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
- (日)渡邊康弘
- 787字
- 2022-05-27 15:25:26
第一章
改變價值觀的“閱讀新常識”
拿掉對大腦的限制,擴展閱讀的可能性!
正所謂,開卷有益,人最好還是要讀點書。
不過,閱讀又會讓我們產生滿滿的負罪感……
特意買回來好多書,卻都沒有讀完。
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還沒讀到結尾就走神了。
買了書又不看,新書越堆越多,最終成了藏書不讀。
仔仔細細讀完書,卻記不住書里的內容。
想看得快一些,可是并沒有掌握速讀的訣竅。
“必須……”“應該……”正是因為有這種想法,才會不斷積累對閱讀的負罪感。
原本這些書就是為了自己才買的,或是從圖書館借來的。到頭來卻充滿了強烈的負罪感——“對不起,沒能全部讀完”“不好意思,沒記住書里的內容”“真抱歉,沒能活用書里的內容”“對不起,沒能感動得哭出來”“對不起,沒能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藏書不讀,真慚愧”。然后,從此再也不看書了。
說實話,做不到也沒關系。
只要改變對閱讀的“認識、看法”即可。
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下,關鍵在于能否擯棄以往的常識,掌握新的常識。
諸如“A即為B”的常識越深刻,你大腦中的局限性就越強。
其實,閱讀是充滿無限可能的。
順便說一下,迄今為止出現過很多種閱讀方法,也有多個不同版本的解說書。不過,大家此刻手里捧著的這本書,有很多觀點是與其他閱讀技巧或閱讀方法相悖的。因此,也會有人的負罪感更加強烈。
不過,從我多年研究的結果來看,任何一種閱讀方法,隨著觀點和看法的改變,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不僅如此,在各種讀書會、讀書小組、速讀研討會中教授過近一萬人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閱讀,只要有讀書前的before和讀書后的after就可以了。
閱讀后,內心有所觸動,能夠往前邁出一步,在你的內心深處留下些什么——諸如此類,只要和閱讀前的自己相比,有所改變就可以了,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點的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什么樣的閱讀方法都已經無所謂了,不是嗎?
總要否定些什么的閱讀方法或技巧從此落下帷幕。
讓我們改變看待事物的觀點,將以往對閱讀的負罪感一掃而空吧。
轉變為閱讀新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