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前往鳳陽城造精鹽,兄弟兵戎相見
- 大明:開局朱元璋流落荒島
- 余秦唐
- 2142字
- 2022-06-13 17:21:31
“報,皇上,王爺。”
張玉下了船之后,大步走到湖灘邊,對著正在休息的朱元璋和朱棣施禮道:“我們的人登上了那荒島,見到了草屋、山洞!”
就在朱棣來了不久之后。
朱元璋就讓朱棣的人乘坐帆船朝著他們離開荒島的方向去探尋,看能不能回到那荒島上。
卻不想,這還真的可以從外面進入荒島。
“好!”
“此地設為重地,以后閑雜人等,不得入島!”
朱元璋聽到能夠回到島上,興奮不已。
這些都是能夠作為證明朱英為大明長孫的身份的最好作證,也是他們此番際遇的最好證據。
他起身,對朱棣和朱英道:“老四,大孫,走,咱一起回應天府。”
如今這應天府也不知道到底鬧成什么樣子。
朱元璋很清楚老二、老三還有太子一黨的習性,他失蹤這么些天。
就不信那些人一點兒動作都沒有。
朱英卻直言道:“老爺子,我們能不能晚一些回應天府?”
朱元璋看著朱英,疑惑道:“為何?”
朱英連忙回道:“老爺子,你忘了前天吃飯的時候,你不看上那精鹽了嗎?”
“我從書上看到,這鳳陽有鹽礦。”
“所以我想要嘗試一下,看能不能用書上的方法,提純出精鹽來。”
“到時候,真的有了這個法子,老爺子以后就有了吃不完的精鹽。”
朱元璋聽完,稍微沉思了一下,便直接對傅友德下令道:“友德,你帶著咱的口諭,就說,這該回去的要先回去,咱安然無恙,讓他們不必擔憂。”
說完之后,就上前拉著朱英的手,說道:“好,那就先去鳳陽城。”
“精鹽之事,關乎于大明的百姓生計。”
“大孫啊,你要是有法子弄出來很多精鹽,可算得上是一等功!”
朱英憨憨一笑,回道:“老爺子,我就是想要讓你開心,看你笑,我就很開心。”
朱元璋欣慰地拍著朱英的手。
而朱棣在后面,只覺得蕭瑟春風拂面,自己這好像是被拋棄了啊。
不過,他也是一個會察言觀色的人。
朱元璋這口諭,明顯是要讓老二和老三回到各自的封地,而自己怕是也要一樣了。
他一邊跟在朱元璋和朱英的身后,一邊想著,今后這路該怎么走。
眾人到了鳳陽城。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獲得精鹽制造法。”
朱英之所以選擇鳳陽,一個是因為這是選擇任務一,他很少選擇二。
別看這一次,兩個任務一樣。
但是總覺的這二里面,似乎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二個也是因為他多少也猜到一些,現在去應天府,那就是當著秦王、晉王、燕王以及朱允炆的面,宣布他大明長孫朱雄英的身份。
免不了要引起他們的敵視之心,還要應對那些大臣們。
而在鳳陽待上幾日,先弄出精鹽制造之法來,讓朱元璋高興,也能獲得一件大功勞。
畢竟紅薯、土豆、玉米這些高產農物,你就算是說破了天。
想要得到驗證,那也是明年。
而精鹽制造之法,是可以隨時獲得,并且能夠展示出來,讓大明從此之后可以產出大量的精鹽。
以前,他們是看著鹽礦而嘆息。
如今有了這個法子,大明也就可以增加一條產鹽的渠道,并且還是精鹽。
足以稱得上是天大的功勞。
有了這個功勞,有些人想要抨擊朱英的身份,那就要考量再三。
朱英先是讓人去準備工具,請了鳳陽最好的工匠,打造制作精鹽要用的裝備。
三天后,在朱元璋等人的見證下,開始制作精鹽。
說簡單,也很簡單。
說難,也稍微有一些難度。
因為這里面涉及到的知識點雖然簡單易懂,可是對于朱英這個穿越者來說,他早就還給了老師。
有了系統的精鹽制造之法以后,他也就記起來,并且非常熟練地制造出來精鹽。
“老爺子,你看。”
朱英提著一袋子精鹽,差不多有著五斤左右。
朱元璋伸手抓了一把,感覺非常細膩,關鍵是其色如白雪一樣。
旁邊的朱棣看了,也不禁感嘆。
十年未見的雄英確實和以前不一樣,僅僅是這精鹽制造之法,怕是已經能名傳百世。
朱英繼續(xù)解釋道:“老爺子,現在設備太少了,要是打造的設備多了,一天幾百斤,應該不成問題。”
這已經算是保守估計了。
如果能夠在這里建廠,再流水線作業(yè),一天千斤、萬斤都有可能。
朱元璋放下精鹽,“嗯,很不錯,有了這精鹽制造之法,以后大明的那些鹽礦也都能用上,百姓們吃鹽也就不會那么的麻煩。”
“大孫這是惠澤萬千百姓,功在千秋啊!”
相對于應天府的朝局,朱元璋顯然對于精鹽制造之法更為在意。
如今得到了這法子。
就算是那朝局真的出了大亂子,也是值得的。
畢竟,再大的亂子,只要是朱元璋回到了應天府,一切都能鎮(zhèn)壓和平息。
而精鹽之法關乎于大明能不能用上那些鹽礦,能不能有更多的精鹽可以吃。
……
應天府。
秦王住所。
朱樉已經收買了一下人,準備直接攻打晉王住所,掀了這桌子。
對方已經開始下毒了。
他豈能忍著。
“人可都可靠?”朱樉對鄧鐸問道。
一天多時間,他變賣了不少寶物,還讓人秘密從長安送來一些財寶,以及遣送不少戰(zhàn)士。
如今這些人已經混進了應天府,只要他一聲令下,就能夠直接起事。
朱樉打算先殺了朱棡,然后逼宮百官,直接登基。
至于太子一系,沒了藍玉、傅友德,剩下來的人,有些已經沉默,還有一些則是被拉攏了,只有李景隆幾位還忠心耿耿。
不過,等他登基之后,這些人也就不得不臣服。
鄧鐸躬身道:“王爺,都是可靠之人,不少亡命之徒,為了錢,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朱樉點頭,起身道:“走!”
夜黑風高。
往日里還算是熱鬧的應天府,今夜靜悄悄的。
不過一會兒。
一隊人馬出現,疾馳于夜色中。
“沖進去!”
朱樉揮手讓人沖進晉王朱棡的住所。
結果卻發(fā)現,里面空無一人。
“唰!”
突然,四周屋頂出現了不少人,這些人手持弓箭,瞄準了院內的朱樉等人。
走廊內、花苑中、一些廂房中,沖出來不少人。
“二哥,你意欲何為?”身材魁梧的朱棡從一廂房內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