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3章 103【魏進忠上疏減稅】

魏進忠聽了趙喬年的請求并沒當即表態(tài),而是默然了良久。

趙喬年說完就端起茶盞喝著茶,似乎胸有成竹,而那些百姓則眼巴巴地看著魏進忠,一臉的期待。

之前,魏進忠因為黃克纘的彈劾,他雖惱怒,但一時半會還沒想到對策。不過此時,聽了趙喬年的話之后,腦海里漸漸有了主意,再結合那徐上海的話……

很快,他開口道:“趙知府,俺也曉得山東百姓的難處……這么給你說吧,行蠲免與否俺也做不了主,但是呢,稍后俺會上疏皇上,將百姓的訴求一一說明,至于行與不行,自有皇上定奪。”

魏進忠轉而又想一事:“對了,正好俺也問問趙知府,除了正賦,山東一年的均徭役折銀大概是多少?”

“回魏總爺的話,山東六府一百零四州縣,原額里社六千三百有奇,山東一年均徭力銀二差銀共六十余萬兩。”

“那西三府和東三府分別又是多少?”

趙喬年遲疑了一下,還是回道:“因為西三府的里社與東三府的里社數差不多,皆是三千余,只是州縣數東三府少于西三府。西邊每年辦納徭銀約四十五萬兩,而東三府是一十五萬兩。”

“哦?”魏進忠不解,“里丁既同,為何差銀懸殊如此之大?”

趙喬年想了一下:“想是東三府疲弊,道路不通,土地舄鹵,不如西三府能植棉種稻,所以……”

“哦……也是,”魏進忠點點頭,似乎懂了他的意思。就好比此次征收花稅,王記的收購價說是近十年來最高的一次,棉農自然歡喜,他們今年手里多少會寬裕一些,應付朝廷賦役也會從容一些。其實對衙門來講也有好處,百姓少欠衙門逋賦,那么當官的這一年考核就算過關一半。但是對東三府的百姓來說,估計就要難一些。

魏進忠因心里有了主意,急于回后院找人商量,于是又道:“趙知府,情況俺基本了解了,之后俺會上疏皇上,將三府的情況一一說明,也會盡力為你們爭取一些蠲免。然后嘛,今日你們也辛苦了,要不就先這樣?俺還有些事情要做。”

“是是,”趙喬年見機起身,“冒昧登門拜訪,是喬年的錯,但在此,喬年還是替青州的百姓向魏總爺道聲多謝!”說罷,又退后一步,再行大禮,那些百姓也紛紛起身,跟著跪下磕頭,口中不停稱謝。

魏進忠一見伸手虛扶一把,笑瞇瞇說道:“呵呵,起來吧起來吧,諸位都無需多禮啊……”

他三言兩語便端茶送客,趙喬年又帶著百姓千恩萬謝,這才告辭離開。

待趙喬年一行人離開,魏進忠就急匆匆的返回后院,邊走,邊還讓隨從趕緊找劉時敏和賈家兄弟過來。

一炷香后,幾人已在后院北屋的西次間里,這西次間原本是會客之所,后被魏進忠改成了書房。

書房里,文房用具一應俱全,尤其那些書,全是他花了大價錢,搬空了即墨城里最大的一家書齋。大到書架、書案,小到筆墨紙硯,全部給搬了來。

徐光啟正興致勃勃的翻閱那些藏書,他是不請自來。魏進忠一進書房就瞅見他,只是沒開腔,算是默認。坐下之后,又看了看這幾個自己人,思索一下便說道:“方才趙知府帶了青州百姓來給俺送萬民傘,感謝俺出手搭救吳宗堯。”

幾人一聽就笑了,徐光啟驚訝道:“魏爺威武啊!沒想到吳縣令竟是您魏爺出手相救的,在下佩服!”

“哼,”魏進忠輕輕一哼,睨著他,臉上有一閃而過的得意,但很快又恢復平常,“說這頭,莫扯遠了。”

他咳嗽兩聲又接著說:“諸位也知道,山東巡撫彈劾俺,說俺匿了花稅……俺呢,本打算上疏申辯一下,但剛才見了青州知府后,又改主意了,俺打算為那些百姓做些啥。不過又問過趙知府,東三府大概一個賦役情況,呃……你們也給給意見。”

“師弟想行蠲免之法?”劉時敏問道。

“有這打算,不過俺聽趙知府的意思,感覺東三府賦役比西三府低很多,要是就這樣上疏請蠲免的話,估計有些難。”

徐光啟道:“要說東西賦役之比,東比西低太多了。”

“徐上海,怎么說?”魏進忠問他。

“其實很久以來,東西的矛盾主要就是養(yǎng)馬、河夫之爭。西三府養(yǎng)馬的負擔比河南都重,何況土地貧瘠的東三府。山東地區(qū)養(yǎng)馬是按人丁分配,舉個弘治六年的例子,河南加山東等養(yǎng)馬州縣,各論人丁,共該人丁四十三萬八千余。而山東養(yǎng)種馬三萬多匹,河南只有二千七百余,按照五丁養(yǎng)一馬,十丁養(yǎng)一騾馬來算,當時山東養(yǎng)馬人丁就有四十余萬丁。”

