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常識六書:給孩子的國學常識
- 李異鳴主編
- 808字
- 2025-03-24 18:22:33
西晉
西晉(265年—317年)。晉朝皇族的源頭為河內司馬氏,在曹魏時代已世代為官。皇族中的司馬懿極具政治及軍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漢北伐及平定遼東,是魏國的重臣。司馬懿去世后,其子司馬師及司馬昭進一步鞏固了司馬氏的權勢。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奪皇位,改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吳主孫皓投降,吳國滅亡,西晉統一天下。
司馬氏執政后,開始誅殺異己,分封宗室,這使得西晉開國功臣中少有德才兼備的人物,多碌碌無為之輩。當時的社會風氣很不好,貪污、奢靡成風。著名的石崇、王愷斗富就發生在晉武帝當政時期。西晉建立后,為了避免權臣專政及地方割據,武帝開始裁撤州郡守兵,封賞諸王,令地方宗室的權力大增。與此同時,邊境的胡人開始遷入中原。這些胡族內遷后,不時受漢官欺壓或歧視,內心非常不滿,叛亂的事時有發生。大臣郭欽、江統等人以“徙戎論”勸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外族徙遷回原住地,但沒有被采納,為日后“五胡亂華”埋下了隱患。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由于惠帝智商低下,皇后賈南風趁機干政。晉王室愈發衰微。300年,太子司馬遹被廢。趙王司馬倫采孫秀計,挑撥賈后殺掉太子。而后,趙王倫聯合齊王司馬冏以替太子報仇為由發兵去除賈后及其黨羽,趙王倫專政。從趙王倫始,齊王冏、河間王颙、成都王穎、常山王(后封長沙王)乂、東海王越、豫章王熾等為了爭權開始不停作亂。到306年,東海王攻入長安;河間王颙和成都王穎敗走,最后被殺。東海王迎惠帝還洛陽。惠帝后來被毒死,豫章王司馬熾繼位,即晉懷帝,由東海王專政。八王之亂至此結束。
八王之亂期間,司馬氏在地方上的影響頓減,地方勢力不斷膨脹,外族陸續叛變獨立。李成與漢趙都先后自立。晉王室面臨著覆亡的危機。313年,晉懷帝被殺,愍帝于長安繼位。漢趙開始發兵進攻西晉。316年,晉愍帝投降,最后被殺,西晉滅亡。此后,匈奴、氐、羯、鮮卑及羌等族,陸陸續續在北方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