。
方浩按照這自己的辯證開的方子,對不對證張桂平自然了然于胸。
看來方浩確實可以出師了的。
“劉大哥,剛剛我的學生已經把方子的解得很明白了,這個方子根據么的病證開的,所以沒有問題。”
張桂平這么一說,劉大海才點了點頭。
“那行,咱們就用這個方子!”
“嗯。”應了一聲,張桂平從抽屜取出處方單子遞給方浩,“你開的方子,你來寫簽你的名字?!?
小醫生工資有多少,張桂平心里比誰都清楚。
所以這方子給方浩開,也算補貼一下自己的學生了。
方浩看了眼張桂平,搖頭道,“老師還了你來吧!”
張桂平臉色不悅,沉聲道,“叫你寫你就寫,叫你開你就開,哪來的那么多廢話?!?
方浩只得點頭,接過紙筆。
【四妙柏蒼牛苡同,濕熱痿證麻腫痛,
腳氣加檳瓜赤豆,腰膝五加萆薢功】
【處方:四妙丸加減。黃柏10g、蒼術10g、澤瀉10g、川牛膝15g、薏苡仁15g、木瓜10g、革薛15g、知母10g、白芍10g、梔子10g、茯苓10g、乳香10g、沒藥10g……。7劑,水煎,每日兩次,溫服?!?
末了,方浩還把煎藥的方法用另外一張紙寫了出來。
張桂平從方浩的手里接過藥方,遞給劉大海道,“拿著方子去抓藥吧!若是方便煎藥的話可以交給醫院的煎藥房代煎,每天來取就行。”
劉大海接過藥方,點了點頭,“那,張主任,我這不用來了針灸推拿什么的了嗎?”
中醫針灸開方!
張桂平搖了搖頭,針灸推拿確實也可以做,但也可以不做。
秉承著能省則省的理念,張桂平道,“先用藥,三天之后過來復診,介時要不要針灸咱們在說,切記,服藥治療期間戒煙戒酒,忌辛辣油膩……”
“好的,謝謝張醫生?!?
方浩看著劉大海拐著腿走了,看他那虎背熊腰的背影。
這么好的身板,不做個推拿可惜了。
病人走后,張桂平看宜賓“方浩,你很不錯,咱們醫生最重要的是辯證論治,你來說說這名患者辯證依據。”
張桂平之所以這么問,當然是因為他心里明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辯證之法。
就像每個人所事物都會產生不一樣的看法是一個道理。
他雖然行醫多年,但他自認為他自己也是個行醫路上的學者罷了。
毫無疑問,方浩有自信給病人看病診治,自然有他的一套辨證論治!
方浩點頭,略微思索,便道,“辯證先病,病人腳關節熱脹痛,為痹癥?!?
“痹癥有,風痹,寒痹,濕痹,熱痹。”
“病人入門,形體健壯,行步拐斜,其病在表。”
“面色微青,青主肝多瘀,說話音渾濁,口氣甚重,為實證之據?!?
“病時較長,就醫反復,為病因不除?!?
“煙酒味甚重為因,古有言,善酒者,多有蘊熱,遇風寒濕,易于化熱?!?
“病證在表,實證為里,酒多傷肝,肝傷生火?!?
“煙者肺傷,肺傷則生濕,口氣重為胃積,為積多生胃火?!?
“如此可斷,病人乃煙酒過度,胃火肝傷皆蘊熱,遇濕化熱,里熱致血瘀,濕熱血瘀致痛風?!?
“辯證施治,清熱除濕,止痛化瘀?!?
“好,方浩,看來你完全可以出師了?!?
方浩的話剛剛說完,張桂平贊嘆道。
辯證同樣講究有理有據,病因,病機,病癥,順逆皆可。
當然毒辣的眼光和善于發現問題嗅覺也是不可缺少的。
不然證據都收集不清,就不用說辯證論治了。
說完他看向孫妍,笑道,“多和你師兄學習,別整天去撩撥男同學了!”
張桂平這么說當然是因為上午他發現,孫妍的電話和微信響個不停了。
孫妍睜大眼睛,趕緊辯解,“我哪有撩撥男同學,都是他們自己找我。”
方浩談談一笑,不為所動,“菩提本無樹,何處染塵埃。”
孫妍瞪眼,“方浩你……”
張桂平也不想再多說,“孫妍你去叫號吧!這回方浩你來切脈。”
切脈,方浩自然也是不懼的。
“好的,老師。”
孫妍委屈的叫號去了,張桂平讓方浩換了個位置,好切脈!
“15號,汪志斌?!?
孫妍叫號的聲音格外的清脆。
不多時,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和孫妍攙扶著以為七十多歲的老者有走了進來。
張桂平和方浩同時抬頭,方浩見來的是行動不太方便的老者。
立馬起身,拉過椅子,道,“大爺您坐這里!”
而一旁張桂平確認出了老者,“老鎮長,您來了怎么也不給我打個電話!”
張桂平坐診進入診室前往往都會看清楚排隊掛號的病人。
看有無緊急看診的病人!
剛剛他十分確定,鎮長不在掛號的病人里頭!
汪向東搖了搖頭,“我就是……是怕你怕小張你給我插隊,所以才用我兒子的名字掛的號,快到我時才上來的?!?
明江醫院中醫科汪向東可沒有少來,幾乎所有中醫科室他也都看遍了。
他覺得張桂平最有人情味,不過太有人情味也不好,惹人閑話。
汪大爺在說話的時候,方浩也在觀察的面色和神態。
望診有:望神,望色,望形體,望動態等等……
而望神有: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種。
從這五種神態特證基本可以判斷患者的病程到了那種程度。
少神,這便是方浩對于汪大爺神態的判斷。
少神者,神氣不足,精神倦怠,動作遲緩,氣短懶言,面色少華……
少神者,有病,但其病不深,可醫藥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