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超突變模式

每一次突變,都是一次大篩選,現在的魃蟲數量,雖然走到了第四步,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數量,只有五百萬只了。

五百萬只,看上去很多,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指甲縫里,細菌的量。

而這是在一個星球上,一個微生物的所有種群量。

而且,魃蟲依舊繼承著始蟲的繁殖方式,雙RNA成串繁殖。

所以,滅亡幾率,很大。

至少要等它繁衍生息一段時間。

以現在的數量,沒辦法進行第三次突變了。

再來一次萬分之一的篩選,加上其不穩定的配對方式,那就絕種了。

只要它們稍微的被打散到大一點的空間,沒有足夠的RNA密度,它們就會面臨滅絕。

沒有同類,假死一萬年,也是孤獨終老的結局。

現在,始蟲的繁殖方式,是個大問題。

不是二分裂,而是RNA配對,這樣注定了其數量起不來。

以現在的種群數量,已經無法承受第三次突變,只能等它們繁殖到一定數量。

吳穹打開先看看進化方向,為后續做準備。

普通突變類型(1級)。

【普通突變模式1:沖鋒】

尾部的鞭毛變粗變長,擁有輕度打水能力,可在淺水處進行一次上岸沖鋒。

【普通突變模式2:光合反應】

光合酶反應,吸收光能,最大程度降低陽光作用。

【普通突變模式3:駝峰膜】

細胞膜在水分充足情況下吸水增厚,在水分缺少情況下水解,擁有儲備水量,讓生物個體擁有更大干旱環境適應力。

......

【強突變模式1:眼點】

多根鞭毛末端糾纏成小點感光觸須,并向細胞膜內凹陷,形成感光眼點。

【強突變模式2:尾翼】

尾部鞭毛糾纏為單翼,為沖鋒的進化形態,可在淺水處進行多次上岸沖鋒。

【強突變模式3:吞殺】

細胞膜內陷,在必要情況下,吞噬尚有水分的其他魃蟲。

......

【超突變模式1:鏡面】

確認個體并非真核生物,進化概率過低,無法改造。

【超突變模式2:纖并】

確認個體非真核生物,進化概率過低,無法改造。

【超突變模式3:斷生】

確認個體非真核生物,進化概率過低,無法改造。

......

【超凡模式:暫無】

......

超突變模式,出現了!

吳穹第一眼,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魃蟲才進化了兩步,就出現超突變模式?

這種速度在生物歷史上,已經是極其快速的了。

畢竟,它還只是個原核生物。

只是現在,有一道大山,擋在了前面。

魃蟲,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

吳穹不奇怪。

真核生物,是必經之路。

這一步,就算超突變模式不提醒自己,自己也是必走這一步。

如果說原核生物是打獵型種族,風吹雨淋,下一頓全靠隨機獵物,那真核生物就是種田部落,可以穩定創收,穩定存活。

真核生物體內的細胞核包裹了全部的遺傳物質,可以穩定的有絲分裂或者無絲分裂,產生下一代,只要環境適應,祖傳染色體,怎么弄都不會丟。

體內的優秀基因,也可以穩定的遺傳,進化了20步,30步的基因,還可以一直穩步攀登,兒子為什么帥,爹的模子在那里。

而始蟲這樣的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遺傳物質是游離狀態,就算進化到了40,50,甚至是超凡生物,一個運氣不好,來一場大的洋流運動,所有的RNA隔海相望,說無就無了。

這樣一來,再好基因直接絕后,1+1+1的積木好不容易搭到五十層,洋流一拍,全部拜拜。

為了驗證心中所想,吳穹選中了一塊區域,大手一揮。

腦海里,參數調節軟件在該區域形成了一個小型龍卷風場,吳穹將風力調節到11級風,將一部分多足類的始蟲直接吹散。

被打散的這些家伙,因為找不到配對RNA,過了十幾代,整個種群數量,直接銳減了好幾倍。

可以想見,它們接下來的命運。

吳穹的意識,回到了初葉星的上空,若有所思。

這個RNA雙聯合的繁殖方式,完全不行!

之前吳穹的所有提高種群繁殖的措施,只是想治標,想盡量攀進化樹。

得益于初葉星初始環境的優勢,死亡率低,基本沒有惡劣環境,生命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蓬勃發展。

而如今,為了快速進化,始蟲的繁殖模式,已經滿足不了需求。

而擺在面前的最好選項,就是真核進化。

真核細胞的繁殖,是二分裂方式。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是以指數方式不斷增殖的。

而且,根本就不需要其他的RNA聯合配對,對于聚合性,也沒了要求,相對于始蟲,那絕對是質的提升。

在遺傳方面,自己要治本了。

真核生物,就是進化路上的根本。

吳穹被這個超突變敲打了一下,最終下定了這個決心。

地球上的原核生物發展到真核生物,用了15億年。

自己不可能干等十五年,必須要主動做點什么。

真核生物,唉!

還是要走這一遭啊!

