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霜落飄飖,鴉棲無巢。毛羽單薄,雌伏雄號。

——《短歌行》

唐氏兄弟長成少年,婚配的問題馬上產生了。這方面的文字資料是極為缺乏的,我們只知道伯虎大約十九歲時娶妻徐氏,其弟子重,娶妻姚氏。由于其時伯虎已入府學,并且受到吳中諸耆舊的推重和游譽,婚配當然脫離了商界。徐氏是徐廷端的次女,出身讀書人家。伯虎婚后的生活是和諧的。《唐伯虎全集》卷一中有《失題》一首,中有句云:“夫妻八尺床,風雨一雙屩。于人無忮求,于世無乞索。”我以為就是敘說他與徐氏的婚后生活的。清寒貧苦而甘為淡泊,人丁缺乏而相濡以沫,所以詩的末尾說:“君能知此趣,吾詩所以作。”

然而好景不長,令人“悵悵”的青春時代剛剛過去,溫暖安定的婚姻生活剛剛開始,死亡的陰影就籠罩著寒素的唐家。先是久病的父親唐廣德去世了。臨終之時,唐廣德還對年幼聰慧的小女兒放心不下。作為長子,而且是府學生員,唐伯虎須擔當起家事的重擔。他自己說:“邇來多故,營喪辦棺,備歷艱難,扶攜窘厄。”(《祭妹文》)這中間有精力上的困倦,也有經濟上的窘迫。

既然命運將唐伯虎推到了家長的位置,他也就打點精神,勉力為之。在自己因操勞過度,大病了一場之后,他主辦了小妹的婚事。

然而,妹妹的出嫁似乎沒有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福祉。接著,伯虎的母親去世了。

再接著,出嫁的妹妹偏偏遇上了不善良的丈夫,心情抑郁苦悶,加上身子本來就單薄多病,不久就死去了。對于小妹的死,伯虎是很悲傷的,他寫了一篇情深意摯的《祭妹文》,一抒自己的“支臂之痛”。他在文中說,生死本來是人之常理,沒有誰能夠避免。如果是年老善終,就只會歸結為天意,而不會為之感到冤枉,隱然疾痛之心,也會久而漸釋。但妹妹偏偏年紀輕輕的就命赴黃泉,自己的悲傷什么時候能夠釋解呢?

再接著,徐氏夫人也病死了。幾本有關唐伯虎的記敘都說他只有兩娶。“最有力”的根據就是祝枝山《唐伯虎墓志銘》所說“配徐,繼沈”。對此筆者不敢茍同。伯虎晚年娶妻沈氏是無異議的,但是如果沈氏之前伯虎只有一個妻子的話,那么唐伯虎《與文徵明書》中所說的“夫妻反目”,尤侗《明史擬稿》所說的“嘗緣故去其妻”,都是指的徐氏了。但這樣一來,又如何解釋《唐伯虎文集》中的《傷內》詩呢?伯虎此詩鑿鑿無誤地哀悼自己的亡妻,應該是最可信的材料,而極有可能的是因為繼室不賢,夫妻不睦,繼而休逐,所以祝枝山的《唐伯虎墓志銘》就不予題記了,“為尊者諱”,這也是墓志銘一類刊石文字的慣例。

對于徐氏的病故,伯虎是很悲痛的,《傷內》詩云:

凄凄白露零,百卉謝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銷亡。

迷途無往駕,款款何從將?

曉月麗塵梁,白日照春陽。

撫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

詩中說,我悲傷得外出也迷失了道路,懇切思念之情又何從送達呢?晚上月亮照在空蕩蕩的屋里,白天陽光又照耀著周圍環境,我注視眼前景物,回憶起往日情景,心動魂悖,不能自已。

父親、母親、妹妹、妻子,相繼病歿,人生的打擊一個接著一個。用伯虎的話說:“夙遭哀閔,室無強親,計鹽米,圖姻嫁,察雞豚,持門戶。明星告旦,而百指伺哺,飛鼠啟夕,而奔馳未遑。”(《上吳天官書》)

文中的“百指”,指的是十口之家,伯虎說自己整天家累操持奔走。這些都發生在弘治七年(1494)唐伯虎二十五歲以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西城区| 从化市| 盐山县| 牙克石市| 临泉县| 西平县| 桂平市| 阜康市| 佛冈县| 上饶市| 留坝县| 黎平县| 云林县| 福海县| 大理市| 康马县| 博乐市| 金门县| 尚义县| 泸水县| 繁峙县| 宁乡县| 辽阳县| 巴彦县| 玛多县| 文昌市| 滦南县| 汶上县| 武宣县| 张家港市| 唐海县| 密山市| 东安县| 图片| 佛学| 怀安县| 靖江市| 孝感市| 昆山市|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