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完全沒有大綱的是嗎
- 重生之我是網(wǎng)文作者
- 北月愛吃飯
- 1915字
- 2022-05-30 11:59:12
編輯小玉的能力在整個愛優(yōu)閱讀編輯部實屬鳳毛麟角。
她最能抓住市場的變化走向和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需要。領導都很重她的能力。
但是她一直都呆在愛優(yōu)閱讀這家這幾年走下坡路的公司。
公司里有些人會疑惑,以她的能力為什么不跳槽。她細心出眾負責任人品好知人情冷暖。
小玉已經(jīng)奔三十了,但還沒有結婚,這點常常會成為茶水間同事的談資。
小玉是怎么找上阿巳的。
阿巳的第一本書只是小火,但是小玉看過后覺得書首先整體寫得很好。
人物構造上完美,性格勾勒得很圓滿。故事情節(jié)不會突然掀起什么大風大浪和整出點幺蛾子,而是比較慢熱,但也把握得好分寸,不溫吞拖沓。
阿巳的文風不會很直白,但具有戳人心的穿透力。
她能讀出那種清醒感和寧靜感。
看到書中女主和男主幸福的愛情故事,小玉也不忍將自己代入其中。她清楚這個人的底子一定不會差。
夜晚讀完她的處女作,她一個人慢慢走回家。
晚風寒涼,她裹緊了衣服。
路過一條路,看到一對像鳥兒一樣依偎的情侶正在告別。緊緊擁抱互訴衷情不舍得分開。
看著夜下萬家燈火星星點點,終歸一盞都不是留給她的。
就在這個落寞的氛圍,小玉遇上了一個男人。
那個男人此時此刻坐在路燈下的長椅上。
眉眼有些青灰,似乎精神狀態(tài)不大好。挺背目視著前方的晦暗,像一座雕塑。他的臉龐輪廓堅硬,不經(jīng)意顯露出男人的經(jīng)歷,三十歲上下。
一身卡其色風衣,駝色毛衣,黑褲子。
他透露出來了疲倦。
小玉站了一會兒,男人就注意到了她。
小玉不確定30的自己外貌是否還具有吸引力,畢竟現(xiàn)在的年輕女孩像鮮花一樣正盛開。她只有兩個前男友,一個前年去了他的葬禮,另一個上星期剛讓她隨禮500。
秦忠見眼前穿著紫色針織毛衣的女孩子鼻梁架著一副酒紅色鏡框眼鏡。
雖然他認得出她年齡上不是個女孩,但是她的表現(xiàn)看起來像個孤單單怯生生的女孩子。
小玉那時不知道就算她自認知魅力,但秦忠身邊什么形形色色年輕大膽女孩子沒有,他缺少的就是小玉這樣細心和會主動付出的人。
他用投遞過去一個眼神,讓他們突兀的初見有了個過渡。
也許一見鐘情的味道就是這樣,小玉內(nèi)心掙扎道。
秦鐘有很多選擇,但小玉被生活逼得沒有選擇。茶水間八卦她不是沒聽見,還有來自父母的壓力。
她前男友那時還和她們公司簽約,編輯就是小玉。
他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不想結婚,也沒考慮過他們的關系再進展一步。她喜歡孩子,他卻一聽就逃避。
最后她前男友在分開半年后給她公司發(fā)來請?zhí)履锸枪玖硪粋€同事。她還得考慮隨禮。
愛情哪講什么先來后到。對的人來了就是來了,錯的人來一百個也不叫他動心。
送什么呢?這么長的情誼,小玉既要顧及是自己同事,也要考慮到是她把前任從個不溫不火的作者抬到他今天這個地位。
她內(nèi)心有點生氣,不生氣怎么可能,付出那么多,最后看你跟別人在一起還要掏錢。行,500吧。
秦忠是個導演,專業(yè)的。工作專不專業(yè)不知道,但是他就讀的藝術學校,一看就很“專業(yè)”。
那是個砸錢的學校,肯定不是普通家境能進的。
而作為獨生子女他的童年家庭環(huán)境,算不上幸福圓滿,導致他有點孤僻。家里父母不看好他讀導演系,但還是給他前途碼錢,畢竟暫時就那么一個名正言順的兒子。
小玉她在和他第一天的接觸中就隱隱有種感覺:這個男人缺少一個家庭。
這個想法困在小玉潛意識里,因為小玉她母性的本能在身體中呼叫,她雖然沒意識到,但對秦忠的一言一行都在透露著。
秦忠也不排斥這種付出,或者說他要的就是小玉這種主動。
他從來不會考慮小玉會不會因為階層差距大而自卑呢?
小玉知道秦忠的家境后,覺得自己像活在小說里。但是她摸爬滾打十多年很清醒:妄想攀上高枝變鳳凰這條路總有人會使絆子。
大家都看不得憑什么就你奮斗得少還坐擁那么多啊?
如果那個旁觀者換小玉她只覺得和她沒什么關系。
小玉家是農(nóng)村的,父母以往種田賣菜供小玉去城里讀書。但小玉出來工作后他們在村口開了一家小商店后父親得了腎衰竭。
小玉的父親識得幾個字,母親沒讀過書。父親常常會取笑母親。
可能父親不記得了,但在她的記憶中,那間照亮房間的昏黃燈泡下的屋子里,父親酒后會毆打母親。
“你生不出來兒子!我家怎么傳宗接代,以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跟你一樣,小玉或許以后還沒人要呢!”
客廳墻上掛著黑色的兩個人影在表演,一個高高在上,另一個只能做小伏低。
她小學就和文字有緣,小學初中很多鎮(zhèn)上鄉(xiāng)上作文競賽她都參加過,雖然不會蟬聯(lián)冠軍,但她一把獎狀捧回去,父親就會對她比較溫和,喝完酒不會家暴。
她看著父親的臉呈豬肝色,有著鄉(xiāng)下人的憨厚老實,其實他并不像看起來那么溫和。油膩的玻璃小酒杯倒?jié)M一杯接一杯打來的高粱酒。
“兒子不懂事,還是女兒好。”
她后來真正走出了家門,看到城市的天翻地覆,有了一塊自己扎的根,父親終于敢說自己的身體其實不太好。
別的女人年輕時可能早就有婚房婚車,如果還要留在一線城市,她在這件事上得不到父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