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寫不出來了我想吃飯
- 重生之我是網文作者
- 北月愛吃飯
- 2754字
- 2022-06-01 00:22:52
秦忠是趁小玉去臥室衣柜拿被子和枕頭時接了個電話。
對方是想試新電影的女演員,據說是編劇這里推薦來的。
阿巳決定續寫后開始卡文,小玉最近就差來她家敲門了。
話說小玉雖然在戀愛上像個小女孩,但事業心很強,人也很專業,工作絲毫不含糊。
初入夏季,她陽臺里一棵從老家帶來的葡萄樹也開始結了。
阿巳最近幾天在網站上標明“暫停更文”后就開始躺陽臺的在躺椅上一晃一晃地看著那葡萄。
她得考慮自己的工作問題了,自從畢業后,她因為不想拿鐵飯碗也不想天天全職寫小說,就這樣半忙半閑的節儉生活著。
浮生偷得半日閑。
“要不還是去找個工作吧。”她突然冒出這樣的想法,做老師也挺好的,只要不把她塞到那種競爭壓力大的學校就可以。
那她可以天天給學生的作業放水。他們課堂違規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是嘛……現在的普通學校好像沒幾個競爭壓力不大的……
人人都想往那個頂尖兒上爬,最后淪為別人的犧牲品。真的一點意思都沒有,只能說“希望下輩子投個好胎”。
說到學校,她想起了周林文。她突然好奇他是哪個學校的,如果她現在主動去找他呢?
或許這樣做會改變未來的一些軌跡。
可是她手中絲毫沒有線索啊,她只知道是個男的戴眼鏡兒,穿藍色校服。
校服?她被掐時記得他校服左邊印在心臟位置的校徽,紅色上下兩個字,搞得跟北大校徽似的。
阿巳想了想周圍所有學校,但阿巳能想出來的她跑去親自看并且對了一遍。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么容易就讓她找到了。
但這所學校不像阿巳想象的那種很頂尖的學校。
說、說白了就是個……三流學校。
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流學校抓學術,二流學校抓教績,三流學校天天抓衛生和紀律。
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個二流學校,其實是個打著二流牌子提高身價的三流……
阿巳突然想起來古代青樓那些上不了頭牌的人的技倆。
嘖嘖嘖,算了,不該多想。當你覺得它們不行的時候,它們會用行動來告訴你誰才不行。
難怪當年她報考高中的時候老師說這所學校和另外兩所市里頂尖的學校差不多,其實是因為它生源不錯,所以不會差到哪里去。
她老師還預估這所學校已經要和市里排名第二的學校并肩了。
阿巳想到這里真的呵呵了,所謂追趕上和并肩。只是看起來好吧。
它不把路人口碑打好,讓這句話在那些本地人口中傳播,在他們的孩子內心植下觀念,以后怎么利于它和前兩位競爭呢。
阿巳很想混進學校,她想到了一個辦法:扮成學生姐姐好了,就說班主任有事找。于是她出錢找了一個學生幫她演戲。
那個小女生看她也不壞,就悄悄跟她講可以演完再給她錢。
結果一到門口。
幾個雄赳赳的保安毫不通融,說學校規定的,家長不能進。
阿巳疑惑了?為什么?
門外幾個家長說自己是被同一個班的班主任叫去的。
保安他們就說學校規定的。
家長,就是,不能進。
想進?這道門只有本校學生才能進。
其中一個保安貌似有什么歇斯底里的大病,直接說:“你叫人來打我啊?學校領導規定的你算個屁。你有本事叫領導來。”
另外幾個實習老師想進去時也被誤攔下了。
阿巳想說啊,我們大家都是同一物種,何必為難同一物種呢。
周末學生提東西進門時保安也要細細加帶著輕蔑地盯著每一個學生,好像他們攜帶的是刀具和炸彈一樣。本來學校就讓學生不舒服,這么一盯讓他們更不舒服。
那幾個家長可急眼了,但跟保安起爭執的后果是:明天也就是下星期一,他們的孩子連著名字班級會在升旗儀式后被渲染通報他們家長的丟人事跡。
他們的孩子也不想丟臉后被班集體排斥。但班主任確實叫了,他們的家長只能給孩子班主任打電話。
媽呀,班主任打了幾個電話還不接,阿巳看著都急。
那保安似乎還嫌不夠,又補刀一句:“來來來,大門就在這點,你們有本事進啊。”
其中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家長快沉不住氣了,臉紅脖子粗,青筋順著脖子蔓延。
門外一直閑站著,重心換了左腳換右腳,冷眼看著阿巳和那個小女生的保安說:“要上晚自習了你們怎么還不進?”
