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給主任上課
- 重生下鄉(xiāng)收古董
- 三千皖甲
- 3207字
- 2022-07-12 23:52:20
昨夜的一場風波后,幾人還不知道后面發(fā)生了什么。
沈洛清晨起床下樓上廁所,就見兩個治安人員在家門口打聽聽著什么。
本來以為事情敗露,但看治安人員詢問幾句后,就走了,也就沒在多想。
“媽,那兩個人來我家什么事。”沈洛懶洋洋的說道。
張英瞅了眼下樓的兒子,又往外探頭看了看走遠的治安人員。
招呼兒子到身邊小聲說:“這不那劉副主任的兒子又被人給揍了嘛,聽說被人發(fā)現(xiàn)后,都大小便失禁了,現(xiàn)在報了案,正調查是誰干的呢。”
沈洛裝著驚訝的眼神笑道:“是嗎?這不知道是哪位義士出的手,我都想結交一下。”
看著幸災樂禍的兒子,張英也笑出聲拍了一巴掌:“你出去別到處亂說啊,到時候劉副主任又要針對你爸了。”
至從沈秋雅那件事后,沈建國的工作越來越難做,動不動就被劉副主任穿小鞋。
但沈建國也不慫,現(xiàn)在卻頂著頭的跟劉副主任對著干,因為現(xiàn)在新來一位姓邱的主任,這也是一位年紀不大的轉業(yè)軍人,沈建國與兩人私交甚至好。
因為現(xiàn)在木葉鎮(zhèn)的形勢嚴峻,這劉副主任是個老頑固派,動不動跟新來的邱主任唱反調。
雖然人家主任是新來的,但是沒慣他臭毛病,也是跟他針尖對麥芒,因此兩人在鎮(zhèn)上現(xiàn)在勢同水火。
但考慮到影響,兩人從來不直接發(fā)生矛盾,都是因為手下而成為導火索。
就像劉副主任從來不待見沈建國,但是人家邱主任一來卻覺得沈建國是一個能干事的人,兩方也就互相看不上眼。
現(xiàn)在鎮(zhèn)上勢同水火,新來的主任想要搞經濟促發(fā)展,但劉副主任還是以往那一套,喊著假大空的口號,不去用實踐證明,而是整一些沒有用的運動,處處給邱主任添堵。
可沈建國也是跟邱主任的想法相同,現(xiàn)在經濟放開了,老百姓雖然吃飽飯了,但是大家的生活得應該更好才行。
你不整天謀發(fā)展搞經濟,你還是那套老說辭,除了不干事,就是不干事。
以前你能靠著形勢打壓我,但是現(xiàn)在變了,只要能為老百姓做點好事,他可不怕劉副主任了。
可母親卻一直放在心里,為了不惹麻煩,也是盡量能避就避,能躲就躲。
看著母親小心的樣子,沈洛苦笑道。
“媽,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以為是他以前作威作福的時候。”
張英笑著說:“這不是小心點好嘛,像他那種小人還是少搭理。”
沈洛抿嘴一笑,沒在說話,對于母親的想法他非常能理解,在農村人的眼里,惹不起還躲不起嘛。
一個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的女人,她們只想過著自己安穩(wěn)的小日子。
母子倆說了會兒話,沈洛就攘攘著餓了,張英便端來早已做好的面條。
“媽,早上咋沒看見我姐。”沈洛嚼著面條說。
“這不是一大早就去鎮(zhèn)里去補課去了嗎,哎,可苦了你姐姐這些年。”張英悲傷的說。
沈洛也是難掩自責,但現(xiàn)在一切都在變好,因為命運的捉弄,也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媽,放心吧,你兒子現(xiàn)在能掙錢了,我爸現(xiàn)在工作也有變化了,以后生活會越來越好了。”沈洛笑著說。
張英只是欣慰的看了一眼兒子,也沒在說話,自顧的擦著灶臺。
剛吃完飯的沈洛,起身準備去睡個回籠覺,卻又聽見院子里噪雜的說話聲。
就見沈建國帶著一位身姿挺立,穿著白襯衫的人走進來,打眼一看也就三十歲左右的樣子。
兩人剛一進來,就看到穿著大褲衩,光著上身的沈洛。
沈建國抬眼一看,立馬催促道:“小洛,快過來,這是咋們公社新來的邱主任,快點喊人。”
沈洛尷尬的笑著說:“邱叔叔好!”
