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三絕:開場抓人、中場服人、收場動人
- 曹麗嬌
- 7字
- 2022-05-26 11:37:50
第二部分 中場篇—豬肚
第二章 講好故事
演講的“四個一”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四個一”指的是一個開場、一個故事、一個感悟、一個理念。對于演講的初學者來說,掌握了演講的“四個一”,就能明白從何處著手準備一場演講;而當一場演講同時擁有“四個一”之后,結構就比較完整了。
演講者可以把自己從故事中體悟的想法升華成理念,并把精髓分享給觀眾,這就是演講者要傳達出去的要點。
開場對于演講而言至關重要,如果從一開始就能夠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演講者身上,那就更容易展開后續的演講內容。
無論一場演講是長是短,故事在演講中一定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本書的每一節內容中,我們都選取了一些經典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本身就可以成為你的演講素材。同時我們也可以在這些故事中探討挖掘:好的故事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如何把好故事完整地呈現出來?演講者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怎樣的情緒?體悟到什么道理?
最后,演講者可以把自己從故事中體悟的想法升華成理念,并把精髓分享給觀眾,這就是演講者要傳達出去的要點。
上面探討的內容就是一場演講的完整結構,無論你是要做大型演講還是要做小型演講,記住上述結構就足夠了。
在此我想分享一個完整的案例,這個案例是馬云給公司高層做內部講話時進行的一場演講。演講者在每個演講的開場可能根據具體情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在這里我們先把他的開場略去不談。馬云當時給大家講了兩個拳王對決的故事,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拳王阿里非常厲害,曾經打遍美國無敵手,成為美國南部冠軍。可是當時在美國北部有一個拳手叫喬·弗雷澤,此人在美國北部無敵手。于是,一南一北兩位拳王準備進行一場對決。這場大戰的象征意義非常鮮明,因為雙方分別代表著南方和北方。
喬·弗雷澤贏得了第一場比賽,阿里贏得了第二場比賽,于是第三場比賽就變成了一場舉世矚目的“世紀大戰”,他們兩個人決定在菲律賓的馬尼拉決斗。在前面八個回合中,二人都認為自己快要堅持不住了。到了第九個回合,阿里和喬·弗雷澤都說已經打不了了,但在所有人的勸說下,他們兩個人還是決定再打一個回合。第九回合快要結束時,阿里覺得自己輸定了,喬·弗雷澤也感到自己無法再堅持下去。關鍵時刻,阿里跟他的教練說:“把白毛巾扔出去,我們投降吧。”可是就在教練打算要扔白毛巾時,喬·弗雷澤的教練先一秒把喬的白毛巾扔到了外面,阿里取得了這一場比賽的勝利。
馬云講完這個故事,接著跟他的下屬說:“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有很多,但是我們的對手不比我們好多少,只要我們咬牙多堅持一秒,多完善一個程序、多做一點服務,我們就會贏在那 0.01秒。”
這是一場非常完整的演講。撇開開場不談,馬云在此引用的故事非常經典,演講傳達出的感悟和理念清晰明確,那就是當你感到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時,只需要再堅持一下,對手看似非常強大,其實可能只是紙老虎。
有的時候商場如戰場,贏得最后勝利的人不一定是最強大的人,而是最能夠堅持的人。這個故事本身非常經典,而且很有說服力。
人生其實是一場關于意志力的賽跑,有的時候不一定是看誰的爆發力更強,而是看誰可以堅持得更久。
很多經典的故事難以復制,因此大家不妨自己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小故事。經典的故事之所以流傳下來,正是因為故事情節太過曲折,而且扣人心弦。故事本身又因為曾經真實發生過,所以變得非常有說服力。拳王阿里的故事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我們在談意志力、談堅持時都能用上。我們也可以說,人生其實是一場關于意志力的賽跑,有的時候不一定是看誰的爆發力更強,而是看誰可以堅持得更久。當我們把這個故事記住之后,就可以將之運用到自己的演講當中,進而可能使之成為演講的點睛之筆。
現在,讓我們做一件比較“刺激”的事情,在剛才的案例中,我并沒有談到開場的部分,因為我并不知道馬云是怎么開場的。現在,我們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馬云,該如何為這段演講加一段開場呢?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展開想象。
在此,我想運用引言中所講的“5S”當中的“自我(Self)”設計一個開場。如果我是馬云,我可能會這么講。
大家好,我知道大家最近都非常辛苦、很累,我也一樣。我們的工作到了最艱難的時候,我自己也常常被壓得喘不過氣。說實話,我最近一直睡得都不太好,很多人發現我瘦了。創業是一條讓我覺得非常超出想象的、艱難的道路。我曾以為困難可能無外乎就是那樣,在創業之前也有人跟我講過,創業就是一個讓人“死去活來”的過程,我無數次地接近那個臨界點,好在我都活過來了。
而現在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跟我一樣,面對同樣的壓力、同樣的困惑,我這幾天一直在想,商場如戰場,我們究竟如何成為最后的冠軍?最近我讀到了一個故事,我想把它分享給大家。阿里當年是美國南部的拳王,打遍美國南方無敵手。但是當時在美國北方還有一個拳王,他叫喬·弗雷澤,他們兩個人都非常厲害。但究竟誰才是美國真正的拳王,大家不知道,于是他們打算進行一場“世紀大戰”。
……(講一遍前面提到的故事)
剛才的故事講到最后,我們知道阿里贏了,他贏在哪里?他贏在無數次想放棄的時候都沒有選擇放棄,他贏在了對方先于他1秒放棄這一點上。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我知道你們跟我一樣,無數次地在腦海中想到要放棄。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有的時候最終幫助我們贏得勝利的關鍵不一定在于我們多么強大,而是在于我們可以繼續堅持。有的時候我們就是再多做那么一點點、再多堅持那么0.01秒、再多付出那么一點點的努力,可能就會成為最后的贏家。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件事,人生是一場關于意志力的賽跑,讓我們一起咬牙堅持,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得最后的勝利!
以上就是一場較為完整的演講。大家會發現,在這段演講中馬云帶入了自我(Self),馬云把他自己和所有公司高層置于同一個狀態當中,從而使雙方達到情緒上的共鳴。他讓其他人意識到:“我不是神,我知道你們壓力大,我也有很大壓力。”
開場、故事、感悟、理念最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當這些要素一脈相承時,就特別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接著,馬云用一個故事,既說服了自己也說服了大家。這樣的演講會讓大家覺得,老板不是無所不能的人,而是跟我們一樣的,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加上這個故事本身足夠打動人心,所以大家一定會被激勵。在團隊非常疲勞的時候,這場演講就好像一針強心劑,告誡大家——當大家都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如果彼此能互相給一個眼神、一個鼓勵,我們還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所以馬云這一整套的演講,其實傳達出的要點在于,開場、故事、感悟、理念最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當這些要素一脈相承時,就特別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我知道,各位讀者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演講方案,我們可以經常做這樣的練習——找到一個好的故事,然后把自己置于某一個場景中,想象我們自己就是講故事的人,想象自己會如何呈現這個故事。此外,我們還可以把一個故事拆開了講,同樣是阿里和喬·弗雷澤的故事,我們還可以用懸念的方式講它,把它講得高潮迭起。當然,拳王阿里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吸引人,希望大家也可以將其作為演講素材積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