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然讓良辰在我身邊,夜里,她給我端來參湯,我想看看她對衛啟明有幾分真心,問道:“良辰,你說,朝廷把禁軍駐扎在光化門和重玄門外,于我軍來說,是利是弊?”
光化門和重玄門都臨近皇宮,顯然是朝廷擔心我突然逼宮,以禁軍保護皇宮安全,可這樣一來,皇城的西面,南面和東面也就空虛了,只要我派出人馬牽制住城外禁軍,從這幾個城門入城,近乎輕而易舉,一樣可以順利攻入皇宮,可以說,朝廷慌了,慌到都不知道該怎樣才能真正阻止我了,反倒是露出諸多破綻,讓我能夠長驅直入。
當然是于我有利的,可良辰卻只是說:“良辰不知。”
她是擔心我得到天下,衛啟明該是什么結局吧,我心中難受,她之前明明是心屬于我的,可這么些年來,居然移情于衛啟明,我有些惱怒的捏住她的下巴。“良辰,其實你什么都知道,你只是在想衛啟明吧,畢竟,他待你一片摯誠,在忠于我還是不負他之間,你很難抉擇,對不對?”
她沒有回答,回避的眼神卻告訴了我答案,我好不甘。“良辰,你跟隨了我快二十載,你我二十年的相處,竟是抵不過你心之所愛,可你明明跟我發誓,愿為我赴湯蹈火,不顧一切,如今大業將成,我不需要你的不顧一切,赴湯蹈火,我只要你還如以前一樣對我忠心不二,你可還愿意?”
“我,安王,我只是,只是......”她吞吞吐吐,說得模棱兩可,我不想她編造謊言來騙我,我松開手。“你不用說了,我都已經知道了。”
良辰,為何,你要為了喜歡的人背叛我呢?你曾經對我的愛慕去往了何處?你將我置于何地?我轉過身,說道:“放心吧,良辰,我不會讓你為難的。”
只要衛啟明一死,你就不會覺得為難了,不是嗎。
正在我想如何除掉衛啟明的時候,衛啟明自己找上門來,稱愿意助我名正言順的奪得大位,我知道,他算得上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他這樣做,只是想避免朝廷和我之間的戰亂,可以少些犧牲,我本就想他死,這樣的機會我怎能放過?但他唯一的條件,卻讓我猶豫,他要我把良辰送給他。
他待良辰果真全心全意且自私自利,他助我登位必死無疑,卻想著在死前得到良辰,無疑是為了將良辰送走,不讓良辰再陪著我,我怎會愿意接受這樣的結果?
可趙偉宏的話讓我想賭一賭。
他說:“王爺,李良辰心里若有您,哪怕去到天涯海角她也會回來,如果她心里沒有您,就算您強留她,她也會想方設法離開您,安王提出的這個條件,您不正好試探試探她心里究竟有沒有您么,還能不費吹灰之力得這天下,何樂而不為?”
我想良辰心里還裝著我,何況能得到天下,還除掉了安王,那么,良辰就沒有喜歡的人了,她是不是就會回心轉意?
中秋前夕,我以為薛平接風為由設宴,讓良辰在毫無防備之中喝下摻了蒙汗藥的酒,在薛平,趙偉宏他們都離開后,我有些害怕的叫住她。“良辰,陪我喝喝酒吧。”
我怕衛啟明把她送走后,她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我想她能回憶起我們昔日感情,就舍不得離開我,便說:“現在回想起來,在邊地的時候,雖苦寒,倒也自在暢快。”
她已經在藥效下有些口齒不清。“那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還年輕,現在么......我們的熱血,快灑光了,身心都疲憊了吧......”
我怔怔的望著她。“良辰,我知道這些年你受了很多苦,以后,以后不會了,相信我,以后不會了,只是......”
她神色迷離。“只是,只是什么?”
