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14,晚上夜釣

14,晚上夜釣

鄉村的夜安靜寂寞,閑的沒事想找個活動。

“這小半夜的,我們這窮鄉僻壤的村莊,除了推牛九,打麻將,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啊?”

又要打牌,我不太樂意。

拴柱的老婆瞪了他一眼,說“點燈熬油,耗費身體,有啥好玩的”,也不贊成他打牌。

拴柱琢磨一下,說道:“要不這樣,去城里,我請你們喝酒唱歌,怎么樣?”

我更加反對,這不是把石頭從城里背到山里了嗎?我們在城里待了這么久,煩的就是燈紅酒綠的喧囂,特意回鄉尋個清靜。

同來的幾個人都贊成我的看法。

田偉轉身望著外面月色下的村莊和田野,出主意道:“逛村走田野,釣魚抓泥鰍,多有趣啊。”

“黑咕隆咚的鬧鬼呀?跑這么遠的路回家好好睡覺去吧。”拴柱的老婆不以為然的制止說。

我很贊成田偉的想法,支持他說:古人還秉燭夜游呢,問了家,體驗兒時夜生活,多好!”

大家同意,拴柱提醒說鄉村的晚上蚊子多,要穿長袖長褲衣服。我們從車里拿出衣服,全副武裝,我穿了一身運動衣,還戴上了帽子和無縫頭巾,腳下是一雙登山鞋,略顯笨重。

“你等我一會,我回屋找幾件工具。”拴柱我另外一個房間去拿頭燈,泥鰍叉子,也備好了魚竿魚簍這幾件必要工具,還拿了一瓶酒。

拴柱打開手電筒,領著我們出了門,晚上月光似水,繁星滿天,張家莊子雖然很大,房屋東一塊西一片,但亮著燈的很少,死氣沉沉的,我們幾個人晚上出沒在村莊,引來了狗叫聲。

出了村莊,踩著長滿野草的松軟的鄉間小路,緩步走向不遠處的田野,蛙鳴蟲叫,田園如歌,不時有清風吹來,有種沁人心脾的清爽。

半個小時后來到了二道湖的一個大水坑,站在土坎上,我對他們說,我小時候在這放羊,湖比現在還大,草比現在長得茂盛。

拴柱解釋說:現在人多地少,好多地方的荒地都開墾成農田了,這個湖淺的地方都弄成水稻地了,你看四周都不是水稻嗎,前段時間插下的秧。

放下工具,拴柱說在這里燃一堆柴草,一是照明,二是防蚊蟲,他到旁邊去擼柴草,我們拿出魚竿裝卸線上餌,做著各種準備工作。

王老師看著這一片稻田,又開始憶苦思甜了,你們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插秧的事嗎?

當然記得了,王君搶先說。

小時候,我們從7歲開始參加生產隊力所能及的勞動,9歲放牧,11歲插秧,我們放牧一天是計三分工,插秧是計件工分,這個勞動拼的不是體力而是手巧,我們和大人干一樣的活,掙一樣的工分,一天是計10分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一年掙的工分,能夠養活我們自己。

田偉突然笑了,大家詫異,問他有啥好事。田偉又竊笑說:想起插秧那葉田間地頭的熱鬧。田野里,我們男女老少插秧子的人排成橫行,彎腰蹶起屁股在水地里勞動,運送秧苗的挑著擔子在田埂上閃悠悠過來,有人提了秧苗往田中間甩。那時候英子胖,胸鼓屁股大,拿著秧苗使勁往水田里扔,她的身姿晃的勾引了好多人目光,她甩秧苗起勁有力,一束束秧把像毽子在空中畫一道優美的弧線飛出去,落在揷秧人的四周,濺起一汪泥水,如燕子掠水,蜻蜓點水,很優美。地里人多,幾十號人插秧,她在田埂上,如一個擋關的英雄,指那甩那,很是颯爽英姿,甩姿優美,秧苗就在人頭上流星般飛舞,在空中交織出美麗的圖案,在水田濺起漣漪,這個景象過去多年,我還記得。

王君推他一把,罵他是個流氓,因為英子是他表姐。

說到這里,王老師叫苦連天,那個時候我們從早到晚連續10天時間,天天赤腳站在冰冷的水地里,和大人一起插秧,彎著腰低著頭,左手拿秧苗,右手往地里插,從田頭插到地尾,才能歇一口氣,當時腰疼的都直不起來了,上了田頭的第1件事,是躺在田埂上,靠田埂梁撐著腰,舒展一些酸疼的腰背,減緩佝僂了一天腰的疲勞,現在想一想都覺得痛苦。

誰說不是呢,但那時候我們都熬過來了,大家都一樣。田偉和我們深有同感。

拴柱聽了哈哈一笑:現在不一樣了,村里有幾戶人家買了雙座插秧機,每逢插秧的時候,開著機器在水田里走,嘟嘟嘟嘟一開到底,再嘟嘟嘟嘟一路開回來,把自己的地插完了,再給別人插,雇傭機器的人交的插秧費就行了,人工插秧的時代早結束了,過去我們受的那些苦,再也不會有了。

一彎新月從東邊升起來,但月光掩不住繁星眨眼,兩邊黑魆魆模糊的稻田里響起一片蛙聲,有時癩蛤蟆就從他腳前跳過。一會啊月亮又藏在薄霧般的云后面,幾只小魚兒在腳邊有些發綠的水里游來游去。我們說話的聲音比較大,魚似乎是受到了驚嚇,小魚轉身就逃開了。抽了兩只煙,也沒有釣上一條魚。拴柱說別急,現在不如我們過去了,那時候魚多的很,現在撈魚釣魚的人多,魚子魚孫都快撈絕了。