“這四十余萬丁,濟南府所占一半,其次是兗州、東昌。馬役涉及人口之廣,基本就是每十一丁人口中就有一人要承擔馬役。反觀東三府,雖說是從公分派,但實際是通融了的。大概理由就是青登萊臨海,加之易州山廠的柴夫之役繁重,最后就免了東三府的馬役,爭執(zhí)便由此而來。”

“哦,原來如此。”

“還一個是河夫之爭,漕河在山東境內的是衛(wèi)漕和閘漕,其中閘漕夫役猶重,什么閘夫、溜夫、壩夫、淺夫、泉夫、撈淺夫等等。夫役之設,止于近河而不及于近海者,而東邊軍灶又半于民戶,早有人就說過——山東沿海二十四衛(wèi),遞年修城之夫不知幾千萬,此役又是西邊之所無,可分之于西乎?所以河夫之爭大概就源于此。”

“當然除了這兩樣,還有力役之爭就不多說了,總之魏總爺您要明白這其中的利弊權衡,才好上疏,否則,嗯……有可能到頭來好心落埋怨。”

魏進忠聞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直呼萬幸萬幸。幸虧先問過一嘴,否則冒冒然上疏,真得吃力不討好了,他才不干這種事。

“徐上海,那你說這事俺該怎么做?”

徐光啟笑笑,又反問:“魏爺可想組建自己的船隊?要是想,那登州知府的建議就不錯。”

魏進忠認真想了想:“你意思是減免礦稅開始?”

“山東六府皆有礦洞,免去包采、包稅,然后西邊三府可調為官家二成,地方一成,其余則出資人和礦夫所得;東邊三府嘛,同樣官家兩成,一成用于船廠,其他不變。這樣想來各方都能接受,魏總爺您可以考慮一下。”

“至于賦役,其實朝廷早有明旨,就是四明相公所提的墾田山東疏,三年前就下了旨,如今只需按照執(zhí)行就行。”

“怎么個執(zhí)行?”

“東邊三府的新籍之民正賦照繳,再免三年均徭役。至于西邊三府,不如多鼓勵植棉,棉花種于春末,播種前還有半個月的曬種,同時還要整地造墑,如今已十二月,算來也不過四十來天就要開始準備新一年的播種。再說,植棉增加,花稅不也收的更多?我這法子您覺如何?”

魏進忠心里是相信徐光啟這番話的,沉吟片刻,遂道:“不錯,俺覺得行。”

船隊他是已打算好了的,官出十之三,民出十之七,他是準備把他老家兄弟找來,替他來投這七成,目前他手里的銀兩足夠投個十艘八艘。當然,賈兄弟的建議他也準備采納。

魏進忠拿定主意后,又吩咐劉時敏開始草擬奏疏,依然他口授,劉時敏記錄。整了老半天,中間屢次修改,終于定了稿,然后再找公文紙謄寫一遍。

奏疏擬好,交給賈艾很快便發(fā)了出去。

————

魏進忠的奏疏隨錦衣衛(wèi)的快馬很快到了京城,跟著又送進宮里,在文書房轉了一圈之后,就呈到了朱翊鈞面前。

朱翊鈞覽過之后,吩咐人把陳矩找來。

“陳矩,你看看,怎樣?”

陳矩接過奏疏,只看一眼便知這字是若愚寫的,但通篇的寫作卻是令他不忍卒讀。而且篇幅不短,但還是很有耐心地讀完。

讀完之后,陳矩心里嘆息一聲,其實魏進忠對于他而言,用心不及劉時敏,當初陛下執(zhí)意要派遣他代替陳增,他還為此日夜憂心了好一陣。但魏進忠的表現,說實在的,他基本沒有可指摘的地方,除了山東巡撫的彈劾。

“進忠作為臣的人,對于他在山東的所作所為,臣可以給他評個中上。”

朱翊鈞背靠著椅子,頭搭在椅搭腦上,聞言笑了笑:“你這評價不低啊。”

“是,其實臣當初也很擔心,擔心他給陛下惹麻煩,不過好在傻子不傻,辦的事似乎也可以。”

“哈哈,”朱翊鈞頓時大笑起來,“你這么一說,朕倒想起第一次見他時,他竟像個大蛤蟆,哈哈哈……”

陳矩有些汗顏:“是臣教導無方,讓陛下笑話了。”

“朕看他還行,”朱翊鈞依舊笑著說,“好吧,說說他這份奏疏,你覺得如何?”

“鼓勵植棉,臣以為可以,只是山東近年多災,栽桑植棉外,再能兼顧種稻就更好了。”

“那么總督海防道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柳河县| 阜新| 华池县| 兰坪| 商城县| 博野县| 宜宾市| 娄烦县| 高陵县| 武强县| 宁夏| 丰镇市| 株洲县| 乐昌市| 金乡县| 万安县| 柳河县| 伊吾县| 百色市| 武宣县| 屏南县| 石河子市| 江达县| 宜君县| 黑龙江省| 类乌齐县| 郯城县| 天祝| 南城县| 陇南市| 镇江市| 正安县| 忻州市| 古田县| 灵川县| 三都| 济阳县| 砚山县| 古浪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