只是,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我自作自受,當初,我為何要把你送到衛啟明身邊,以致于我現在惶惶不安。“良辰,你醉了,我送你回房休息吧。”
她眼睛闔上,我將她緊緊抱在懷里,心中有著從未有過的忐忑。“良辰,一定要回來呀。”
中秋夜,衛啟明信守承諾為我起事逼宮,而更令我興奮的是,我看到良辰回來了,她一步步向我靠近,我心里的不安盡數消散,我賭贏了,她,心里是有我的。
以救駕的名義攻入皇宮,我想,衛啟明看到良辰回到我身邊,定然是難受極了,我竟有著勝利者的優越感,只是不想,哪怕這般境地,衛啟明依然還在為良辰擔憂,他要良辰殺了他,好讓良辰有誅殺叛首的功績,我也想他死在良辰手上,如此,以后我封賞良辰就有了理由,讓良辰獲得權力,方保平安。
看到良辰手里的刀插入衛啟明胸膛的時候,我仿佛如釋重負,因不再擔心良辰會離我而去,我漸漸發現了一些端倪,被我忽視過的重要細節。
在衛啟明起事的那天,我提早就調集軍隊,可是在調集騎軍的時候,陳長安所率的騎軍沒有及時聽取調令,雖也在入宮前趕到,卻足足晚了半個多時辰,說明陳長安一定有其它的事情給絆住了,而且發生在衛啟明送走良辰的第二天,由此可斷,衛啟明送走良辰的同時,還想把陳長安送走,當然,他的目的是想讓陳長安保護良辰,可我卻意識到,良辰身邊還有依靠,只要良辰還有依靠,就有可能離我而去。
是以,我派陳長安去隴西收復失地,想著他有了功勞后就封他個爵位,如我景氏一族,世代戍守邊關,便可以讓他和良辰天各一方。
長安畢竟是良辰看重的親人,我想著封良辰為郡主之后再調走長安,這樣,良辰也能開心些,我讓薛平監視長安的一舉一動,只怕衛啟明送走良辰不成,長安還會再次帶走良辰,而我還有最后一件事情未做,便是除掉幼帝衛冀寧,這樣,我便可以沒有任何后顧之憂的與良辰永遠在一起了,也可以安心的治理這天下,完成我的心愿,也是良辰的心愿。
可我沒想到,良辰愿意留在我身邊,全是為了衛冀寧,或者說,是為了衛啟明,她要為衛啟明保住衛氏血脈,難怪她當時想入宮,還說什么。“王爺,安王到底為我費心良多,我想留在宮里,照顧陛下,也算是還安王的情了,您看?”
我以為她直言不諱就沒有其它心思,不承想,一直以來,都是我的一廂情愿。
衛冀寧溺水將死,床榻前,她毫不避諱的說:“那我該怎樣?像陛下一樣漠然嗎?”
她還暗諷我奪了衛家江山。“冀寧吶,你的親人都沒了,一個都沒了,于你來說,這人世其實沒什么可念的了,你要是覺得難受,就安心去罷,至少還能在黃泉路上遇見他們,只是來世,莫要再投身于帝王家。”
衛冀寧一死她再也沒有顧慮。“呵呵,陛下,你看,你玩弄人心的手段衛氏如何能比?所以,他們盡喪你手。”
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心痛,我害怕,我擔心她會離開我,我想解釋。“良辰,朕只是為了天下安寧,惟此,才能不再引發戰亂而已!”
她卻譏誚道:“夠了陛下!天下安寧,天下安寧,現在天下盡握你手,任你掌控,只要你安心治國,自然安寧,可你一直以此為借口,是不是太欲蓋彌彰了!該殺的人你都殺了,一個也沒放過,何時,就輪到了我呀,陛下?”
我怎么可能殺她,我只想護她呀,我害怕的將她摟入懷里。“良辰,你都在胡說些什么,你怎么會這樣想?”
她想掙脫我,卻被我禁錮,便拿話激我。“陛下,狡兔死走狗烹,難道不是么?”
我頓覺全身無力。“原來,朕在你心里,竟是這樣的......”
她說:“無情,是你教我的呀,何況,你已是皇帝,帝王哪來什么感情,有的只是手握天下,揮霍你的權力,實現你的大業,我知道,或許你會成為一個開創盛世的明君,畢竟,你的無情可以讓你秉持公正的對待所有,可是陛下,你的大業有太多犧牲,對不起,在你大業這條路上,良辰奉陪不起。”
奉陪不起四個字直刺我心間,明知此話說出來是逼迫于她,可我無計可施,我害怕她真的離開我。“李良辰,你發過誓的,不會于他人有情,只一生效忠于我,非死不叛,你現在一句奉陪不起,是要背叛于朕嗎!”
她停了下來,語氣奚落。“所以陛下,想要良辰怎么樣呢?”
我只得不停的跟她講我的苦衷。“良辰,那時候,朕教你無情,是為了你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會意氣用事,能有正確的判斷,只有這樣,在亂世中才有更多活著的機會,現在想來,朕后悔了,人非草木,又豈能無情,就連朕,也不是你口中的無情之人。”
她卻諷刺道:“笑話,無情最是帝王家,陛下,您忘記您的身份了么?更何況,您的帝位是如何得來的,您不需要良辰再為您贅述了吧?”
她已然真的想離開我,與其等著她有一日不聲不響離開我,還不如我放她離開,好做防備。“良辰,你是不是早在安王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不再想跟隨于朕?你心屬安王是嗎?安王死后,你為了能護下衛冀寧,所以一直跟朕虛與委蛇?你今天會跟朕說出這樣的話來,是因為衛冀寧死了,你再無顧忌?”
“不錯,我不想再追隨你了,我也的確是因為冀寧死了,便對你沒有了顧忌,可是您不知道吧,我和安王從來都是惺惺相惜的知己,沒有你想的那些齷齪勾當,他那樣光風霽月的一個人,卻要因你背負永世罵名!”
她很坦誠,我很意外她居然和安王沒有情愛。“你......無意于安王?那,為何還想離開朕?”
