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熱鬧的節日
- 在貞觀當王爺的我一直擺爛
- 酸酸吃檸檬
- 2095字
- 2022-07-10 23:59:35
上元節是正月十五,算是官府休沐的最后一天。
整座城都在歡呼,攤主說著去找個難點的字謎,半天才回來。
“來,少爺,這可是老漢這最難的字謎了。”攤主拿來一個燈籠,這個燈籠造型就跟別的燈籠不一樣。
燈籠很美,有種古色古香的美。
不過李恪沒有過多關注燈籠,前幾天府里掛燈籠,他看了好多,興趣已經過去了。
李恪拿起燈籠下面的紙條,慢慢念道:“劉邦聞之則喜,劉備聞之則悲。”
李恪想了一會也沒有想到,是什么,是兵嗎?
“老丈,你這真是字謎嗎,”李恪懷疑地問攤主:“你莫要欺我。”
“哎呦,公子啊,我哪敢欺您啊,”攤主滿臉委屈:“這字謎有些難,謎底真的是一個字啊。”
“撲哧。”一旁的楊秀穎沒忍住笑出了聲。
李恪歪頭看向身側的楊秀穎:“看來夫人知道。”
“妾身心中已有答案,其實倒也簡單,只要夫君平日里多讀些書也能猜的出來。”楊秀穎掩嘴笑道。
是嗎?
李恪感覺自己前世讀的書也不少,他看向字謎,重新思考。
劉邦聞之則喜,劉邦起家方式和李家一樣,只有聽到敵人死了才高興。
可是劉備為什么悲啊,老祖宗的事情和他有什么關系?
李恪思考良久還是不得其解,這字謎的謎底到底是什么。
“要妾身來告訴夫君嗎?”楊秀穎接過燈籠,手指輕捏提著燈籠的竹竿。
楊秀穎輕聲揭露謎底:“這個字謎的謎底是‘翠’。”
“什么cui?”李恪還是很疑惑,沒有找到其中的關鍵點。
“羽卒‘翠’。”
羽卒“翠”?
李恪恍然大悟,劉邦最大的敵人是項羽,項羽卒,劉邦自然就喜了。
可是劉備為什么“聞之則悲”?
李恪問出自己的疑惑。
楊秀穎又是一陣忍不住地咯咯直笑:“劉備寬仁善良、重情重義,如果他聽說了項羽的故事,一定會心中悲傷的。”
啊,是這樣嗎,李恪本來茅塞頓開,一下子又被堵住。
劉備聽了項羽的故事就會傷心,實屬難蚌。
這時攤主也正好過來,聽了楊秀穎對李恪的解釋,夸贊道:“這位小娘子真是聰慧。”
攤主回去拿了小禮物,送到李恪手中。
免費猜燈謎,猜對了就送小禮物,看似是虧本生意,其實不然。
攤主的背后是個酒樓,猜燈謎是酒樓做的活動。
其他酒樓前應該也是如此,上元節的齊州城就是熱鬧。
將燈籠還給攤主,李恪拉起楊秀穎向前走。旌旗接連不斷,幾乎遮蔽了整條寬巷上空。除夕剛掛上門楣的桃符還未摘下,旁邊又多了幾盞造型各異的花燈竹架。
嘩啦啦,嘩啦啦。
前面傳來嘈雜的聲音。
向前擠進去一看,很大的一片空地上有幾個大獅子在舞動。
這么早就有舞獅了嗎,李恪也不太清楚舞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不過看眼前的舞獅人嫻熟的動作,舞獅技藝似乎已經經過了長期的發展,變得非常成熟。
“好!”
四周忽然傳來一陣喝彩聲。
抬眼看去,是舞獅人在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好!”
李恪也跟著喝彩,實在太精彩了。
前世他是不喜歡看這些的,但是現在娛樂節目實在太少,猛然間看到這樣的舞獅,感覺非常精彩。
“給我賞。”李恪對尚羽喊道。
尚羽和侍衛雖然沒有貼身保護李恪和楊秀穎,但離的不遠。
聽到李恪的聲音后,打開腰間承露囊,從里面掏出兩塊分量不輕的銀子,扔給舞獅人:“拿好,我家少爺賞你們的。”
舞獅的一般都是戲班子,很快就有人出來撿起銀子,感恩戴德。
接著向前走,全都是雜耍表演。
口中噴火、腹中吞劍,還有胸口碎大石,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李恪看著覺得樂呵就直接讓尚羽打賞,一條街過去,今夜都有富公子豪擲千金看雜耍的傳說。
反正李恪不缺錢,心里高興,隨便扔著玩,給戲子們打上打賞。
戲子們眼里的巨額打賞,在李恪眼里根本不值錢。
“嘿,哈!嘿,哈!”
拐了幾條巷子,前面又傳來整齊的嘿哈聲,一般有這種大聲音的就是有了什么活動。
前面人群圍成了一個好大的圓圈,李恪本想擠進去,不過看到一旁的酒樓,就去酒樓靠窗找了個位置坐下。
原來圓圈里面是在拔河,李恪沒想到還能看到這項運動。
不過想來也不奇怪,畢竟拔河這項運動簡單又有趣,古人想不到這項活動才奇怪。
中間是四五丈長的大麻繩,兩頭分系小繩數百條,人們分二隊,兩鉤齊挽,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好不熱鬧。
不過拔河這項運動還是比較單調,看了幾場之后就沒有意思了。
圍觀的百姓也是,不時有人離開,又不時有人來圍觀。
可謂是“不會有人時時看,但是時時有人看”。
逛著逛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小清河,小清河是齊州城有名的高端煙花之地。
按照慣例,今天應該是舉行詩會的時候。
反正一有個什么節,就舉行個詩會,文人騷客們聚在這煙花之地交流交流。
交流累了,有錢的、或者有才的,就正好在這休息休息。
“夫君,我們去游舫走走?”楊秀穎此時挽著李恪問道。
李恪很驚訝:“那里可是問花尋柳之地。”
“妾身知道啊,”楊秀穎笑笑:“夫君早就想去了吧。”
“哪有,怎么可能,”李恪連忙否認:“你不要瞎說。”
不過既然楊秀穎都提出了,李恪還是帶著她向游舫走去。
小清河上游舫有數艘,李恪朝最大的游舫走去。
今晚游舫上表演眾多,一路上還能欣賞整個秦淮河的燈市夜景,
此時一個個最主要的節目才剛剛開始,有些詩會將今晚的好詩寫出來掛到舫外,沿岸的路人都可以看到。
李恪登船不久,原本停靠在小清河最為熱鬧街道邊的游舫駛離岸邊,一首首的詩詞從各個聚會上傳出來,在城市各處傳揚,滿城燈火與笙歌中,年味的氣息也變得愈發濃厚了起來。
此時李恪還和楊秀穎在游廊上看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