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情報告(2015)
- 李茂盛 李勁民主編
- 1334字
- 2022-05-30 11:10:02
前言
山西地處中部內陸黃河流域,位居華北南端,山河表里、物華天寶,歷史久遠、人文薈萃。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是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試驗區,為全國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不斷書寫了區域發展的新篇章。
正確認識發展變化的山西省情狀況,是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和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也是不斷推進發展的重要基礎。
山西省情狀況是地理歷史與現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地理是歷史與現實的基礎,歷史是現實的累進,現實是歷史的發展。
山西省情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是動態的,認識山西省情需要在不斷比較、分析、研究和提煉中深化。基于此,也基于省情研究的比較優勢,省地方志辦公室牽頭,聯合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省統計局和各市有關部門的專家、專業工作者,于2014年啟動了按年度序列研究省情的“創新工程”,研創出版山西省情智庫叢書《山西省情報告》,旨在從發展變化的角度不斷深化對省情的研究,及時為人們認識省情提供參考讀物。《山西省情報告》以上年度為單元,以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現實狀況及地理歷史發展變化的累進基礎為研究對象,是年度序列動態研究山西省情狀況的開拓性的重大課題。2014年,成功研創出版了智庫叢書第一部《山西省情報告(2014)》,不僅邁出了創新省情研究的艱難步伐,而且初步構架起按年度序列、動態研究省情的基本框架和范式。
在2014年研創工作基礎上,2015年經課題組進一步合作和攻關,推出了智庫叢書第二部《山西省情報告(2015)》。該報告多角度、多層次對上年度山西省情狀況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第一篇“地理歷史”,凝練概括了截至2014年末山西省情發展變化的地理和歷史的累進基礎狀況,包括政區地理、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第二篇“發展現狀”,全面系統地展述和分析了2014年度山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和居民生活發展變化的基本狀況。第三篇“發展比較”,對2014年度山西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全國、周邊省區、中部地區省份的發展,作了全面的比較分析。第四篇“區域發展”,展述和分析了2014年度山西11個地級市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基本狀況。第五篇“大事紀要”,較為翔實地記述了2014年度山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其中,第二、四、五篇是多角度對山西年度性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省情的研究和展述;第三篇是對山西在全國大局、周邊省區和中部地區的區域格局中發展狀況及所處方位的研究和審視。
《山西省情報告(2015)》的有關數據,涉及山西全省及11個地級市的,大多采用統計公報數據,部分來源于部門統計數據及《山西統計年鑒(2015)》;涉及全國及周邊省區、中部其他省的,絕大部分采用統計公報數據,個別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5)》及其他資料。考慮到山西的部分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口徑的差異,因而特地附錄了“2014年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供讀者查閱參考。
《山西省情報告(2015)》對省情的研究是主線主題式的,有的方面未涉及,加之資料和研究者水平有限,缺陷和不足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改進和提高。
希望智庫叢書第二部《山西省情報告(2015)》的出版,能為有關部門和廣大讀者提供有益的幫助。
課題組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