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杯淡茶,寫意流年
- 半壺老酒,邀月對坐
- 鄒謇
- 1112字
- 2022-06-04 06:57:20
孤獨迷上旅途,幾句文字也成了歸宿。
每個日落后的日子,便是活在自己故事里的時間。
寫作之時泡一杯淡茶是必須要有的,就如嗜酒之人佐以花生米,簡單樸質(zhì)有味。
久在路途,困于環(huán)境,不必刻意追求“高山流水”,毛玻璃杯也是鐘意的泡茶器具,幾粒茶末,就能沏出一杯草木清香。淡淡的,若有若無的茶香在房間里慢慢暈開,孤單中一顆落魄的心,也有了幾分溫馨的樣子。捉筆寫句,清香徐來,雅趣倍增,和這靜謐的夜色一起同消永夜,舊夢前塵恍如一夢。不經(jīng)意處,物我兩忘。
茶葉,我是不講究的,潤津即可。修行之人,品茶應(yīng)不挑剔于時間,環(huán)境,器具,茶品,不應(yīng)自我設(shè)限。既然是入世,更不要拘泥于想法、意識形態(tài)和思維方式。一杯入口,茶湯只是茶湯,無品級高貴之辨;正如水,放進什么樣的容器便成為了什么,謀合“君子不器”的意味。
這么些年,我也到過不同的地方,認(rèn)識不同的人,卻在塵世萬象中固執(zhí)的保留了一個習(xí)慣∶不管宿在何處,先泡一杯茶。一杯淡茶,一盞昏燈,一扇閑窗,跟隨筆下的人物一起悲喜、感動,竟然在故事里看到了“紅袖添香夜讀書”迷離之意,這樣的感覺便有了一些說不出的滋味。
從古至今,讀書人大多向往“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的生活。夜里燈如紅豆,佳人在旁,纖手侍弄,暗香盈袖似有無,讓人沉醉銷魂。如此香艷景致,總覺得來得淺薄,意境終是差了什么,不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來得正當(dāng)。
“紅袖添香夜讀書,小玉溫香抱入懷”那是懶散文人的糜爛生活,讀書如此,那算什么境界?果真有佳人、嬌妻相伴,還能認(rèn)真讀書做文否?
一杯淡茶相伴就不同了,如身處文雅、淡泊的幽蘭之境,決無迷失本真的誘惑,也無靡靡之音亂耳,怎不能安心讀書?
一個人一旦貪圖安逸享樂,那就離墮落不遠(yuǎn)了。雖說“紅袖添香夜讀書”是文人追求的一種閑情逸致,這無非是心靈上的慰藉。于我而言,“綠滿窗前草不除”這樣的讀書情趣才叫人向往。如果夜半苦讀中甚感疲憊,一杯淡茶便能解困、提神,讓身和心都有一個休憩的有地方。
喜歡在夜晚里寫作,一是因為世俗的羈絆,白日里為生活而奔波。二是因為小時候讀過的一句詩:“惟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明堂”。
在我的世界里,沒有比夜里寫作更愜意的事了。一杯淡茶,我凝視于它,它的美是簡素而親切的。我與它對話,我說,你好,你的靜美給我文思泉涌。它說,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機會強大。
我們在對話中演繹小說情節(jié),或都市,或靈異,或淡雅,或濃烈。時而掩卷回味,時而奮筆疾書。此情此景,想必“佳人有約”也不換。
漫漫人生,時光恰淡,人遠(yuǎn)天涯近。孤獨的人,無需“紅袖添香”,也能夜讀書、作文。
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與任何人同行都是短暫的,所以,我們要做自己的引導(dǎo)者,不關(guān)風(fēng)月,關(guān)乎學(xué)問。
由最初到最終,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