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伏羲出世后,乾坤一直在暗中默默關注。有著前一世的經歷,乾坤對人族有幾分歸屬感。
只不過三皇五帝是天道安排好的,人族大興的基礎,乾坤作為道祖,不能也不想插手此事。
因此,乾坤只能悄然找到玄都,通過他來接觸未來的人皇伏羲。
“拜見乾坤道祖。”東夷部落外,正在靜修的玄都大法師,見到乾坤現身急忙行禮道。
“不需多禮,起來吧。”乾坤先喊玄都起來,又接著說:“你不必緊張,我這次前來是查看未來人皇的情況,人族是洪荒的主角,人皇事關人族大興,不容有失。”
乾坤的話并沒有緩解玄都大法師的緊張。玄都雖然是老子的親傳弟子,但也只是在老子的描述中見過鴻鈞、揚眉、乾坤三位道祖的畫像。
現在傳說中的乾坤道祖親自前來,雖然是觀察未來的人皇,但是玄都大法師還是十分緊張,生怕自己在乾坤道祖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啟稟乾坤道祖,人皇現在才出生,還在襁褓之中,徒孫打算待其五歲之后在教授其知識和法術,后續一直輔助其成為人族共主。”玄都緊張的說道。
對于玄都的回答,乾坤有一些不滿。作為一名修士,玄都一心求道,是合格的,但是作為老師,特別是未來人皇之師,玄都是不合格的。
見乾坤在一旁搖頭,玄都知道乾坤道祖對自己的回答不滿意,急忙說道:“還請乾坤道祖指教。”
乾坤也不客氣,直接說道:“首先,五歲開始傳授知識沒問題,但是法術就不用傳授,伏羲作為未來的人皇,他以后的大道不是修煉一途;其次,是他做人皇,不是你做人皇,如果你一直在旁輔佐他,人族只會認為他的一切都是你的功勞,怎么能認真拜服他。”
玄都聽后,有些不解的說道:“可是乾坤道祖,如果不輔佐他,又不教他法術,他不就和普通人族一樣,如何能成為人皇?”
“你呀,不要從修士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以為一切都是靠修為說話,治理人族不是依靠修為,治理洪荒也是如此。”說道這里,乾坤剎那間靈光一閃,抓住了提升的契機,修為從混元大羅圣人四重初階提升到了高階。
雖然只有兩小階,但是成圣后每一小階的提升都十分難得。這次教導玄都竟然有提升修為的契機,乾坤也是沒有想到,心里美滋滋。
當乾坤沉浸在修為提升的喜悅中,下首正在聽見的玄都聽見了乾坤的停頓,心里有幾分疑惑,但沒敢出聲,只能靜靜等待。
很快,乾坤就反應過來,繼續說道:“作為人皇,最重要的是帶領人族大興,人族不比巫妖兩族,個體實力弱小,只靠法術修煉的話是比不上巫妖兩族的,人族要想大興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也就是人族的人數必須多,我問你,現在制約人族人數的因素有哪些?”
“這徒孫不知?”玄都是一名修士,也只是一名修士,對于人族繁衍生息的問題,他是一點兒都不清楚。
乾坤對此也不惱怒,直接說出了答案:“制約人族數量的因素有很多,但現在最重要的是三個因素,分別是食物、繁衍、文字。”
“先說食物,不同于你我修士,人族都需要食物,現在人族的食物主要是來源于打獵和采摘野果,前者傷亡太大,很多時候付出許多結果獵物逃脫了,后者受制于季節,而且使用效果不佳。”
“要想解決食物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養殖野獸,將野獸的奶、蛋等和野獸自身的肉作為食物,來源就穩定了下來,另一方面可以在河中結網捕魚。”
乾坤一邊說,一邊用法術演示如何馴服野獸和結網捕魚。作為一名修士,這些事情都可以用法術演示,十分便利。
待玄都記住后,乾坤繼續說道:“在說繁衍,人族目前處于群婚階段,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不利于種族繁衍,應該效仿當初的西王母和東王公的天婚,倡導男婚女嫁,明確具體家庭。”
對于西王母和東王公的天婚,當時玄都雖然還未出世,沒有參加,但是作為西王母的大事,她的弟子們都十分清楚。在通過論道大會,玄都也是了解了不少。
“最后一點,就是文字,這個更加簡單,當初妖族創立時,鯤鵬老祖也曾創立妖文,因此被封為妖師,這次只不過是將妖族用的文字變為人族用的文字。”
乾坤說完后,又補充了一句:“我剛剛說的這些,你只需提點伏羲即可,不可待他做決定,須知他是未來人皇,你不是。”
“徒孫明白,多謝乾坤道祖指點。”玄都聽完后,向乾坤行禮道。
“你記住就好,我也不留了,你好生教導伏羲就好。”說罷,乾坤就返回了乾坤宮。
“恭送乾坤道祖。”玄都送走乾坤后,本想向自己的老師,太清圣人老子稟告一聲,乾坤道祖來過,但是又擔心引起乾坤道祖不快,只能作罷。
很快,伏羲就到了五歲,玄都也按期來到其身旁,開始教導伏羲一些簡單的知識,直到伏羲長到十三歲。
人族十三歲后,就要參與狩獵。伏羲雖然是未來的人族圣賢,不用狩獵,但是看著部落里的狩獵隊伍時常發生死傷,在加上族人經常吃不上飯,開始尋找起了解決食物短缺的方法。
這時,玄都悄悄將馴養野獸和結網捕魚的方法傳授給伏羲,伏羲明白后,傳授給族人,解決了族人食物短缺的問題。伏羲也因此受到了周圍部落的愛戴。
以前周圍部落雖然知道東夷部落有人名為伏羲,天生異象,被玄都大法師收為弟子,是未來的人族圣賢。但是這些都只是由于伏羲天生的影響,這次才感受到了伏羲真正的不凡之處。
隨后,當伏羲十八歲時,看到部落內的群婚現象,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十分不滿,想做出改變。玄都此時又提出了男娶女嫁的婚姻之法,伏羲聽后,又在部落內推廣,很快就傳到了周圍的部落。
當伏羲二十三歲時,已經成為了部落首領。但是他管理部落時,經常為沒有文字而苦惱,這時玄都又提點他文字的事情。對于文字,伏羲到沒有親自做,而是交給部落里的倉頡。很快倉頡就發明了文字,伏羲將其傳播到了整個部落。
當文字開始在附近的部落流傳時,伏羲已經二十四歲。此時人族眾多部落已經漸漸尊伏羲為人族共主。只不過,伏羲感覺自己的道還是沒有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