他的這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在我們兒時,這個村莊里的人不會吃魚,當地沒有生姜等調料,魚做出來腥味很濃,大家都不愛吃,也不撈魚。但是那個時候魚多的很,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水池旁溝河邊,水上經常冒泡泡,魚在水里肆意游動,甚至跳離水面翻跟頭。每到秋末,池塘里的水快干的時候,淺淺的水面上聚著一群又一群的魚和泥鰍,家家戶戶用背簍背回來,剁碎了喂豬喂狗喂雞。我們小時候放牧,沒有錢買魚線魚竿,從榆樹上折下一根樹枝當魚竿,綁上粗粗的繩線,花一分錢買個魚鉤,掛上活的蚯蚓,一會兒時間就能夠釣好多魚,將整個魚身子糊泥巴,放在火塘里烤著吃,再配上“燎麥”,烤土豆,燒肚子,靠這些東西每天都能填飽肚子。

拴柱說:老林,你還記得小時候讓魚把你打到水里的事嗎?

我說記得,小時候放牧,我們倆下午來到一渠溝邊,當時黃河發水,渠里的水又混又濁,一條大魚被嗆的上了水溝邊,在淺水的草灘上張著大嘴一呼一吸的,當時是我先發現的,那條魚比我的鐮刀還長,看到這么大的魚,我高興的心都激動的咚咚咚跳了起來,今天可有好吃的了,我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溜了過去,到了跟前,一下子撲上去,雙手緊緊的按住了魚,那魚突然來了一個跳躍翻身,把我打到了渠溝里,魚也躍起翻進了水里,真應了那句古話,魚沒有吃上,惹了一身腥,還把我掉到了水溝里。

我還沒有講完,大家噗嗤的笑出了聲。王君說:魚憑水躍,魚在水里面的力道是很大的,你應當拿個棍子把它打昏了再抓。

我回答說:那時候放牧手里出了一把鐮刀之外,哪還有棍子,再說也擔心魚跑掉了,要趕快抓嘛。

王老師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不是應了古人那句話:心尖命窮。

我當時已經準備好了鐮刀,準備過去砍魚一刀,再抓它。你心急火燎的直奔過去,“打草驚蛇”,把到手的魚給丟了。

唉,反正魚沒抓住,又是從我手里溜走的,別人說啥我都沒法計較了。

我打岔說不說過去了,看咱們今天誰誰釣上魚。

正說著,拴柱的魚竿上鉤了,浮漂抖動,拴柱趕緊一拉,隨著一個美麗的弧線閃到空中,一條巴掌大的鯽魚拉了上來。

大家也跟著驚扎扎地喊:上鉤了,釣上了,好好好……

釣上第1條魚,鼓勵了大家,增加了信心,我們就坐下來,穩坐釣魚臺,等著魚上鉤。

置身于稻花飄香的曠野,蛙鳴陣陣,奏響了大自然的天籟之音;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家鄉夏天的夜晚,有點黑,極目遠眺著深邃的天空,繁星點點,一片璀燦又有點,這樣的星光在城市是看不到的。

夜寂靜,茫茫的月光下灑落一望無際的朦朧如夢的光澤,村莊偶爾有人家亮了燈,接著又關了燈,狗叫聲也是一聲兩聲低低的嗚咽著,近處蚊子在空中亂飛舞,湖面上一群群螢火蟲,提著燈,在曠野中悠然飄忽。

篝火燃了起來,有了光線,小魚又游了回來,把頭探到水面啄那點將要散開的白沫兒。我把魚線撒向魚游動的地方,小魚又驚慌的逃了,水紋慢慢平復下來,魚都不見了。

一陣陣風,帶著滿香和野花的芬芳,撲面而來。

這是真正的夜釣。

蛙鳴聲就藏在那田野的一波一波的綠浪里。忙兒時,我經常牽著羊,走在綠茸茸的田埂上,后來牽著一頭大騾子,在田間地頭放牧,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四周一片寂靜,只有蛙聲陪著我,長年久居喧囂的城市,晚上亮著燈,又似乎是白天,白天和晚上的界限已經不明顯了。城市的喧囂是聲音的來源太多了,除了聽不到鳥鳴蟲叫,四面八方全是聲音,施工場地的建筑噪音,汽車的奔馳聲,行人急匆匆的腳步聲,還有那happy的卡拉OK聲-……聲音太多了,太煩躁了,但還是感覺少了什么聲音,今夜突然又聽到了這熟悉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清涼的月光溫柔地灑了下來,一陣陣清涼的風拂面而來,整個人就融進了空寂,聽著這蛙聲蟲叫融合在一起,一種返璞歸真的了悟和放松,這回歸自然的至情至性的享受。

這也是我離開家后,第一次這樣認真地感受一個傍晚,

到了凌晨4點已經釣了一簍子魚,滿載而歸。

嗅著鄉村有別于城市的一種鄉土氣息;徜徉在這一片蛙聲里,我的腳步陡地悠然了起來,我的心境驀然如廣袤的大地曠野一樣空靈起來,我的疲倦的感覺感受似乎一下消失了,變得輕輕松松、平平淡淡、清清爽爽起來。不知不覺,整個身心融入了月夜,愜意而優雅,豁達而神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兰考县| 临城县| 屏边| 南丹县| 沧源| 芮城县| 滨州市| 类乌齐县| 金湖县| 囊谦县| 会昌县| 察雅县| 中江县| 乌兰察布市| 青河县| 扎兰屯市| 上林县| 筠连县| 芮城县| 文水县| 综艺| 横山县| 长沙市| 固镇县| 阿拉善盟| 新巴尔虎左旗| 洪洞县| 荥经县| 崇州市| 启东市| 鄂伦春自治旗| 竹北市| 兴业县| 甘南县| 宜兰市| 开化县| 基隆市| 秭归县| 兴安盟|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