吳穹心里發苦。

之前自己并不是沒想過。

只是當時想想后,就直接放在一旁了。

一是覺得也不急,畢竟始蟲這個發展速率,早期來看也還算可以。

其二,最主要原因,是這個真核體,屬于深層改動,需要進化的位點是在太多了。

極其復雜。

709個位點,有425個位點是關于RNA的優化,相對于外在的進化方向,這些都是標準的底層代碼。

蛋白質,轉基因,合成酶,和各種刺激點,還有PN53的分子顯化,觸形位移。

在從位點23到594上面,多達12700個普通突變,密密麻麻的排布著:

突變1:RNA脫氧基的延續性表達。

突變2:組蛋白八聚體結構的逆轉錄旋轉角度。

突變3:細胞內凹點位的電位差和鹽分濃度提升。

......

突變12073:非編碼鏈的極性方向的3-5轉錄酶優化。

......

吳穹當時隨便看了幾個,頭都三鹿了。

開始還以為造物應該不難,還質疑七百多個基因,可能絕大部分都不會有到,自己只要操作幾個就好了,很簡單嘛。

現在,報應來了。

活著,真難。

造物是艱難的,人體基因庫運行這么多年,全世界的70億人里面的生物科學家耗費一輩子的精力撲在上面,想要完成,都需要一百年。

這還只是人類,三萬個基因。

如今,面對的是始蟲四百多個需要改造的基因,一萬多個突變方向。

感同身受了一番后,吳穹的意識,從初葉星脫離出來。

為了這些絢麗多彩的文明,為了自己這條命,這個骨頭,再硬也得啃啊!

吳穹咬咬牙。

現在,他暫緩了魃蟲的突變和強突變。

既然自己確認了質變方向,確認了更好的路,那就暫時讓魃蟲繁衍一段時間,增加其數量。

生命演化這顆大樹,剛開始必須要讓筆直的生長,如果一開始就歪了,后期再矯正,就難了。

吳穹下了決心,攻克真核突變這項關卡。

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突變類型怎么分配。

是組蛋白分配的多一些,還是聚合酶的旋轉位置更關鍵一些,還是說,脫氧核糖的逆轉錄表達更像是人類最初的進化基因庫。

這些,是吳穹目前最頭疼的問題。

趨光性,趨水性這種外在習性,平均分配一點,影響并不大。

就像一輛汽車的顏色,外型這種,好一點差一點,有沒有尾翼,都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但是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可是細胞的核心,就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

里面的缸體冷熱,材料調配,零散部件的高精密配合,甚至到工人擰一顆螺釘的力矩,每一個參數,都是需要極其嚴格的論證的。

一個不準確,就熄火拋錨,甚至是發動機損毀。

像之前那樣莽起來搞一波,是不行的。

時代變了。

吳穹印象里,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是有密碼的。

這12700個突變方向,好多關鍵詞自己都從未見過,那就是說明,這些突變進化,在生命長河中,并沒有采用,而是廢棄或者直接消失了。

一般來說,以地球為參考,一次進化的突變基因數量最多為8%,所以,這次的400個基因突變數量應該不會多,是30個以下。

然后這30個基因,每一個最終都只能存在一個突變方向,所以就是30個突變方向。

但是,這些專業名詞太駁雜了,吳穹根本不知道是哪30個突變方向?

現在,相當于從這一萬多個拼圖里,選出30個小拼圖,這30個小拼圖,剛剛能再拼成一個細胞核。

這就是真核生物的造物密碼。

只有擁有了細胞核,才算是真核生物,才有了二分裂的穩定遺傳,才擁有指數級別的增殖方式。

吳穹嘆了口氣。

真羨慕那些飛天小說里的神仙啊,銀針一扎,癌癥全無,手一揮,遠古巨物就形成了。

反觀自己這種,完全是赤裸裸的學術研究啊!

算了,心態放輕松一點,好好想辦法,至少目前,自己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吳穹腦子急轉,確定了接下來了計劃。

先走第一條。

吳穹掏出手機,打開通訊錄。

"學妹啊,最近在忙啥呢?"

"哎呀,你說這話可就見外了,我可是一直關注你的,你看看朋友圈你的自拍,一天比一天漂亮。"

"哪有,最近不是在寧海那邊嘛,而且我這區區一介散修,配的上你這種內門天驕嗎。"

"瞧你這話說的,好了,說認真的,我最近有個研究項目,想請教你的那位博導老師,一些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封开县| 澎湖县| 焉耆| 济宁市| 昔阳县| 宜州市| 明溪县| 浦县| 抚远县| 乡城县| 芷江| 四平市| 绥滨县| 平邑县| 西峡县| 遂溪县| 凤冈县| 临泉县| 临湘市| 石首市| 安塞县| 江口县| 错那县| 麻栗坡县| 昭觉县| 合川市| 西安市| 勐海县| 鹤山市| 张家港市| 抚远县| 温泉县| 勃利县| 临城县| 威海市| 大厂| 汶上县| 甘孜县| 康平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