啊,之前為了扮得像點,阿巳去學校外超市給她買了箱牛奶和散裝零食。現在雙手提著袋子沒背書包的阿巳被當成學生了。
阿巳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出岔子,要自然一點,表現出一點驚訝,然后低頭疾速走進校門。
她們走過校門就像走過第一道鬼門關,兩人不約而同地跑離校門后“呼——”松了口一直卡著的氣。
阿巳的心砰砰直跳,這學校和學校的差距還真是大啊。
“唉,他這算什么。”女學生說。
“我們學校有個語文老師東西最**裝腔作勢了,去年升的教導主任,平安夜不準帶蘋果進校園。在什么校門口立塊寒酸的板板寫著‘平安夜乃是外國洋節,今看到許多學生唾棄我們中華傳統節日,喜外國形式。嗚呼,哀哉!’
我媽沒想那么多,只是看著平安夜蘋果不貴買了一點給我提進去。結果他就在那兒和保安大聲呵斥,還把所有帶蘋果的人拉到門邊視奸。但是看見是尖子班的他就沒有罰!而是笑著說:‘你們都愛吃蘋果,蘋果對健康好,好了進去吧。’之后他似乎意識到我們在身后看著,他目的會顯得太明顯了,就揮揮手把我們放了。”
阿巳沉默。唉……
女學生又補刀:“他自己平常還愛穿一身外國品牌的運動服。”
唉……
兩人說著,阿巳已經把她送到了宿舍樓門口。
一樓聚了一堆人,看起來像在查違禁物品。
小女生突然想起了什么,慌亂起來:“姐姐我們這星期換值周老師了,宿舍不能帶零食!宿管看見了就要被罵的!只有牛奶能帶進去。”
“那、那你塞書包里一些吧。”阿巳低頭看了看,她記得這個餅干和醬牛肉很好吃,所以她想要小女生帶一點。
“不行啊……書包里……帶到班上有小紀律委員會查的。”
“查就查唄。”難道連裝書的書包都要翻個底朝天?
見阿巳不為所動,小女生急著說:“被查到要記到班級日志里,早讀后全班當面批評。”
“我去你們還要查書包啊,你們一天天整那么多幺蛾子不讀書的嗎”今天對學校的認識真是顛覆了父母教她那句話:來學校就是學知識的。
“算了不能帶走我就把錢給你吧。”
“不用了姐姐我沒幫你什么,你還給我買那么多東西。”
看到小女孩心底的善良,阿巳只好說:“好吧好吧。唉,對了,你們每個年級有幾個班啊。”
“7個班。每個班校長開學就承諾有43個人。”
阿巳咽了咽口水。
但是小女生除了要去宿舍還要上晚自習,如果遲到會在教室外面體罰。阿巳不想耽誤她。
同時阿巳也知道為什么現在有些學生臉皮那么薄,遇到點困難就想不開了。
這種“獎勵機制”讓每個人都去尋求認同感,如果你做得“對”,你就會得到認同。反之你個人的錯誤會放大到班集體,導致一個班集體都排斥討厭你。那該教給學生什么是對和錯呢?
可能有人會問:“你說這些有啥用,不就是這樣的嗎?”
不就是這樣的嗎?啊,多理所當然。
難道這些本來就是對的嗎?
“既然不是對的你又能怎么辦,難道你能想出一個更好的更省效的管理辦法嗎?學校這種競爭本就是優勝劣汰的,你這話是在違反和破壞秩序。你在這個規則下玩不起。而且啊,你算個什么。”
然后你會發現你的一腔孤勇和自以為的勇敢發言是個屁,你也就是個屁,因為你走到哪兒都逃不開,興許你成大人了,但你的孩子卻才開始。
阿巳一個寒戰。
她突然不想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