抬腳便準備上樓,卻被身后一個聲音叫住。
“等等”
只見邱主任叫住沈洛,讓后背著手打量著院子里。
“你就是那個咱們木葉鎮(zhèn)公社有名的萬元戶,沈洛是吧。”邱主任笑著就要跟沈洛握手。
沈洛也是會瞅眼色,連忙上去握著手說:“主任你太看得起我了,這都是別人瞎傳的,就掙點小錢罷了。”
邱主任突然哈哈大笑:“你小子,還跟我打迷糊,你老子早就跟我說了。”
見被人揭了短,沈洛只能一臉黑線的白了沈建國一眼,被兒子這一瞅,沈建國也不好意思的扭過頭陪著邱主任尬笑。
“沈洛啊,你別擔心啊,國家現(xiàn)在鼓勵個體經營,像你們這些有能力的年輕人,我們更應該支持。”邱主任嚴肅的說。
聽這邱主任說的話,他就能明白這位是一個改革派,有他這樣的領導,木葉鎮(zhèn)的老百姓有盼頭了。
“對了,沈洛,你對現(xiàn)在國內經濟形勢怎么看啊。”邱主任開口道。
句一出口,沈洛心里就有了一個大概,這邱主任今天來就是想從他嘴里探探口風。
別看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官,可國內現(xiàn)在體質內的人雖然都知道走哪條路了,但是這條路怎么去走一直還是探索階段。
往往是那些時代的弄潮有著超前的眼光,能夠走在別人的前面,這也都屬于車前之鑒。
沈洛瞅了眼在旁的沈建國,卻被他呵斥道:“看我干什么,邱主任問你啥,你就直接說啥。”
本來沈洛是不想參與這些事的,因為不用誰來說,這都是歷史不可更改的發(fā)展方向。
但奈何他老子在人手下當差,只好思索一下說。
“邱主任,現(xiàn)在徽州怎么樣我不知道,但我是經常去江海的,他們那邊的改革熱情非常高漲,市場也在逐漸放松,成效也非常的顯著。”沈洛直言正色說道。
“那你覺得這條路應該怎么走?”邱主任疑惑的問。
“在南邊的鵬城現(xiàn)在已經是在準備對市場進行全面改革,我的同學就在那里,我從她的信中看到了國家發(fā)展的決心,一夜之間讓小漁村改頭換面。”
“而且人家已經開始招商引資,國外的資本也非常的看好華夏經濟,像一些港商已經開始向鵬城投資了,這都是值得學習的。”
前面確實是沈洛通過孟海棠了解到的,后面卻是因為他前世的了解所想,現(xiàn)在鵬城已經在如火如潮的建設著,但他們的招商速度卻比建設速度更加的快。
一座城市有鍋很重要,但是有米下鍋也同樣重要,像后世很多模仿鵬城經驗的發(fā)展方式都失敗了。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你學到了招式,卻沒學到心法,往往大搞建設沒帶來就業(yè),不但給財政增加負擔,也浪費了大量資源。
邱主任眉頭擰成川字苦笑說:“這你說的,我們也了解過,但有些地方的真實狀況不一樣,就像江海,本身就有商業(yè)的底子在,而且改革阻力也不大,像鵬城更是一塊實驗地,改革陣地的前沿,我們內陸省份太難行得通了。”
聽到這后,沈洛想了想的確是這樣,每個城市現(xiàn)實都不一樣,就像江海和鵬城處于沿海城市,有著天然貿易優(yōu)勢,而鵬城更是背靠粵東省,面對香江,更是有國內最強的招商團隊。
還有像江海,近百年來更是名聞中外的國際都市,開阜百年來,就是華夏對外的主要窗口。
沈建國見兩人嘮的你來我往不亦樂乎,第一次對這個兒子另眼相看,不由感覺兒子像是變了一個人。
邱主任沉思了會了,摸了摸褲兜,沈建國見狀立刻把大前門香煙遞上。
點燃一根煙后又長舒一口說:“現(xiàn)在徽州的情況大多人還是持反對看法,但這并不是大家不想走這一條路,而是現(xiàn)在一變,兩眼一抹黑的不知道怎么走了,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其實邱主任說講的情況在現(xiàn)在都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大家在計劃經濟的影響下,已經不知道怎么去變了。
沈洛卻失聲笑著道:“邱主任你看你說的,我哪有什么想法,我剛剛說的也只不過是我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方面咱們老百姓還得靠你們來領導。”
邱主任聞言后咳嗽的笑出聲來:“你小子,還真是一個滑頭,今天我只是以邱叔叔的身份和你聊天,你怕什么。”
其實沈洛不是沒有膽心,現(xiàn)在小打小鬧一點還好,但真被一些人盯上了有的是方法辦你。
見邱主任這樣說了,沈洛也不在猶豫正色說:“邱主任,其實沿海有沿海的優(yōu)勢,咱們有咱們的優(yōu)勢,就像徽州省是第一個搞土地責任制的,這些年也是非常成功,除了解決糧食問題,更是增加了勞動力人口。”
“我覺得,徽州省首先就是能夠充分發(fā)揮這些剩下的勞動生產力,而方法就是,把基礎建設做好,沒有水運優(yōu)勢,咱們就走公路,甚至是高速,然后發(fā)展制造業(yè)”
邱英杰疑惑的問:“高速公路是什么東西?”
沈洛想了想說道:“這是一種早在國外就有的一種運輸方式,能夠讓兩地之間的距離,所花費的時間大大縮短。”
邱主任茅塞頓開的哦了一聲,又拿著小本子認真的記了下來
沈洛又接著說:“這種方式將會改變運輸格局,還有就是學習鵬城的招商模式,但不能直接照搬,我們得有一個地方,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定位和特色,這就是我的想法。”
邱主任目不轉睛的看著沈洛說著,直到說完還沒回過味來。
看著沈洛的眼神讓人難以捉摸。
“沈洛,你的眼光不得不說很有遠見!我今天可是被你深深的上了一課。”邱主任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