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乾坤功,全名先天八卦乾坤功,乃是黃帝姬軒轅鉆研河圖二十年,明悟陰陽八卦之理后所創造出來的神魔級武學。其武學運用融合陰陽乾坤之力,吸納天地之罡氣為己用,掌馭天地,劃分陰陽,剛柔并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某處無名山峰的密林中,陳胤云盤膝而坐,雙眼微閉,身體周遭一剛一柔兩股罡氣環繞著,兩者猶如太極龍蛇,時而碰撞糾纏時而分開追逐,厚重沉著如大地,綿柔縹緲如云煙。
正是由先天乾坤功的內勁,乾坤罡氣所運轉的乾坤七絕第一絕,乾坤無定與乾坤無量,屬于罡氣的剛柔變化之道。
剎那間,陳胤云突然睜開雙眼,剛柔罡氣再次合一化作了乾坤罡氣匯聚于他的右掌之中,一掌拍出,猶如是千萬掌力齊出,掀起了極為狂暴的氣浪,大地轟鳴顫動,樹木垮塌,赫然便是乾坤七絕第二絕,震驚百里。
下一刻,氣浪止風波停,陳胤云身體氣息轉為灼熱,罡氣形成的火焰開始其跳動著,周遭的空氣在罡氣火焰所散發出的高溫之下微微扭曲起來,仿若是天火降世焚化一切的邪惡一般,正是乾坤七絕第三絕,天火燎原。
接著陳胤云雙掌擺動,罡氣流轉,陰陽轉換,衍化出了八卦,原本灼熱的火焰化作了刺骨的陰寒之氣,以他為核心,周圍的地面瞬間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冰霜,森寒刺骨。
這便是乾坤七絕第四絕,天道循環,也是陳胤云這三個月苦修的成果之一,以他目前的功力,所能施展出來的先天乾坤功最強一擊了,除此之外,他還成功掌握了刀劍并用的技藝,天晶劍訣光電火風前四式劍訣,紫雷七擊的前四招,以及渾天寶鑒第二層玫霞蕩。
渾天寶鑒第一層白云煙的效果是蒸煙灼熱沸騰,彌漫如瘴,蔽人眼目,擾亂敵人,第二層玫霞蕩則是霞氣圍卷旋轉,繞蕩卸力,四兩撥千斤,挪移來增強攻擊力。
從上次在西湖擊殺了采花大盜,又剿滅了一伙強人,增加了不少任務進度之后,陳胤云便尋了一處深山老林,開始勤修苦練起自己所獲得的神功絕學,將資源底蘊轉變為自己的實際戰斗力。
“這就是我目前功力所能達到的極限嗎?接下來道路便是調整好自己的內天地,尋覓與外天地共鳴最強的狀態,達到天人合一。
然后便是思考出最鍥和自身的內景,調整內天地,等到調整完畢,即能返璞歸真,堪比完美半步外景,與之相比僅僅勾動天地之力,與對法理的掌控相差一些。
這樣便有一步登天的基礎,一步登天打開生死關,架天地橋后,緊接著內外天地交匯,突破外景,踏入真正的高手行列。”
乾坤罡氣再次轉為八九玄功真氣,回歸到陳胤云的丹田之中,經過片刻調息后,他才停止運功,開始思索起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論起實力來的話,身負多項神功絕學傳承的他,比起二代元始天尊孟奇同境界時,已經強上非常多了,雖然在戰斗經驗方面,可能要遜色于他。
但是有著神秘輪盤這個多功能外掛,他所獲得這樣的成就,卻顯得有些不起眼了,至少,他對于目前自己的實力還不夠滿意,一世法的下一步是天人合一,尋找自己的內景道路,還需要不短的時間,遮天法沒有資源,進展緩慢,兩者都已經沒辦法快速提升他的實力了。
“呵,這神秘輪盤莫非有自己的意識,給我發布的任務,剛好便符合了我要求。那么看起來,我接下來得先去一趟四川樂山了,凌云窟血菩提。”
對于時間不夠多,但又急需在不影響自己根基情況下,快速增長實力的他來說,那可以選擇的道路便只有增強自己的功力,然后不斷戰斗來提升自己的戰斗經驗了。
而在風云世界里,增強功力的方法有很多,永久性的便有樂山大佛凌云窟中的血菩提,不過有可能會遇到火麒麟,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值得一試,而且凌云窟中還有傲寒六訣,十方無敵等武道絕學,可以來增長陳胤云的武道根基。
至于臨時性的增強功力方法,陳胤云還知道西湖雷鋒塔下有著神石所化作的盂缽,可以將自身實力提升20倍,還可以自由改變外型,不過神石盂缽不能擅動。
在西湖底下的深處,有著一處活躍著的巖漿口,巖漿口的正上方,有一處大約為五丈大小的洞,與西湖湖底直接聯通。
西湖的湖水從那處洞口傾泄而下,本來是會流入巖漿口的,但是由于在兩者中間的神石盂缽存在,才阻止了西湖湖水的傾瀉,神石盂缽在巖漿口和湖底洞口之間,散發出的神秘力量形成了一堵無形的氣墻,托住了湖水。
不然要是讓西湖的湖水流入巖漿口,勢必會沿著巖漿口流入更深的地殼中,地殼下滾燙的巖漿與湖水相遇后,會逐漸冷卻下來,接著大面積的巖漿冷卻下來,熱脹冷縮之下,極有可能引發地震海嘯等難以測度的天災,造成無數死傷。
所以留給陳胤云的選擇便只剩下了唯一一個了,那便是前往四川樂山大佛處,從凌云窟中采集血菩提服用,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功力,然后通過與江湖上的名門高手切磋,與邪魔外道廝殺,來增長自己的戰斗經驗,只要還剩一口氣,強化過后的神農尺,就能輕松將他恢復過來。
“不過,借此機會,我也要多收集一些武功秘籍,借此來豐富我的武道見聞,融入到我的八九玄功體系中,有助于我尋覓自己的內景道路,領悟自己的武學。”
雖然是打算先增強功力和增長戰斗經驗,來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但是陳胤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本法是一世法,所以他也打算在這段時間里,好好收集一下武功秘籍,豐富自己的見聞,讓自己可以更好地調整出完美的內天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