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數字孿生系統的一般架構

2.3.1 一般架構設計

基于數字孿生的智能系統強調的是物理系統與虛擬系統的協調感知統一,所以基于數字孿生的智能系統最重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數字化的物理系統與虛擬系統的實時連接;另外就是實現數字孿生系統的智能計算模塊。本節將實時連接以及智能計算的模塊定義為“數字孿生引擎”,最終形成數字孿生系統的通用參考架構,包括物理實體、虛擬實體、數字孿生引擎和數字孿生服務四個部分,如圖2-15所示。

圖2-15 數字孿生系統的通用參考結構

1 物理實體(Physical Entity)

物理實體,是數字孿生所要映射的在物理空間實際存在的一個系統。數字孿生系統所包括的物理實體需要有數字化接口,能進行數據采集和信息映射。物理實體中的各個部分,通過物理連接或活動關系結合起來,其本身可以是一個CPS單元、CPS系統或CPS體系。

物理實體中各異構要素的全面互聯感知是構建數字孿生系統的前提和關鍵,智能感知的基礎在于泛在的數據采集,常見的數據來源包括各類聲光熱電力傳感器、條形碼、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腦/手環等智能終端、系統固有的機器/設備或者智能儀表、系統人員數據、企業的管理數據、本地/云端存儲的歷史可追溯數據等,數據傳輸方式通常有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無線藍牙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等。

物理實體信息感知的手段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類。直接手段是指物理實體本身帶有傳感器,能采集自身的數據;間接手段是通過物理實體外在的環境感知,間接獲取物理實體的運行狀態。例如,針對某些機械設備,其內置的溫度、振動等傳感器可以感知其運行狀態,而通過視頻、聲音等方式從外部環境采集設備信息,可以獲取其運行的外在表現狀態。這些外在傳感器的信息也是物理實體數據采集的一部分。

物理實體的另外一個功能是“精準執行”,即能接收虛擬實體、數字孿生引擎發送過來的指令,完成某些動作。依靠高速、低延遲、高穩定的數據傳輸協議,物理實體能及時接收虛擬系統仿真、分析、優化后的管控命令并精準執行,并將執行結果實時反饋給數字孿生體以進一步迭代優化。

借助互聯網、云計算、邊云協同等技術,物理實體各組成部分在空間維度上遠距離分布式協同控制成為可能,而不必將系統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物理實體可以具有分散化、社會化、協同化的特點。

簡而言之,為了支撐數字孿生系統的實施,物理實體需要具備數字化接入能力。從角色來看,物理實體是數字孿生系統的實現基礎,同時也是數字孿生系統最終所要優化的目標對象。

2 虛擬實體(Virtual Entity)

虛擬實體是物理實體對應在信息空間的數字模型,以及物理實體運行過程的相關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是物理對象的信息模型抽象,并且包括了一些物理實體運行過程的管理、控制等邏輯。

虛擬實體的模型是指在物理實體設計和運行過程中所構建的幾何模型、機理模型以及數據模型。這些模型可以看作是對物理實體的一個定義。對于一個工業產品來說,模型包括三維設計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制造工藝模型、運行過程的數據模型等。

由于當前的很多產品、系統本身就是一個CPS系統,因此,信息系統是物理實體運行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數控機床所包含的數控操作系統、數控程序,工廠和車間運行相關的ERP、PLM、MES等系統,這些信息系統是物理系統運行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物理實體在信息空間所對應的虛擬實體的一部分。

在數字孿生系統里面的虛擬實體,可以看成是物理實體在信息空間的一個數字化映射。在數字孿生技術出現之前,這些虛擬實體的組成部分就已經存在,并且在仿真分析、系統運行管控等方面已經開展豐富的應用。但是這些應用沒有充分發揮實時數據的作用,模型之間也沒有構建成系統化的聯系,因此是局部的、非系統化的“淺層數字映射”。

3 數字孿生引擎(Digital Twin Engine)

數字孿生引擎一方面是實現物理系統和虛擬系統實時連接同步的驅動引擎,另一方面是數字孿生系統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引擎核心,為用戶提供高級智能化服務。在數字孿生引擎的支持下,數字孿生系統才真正形成,實現虛實交互驅動以及提供各類數字孿生智能化服務,所以數字孿生引擎即是數字孿生系統的“心臟和大腦”。

如前文分析,數字孿生引擎從功能上來說主要包括交互驅動和智能計算。數字孿生應用通過構建擬實的界面,充分利用三維模型等來形象地展示計算和分析的結果,提高人機交互的水平。其智能計算是利用數據驅動模型進行仿真分析與預測,提供傳統虛擬實體應用所沒有的智能計算結果。

在數字孿生系統出現之前,虛擬實體已經包含了很多反映物理實體運行規律的模型,用來對物理實體進行模擬仿真,同時,虛擬實體中的信息系統也包括了很多物理實體運行過程所采集的數據;但是,這些模型和數據因為分屬不同的應用目的而開發,沒有很好地融合起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數字孿生就是解決傳統應用模型和數據分離的各自為政的問題,通過兩者的融合充分發揮協同作用。數字孿生引擎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完成模型和數據融合,包括相關的數據管理和模型管理功能。

4 數字孿生服務(Digital Twin Service)

數字孿生服務是指數字孿生系統向用戶各類應用系統提供的各類服務接口,是物理實體、虛擬實體在數字孿生引擎支持下提供的新一代應用服務,是數字孿生系統功能的體現。

物理實體和虛擬實體在沒有數字孿生引擎的支持下,能進行傳統意義上的系統運行,完成各自預定的功能。但是,數字孿生引擎能讓物理實體、虛擬實體融合在一起,形成數字孿生系統,具有原來物理實體和虛擬實體獨立運行所沒有的新的功能。一個完整的數字孿生系統包括服務接口支持,也就是功能接口,能讓數字孿生系統真正地為用戶所用。

數字孿生服務包括仿真服務、監控服務、分析服務和預測服務,同時,由于人機交互要求更高,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是數字孿生應用的重要形式,因此,數字孿生服務也包括對這些應用的服務接口支持。

數字孿生服務根據數字孿生系統的不同,具體實現內容也不同,其設計和實現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規模而不同,同時,隨著數字孿生系統的不斷進化,其服務內容也會不斷增加,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基于數字孿生服務,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可以開發不同的應用。數字孿生的應用部分可以是傳統信息系統的升級,部分是全新開發的應用。由于移動互聯、泛在計算的廣泛應用,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眼鏡等將是數字孿生應用的一個新的發力點,也是提供給用戶沉浸體驗的新手段。

綜合上述內容,一個數字孿生系統各個部分的組成結構如圖2-16所示。

圖2-16 數字孿生系統組成結構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溧水县| 伊宁县| 垦利县| 眉山市| 汾阳市| 通州区| 浏阳市| 东阿县| 前郭尔| 咸宁市| 梁山县| 永清县| 平谷区| 平阳县| 奇台县| 陕西省| 万安县| 榆树市| 元谋县| 科技| 嵩明县| 澄迈县| 固安县| 湘阴县| 建宁县| 松潘县| 定安县| 渭源县| 贵阳市| 临洮县| 定西市| 疏附县| 南漳县| 安顺市| 利辛县| 赤峰市| 南京市| 德惠市| 宁化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