然她的回答讓我如墜冰窖。“我受不了,受不了你口中那些必要的犧牲,受不了你為了皇位鏟除異己,所以,我就是背叛你了,那么陛下,您準備如何處置我呢?”
她竟然承認背叛我。“只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理由?就毀諾你對朕誓言?你,怎么敢!”
她笑起來。“原來,云香,陳軍,韓旭,周同他們的死在你看來就是無關緊要?那我的生死在你看來,也是無關緊要吧?如此,陛下還跟我在這里多費什么唇舌?不若處置了我,也好落得清凈,不用再虛情假意來表達那些所謂的情義!”
“陛下,我確實發過誓,愿為你赴湯蹈火,不顧一切,誓死效忠,可我現在只不過不想再追隨你了,你卻說我背叛你,好罷,我也承認我背叛你,既非死不叛,那我就只有一死了,如此,就不算背叛你了罷?”她輕笑一聲,拔下頭上發簪抵在頸脖間。
她一次次要我處置她,還以死相逼,我知道,我留不住她的心了,可我卑微的還想留住她的人,我意識到,還有一個陳長安在,她就還有依靠,我原本沒想過動陳長安,可一刻,我動了殺心,而陳長安跟隨我多年,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不好除掉,于是,我放任她去找陳長安,好以陳長安叛變為借口殺之。
然我萬萬想不到,她心里的人,就是陳長安。
陳長安死了,她也被薛平帶回我身邊,我想擁有她,可她卻拿無數的話來諷刺我,我不欲逼她太急,在她說:“陛下,能陪良辰出去走走嗎,良辰很想看看,也想替云香,韓旭,周同還有陳軍他們看看,我們這么多年努力換來的江山,在陛下的治理下祥寧安泰。”的時候,我難免感懷云香,韓旭他們,便答應了。
哪承想,她只是在為她的死設計于我,我們走到宮樓上,望著繁華京城,我忍不住再次說道:“良辰,任何事我都可以放任你,我只要陪在我身邊,你還愿意嗎?”
我的語氣可以說是低三下四,我只希望她能留在我身邊,哪怕是我在祈求她,可她依然不為所動,還把天下大任的重擔壓在我身上,她說:“陛下,仔細想來,您為這天下人付出太多,可這天下人又給過您什么?除了一個有著絕對權力的皇位,再無其它,但這也是天下人唯一能給您的回報,因為他們在等,等一個治世明君,給天下一個盛世清平,可情之一事是羈絆,最能左右人心,您是帝王,您是給這天下希望的人,您的任何決策都關乎著天下,陛下,您真的沒有資格談論感情。”
她就這么不想與我在一起么?
“可你一樣希望這天下清平......”我還帶著希冀,可話說到一半,我又疑惑了,她為什么那么不想跟我在一起。“是了,你說你對我死心了,而你和衛啟明又是清白的,那么,你心里的人,究竟是誰?”
“長安。”她回答道:“是長安吶,從小到大都陪在我身邊的長安吶。”
“我早該想到的。”我怎么那么蠢,早在渝州她幫我拉攏李青龍,我要嘉獎她時她卻為陳長安求了賞,我就該明白她和陳長安的感情遠不止姐弟。“他為了你可以不顧一切,而你為了他,也可以不顧一切,原本,你們也不是親姐弟,所以,你才那么決絕的要離開我,是因為你恨我。”
“我承認我恨你殺了長安,可長安已經死了,再談恨也無意義,是不值得的感情。”她神情誠懇,我心中一滯,她連恨我,都覺得是浪費了感情。
我失神中,她跪在我面前。“良辰祝陛下國祚長存,天下長安。”
看她跪地,我本能的去扶她,然而,她卻身體后仰,墜落宮墻,她的身體重重砸在地面上,鮮血瞬間從她腦后溢出,刺痛著我的雙目。
一瞬間,我渾身無力,心也像是隨著她的墜落而摔碎,眼睛酸澀得發痛,痛得幾乎難以呼吸,我......連她的人都沒能留住......
我只得扶著宮墻才能站穩,我失去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心空落得令我仰天長笑,我這一路到底還是走到了盡頭......沒有她相伴的道路,便是終程。
良辰吶,你總說我是給這天下希望的人,可你死了,誰又來給我希望?我當真就只剩下無上權力了,我不知道我擁有這無上權力還有何意義。
可這無上權力,是我努力了二十余載所得,是我為蒼生安寧拼搏的成果,是走出桐城前所有人的希望,而今他們大都死了,若我如其他帝王一樣昏庸,那無數的亡魂還怎能安息?何況良辰在墜落宮墻前的希望就是祝我國祚長存,天下長安,在那些亡魂中,亦有良辰吶。
所以,就算我心死如灰,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我會開創清平盛世,讓他們死而無憾,終歸這條路是踏著他們的鮮血而來,況且,還是我自己所選。
畢竟能成帝業者,理應鐵血無情,殺伐決斷,方能公正以心,在走上這條路的時候,我早該有站在高處不勝寒,終是孤家寡人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