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江西省支柱產業的發展重點

一 金屬新材料產業

針對全省金屬新材料產業大部分處于中低檔次、下游精深加工及應用環節比較薄弱、開拓新產品和應用新技術的速度遲緩等突出問題,采取的措施有:一是繼續突出銅產業優勢。推動江西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將做大做強銅產業作為江西推動發展有色金屬產業切入點。二是發揮品牌資源優勢。通過做優做精鎢產業、創新提升稀土產業、規模開發黃金產業、鼓勵發展特色有色金屬產業,通過這些優勢礦種產生的品牌效應,提高產地知名度,以品牌為載體,推動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三是要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加強金礦、鎢礦、稀土礦山整合工作,提高產業集中度。推進產業鏈整合工作,加快有色礦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加企業競爭能力。全力打造中國(鷹潭)銅產業、硬質合金工具、稀土新材料、鎳鈷新材料、黃金稀貴金屬等十大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把江西建設成為全國金屬新材料強省。

二 食品加工業

目前全省食品加工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缺乏具有國內外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知名品牌。食品產業要堅持綠色發展,應以集群化的路徑為重點:一是加大行業集聚結構調整,發揮江西省生態優勢和農產品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具有資源優勢的糧油加工業、畜禽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果蔬加工業、制茶業等,力爭在這些領域建立起比較優勢。二是產品結構的調整,逐步提高中高檔產品的比重,大力改造傳統食品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開發適合現代消費趨勢和飲食文化的產品,優化產品結構,充分發揮江西“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等特色產品,以天然品質取勝。三是通過聯合、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強江糧集團、陽光乳業、煌上煌集團、金佳谷物公司、潤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看準市場、準確定位、弘揚特色,走精、專的發展路子。積極推進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全國具有突出特色和優勢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把贛牌綠色食品產業建成全省重要支柱產業。

三 通用設備制造業

以傳統裝備制造為基礎,以先進裝備制造為帶動,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依托重點企業和重大工程項目,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有重點地發展鑄件制造業;大力發展輸變電配套設備、礦山設備、水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軋制成套設備、水泥成套設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大型空分設備、環保成套設備等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積極發展拖拉機制造、機械化農機具制造、糧油工業專用設備制造、化纖工業專用設備制造等傳統機械設備制造業;提高裝備工業的設計水平、制造水平、成套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提高江西省裝備工業數字化水平以及整機和成套能力,促進電力裝備、動力機械和大型成套設備等優勢產品發展。加快電力裝備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電站集散控制系統及配用電自動系統等一批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積極發展現代農機、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環保裝備。重點發展江西汽車制造業,建成全國重要的客車、休閑運動車、大型載重車和工程用車制造基地。以江鈴等大型汽車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中高檔客車,支持其在國內進行產業擴張,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鼓勵汽車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研發能力,增強客車生產能力。支持汽車企業的重組合作,積極發展休閑運動車和輕型汽車;鼓勵輕型汽車制造廠找準定位、加強技改,提高輕型汽車的生產能力。支持企業提高研發和生產能力,實現系列化重型汽車的批量生產。

四 生物醫藥制造業

生物和新醫藥產業鏈以醫藥制造業為核心,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第一產業部門,也包括飼料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農藥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工藝美術品制造業在內的6個制造業部門以及金融業、廣告業、科學研究事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衛生事業、農林牧副漁服務業7個服務業部門。未來首先以南昌、樟樹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樟樹中藥產業傳統優勢,重點推進中藥現代化,建設治療艾滋病新藥、抗癌原料藥、新型功能糖、血細胞分析儀器、磁共振成像系統等產業化項目,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新興產業,形成從生物醫藥到生物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的完整產業鏈。其次以形成我國中部重要的生物產業研發、生產和出口基地為目標,依托現有的生物產業基礎發揮生物技術科研力量雄厚、生物技術企業集中、市場環境相對完善等優勢,促進產業集聚,實現規模效應,帶動中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重點發展生物農業、生物制藥和化學合成創新藥物,加快發展現代中藥,積極培育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生物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創新體系完善、產業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國家綜合性生物產業研發、生產和出口基地。

五 生態旅游業

整合生態旅游資源,發展“多色旅游”。江西境內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整合有限的旅游資源,實現旅游地競合。以旅游信息化建設為切入點和手段,加快旅游資源的整合,打造旅游業集群,形成“一區(鄱陽湖生態旅游區)帶兩圈(贛中南紅色經典旅游圈與贛西綠色精粹旅游圈)”的產業布局,使重點旅游城市和景區聚集優化、整體升級。加快建設旅游精品線路體系,重點打造一條中國(江西)文化山水極品旅游線路和贛北環鄱陽湖五彩精華旅游線、贛中南紅色經典旅游線、贛西綠色精粹旅游線、鄱陽湖體原生態旅游線四條黃金旅游線路;配套建設多條特色旅游線路;以當前的生態為基本點,并主要圍繞兩個地方的名村、名鎮和名窯等一些特色生態旅游資源來實現兩地之間生態旅游產品的有效錯位發展。而在各自的產品發展戰略上,婺源可以進一步深入原生態主題,將當前古村文化同自然生態所體現出來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不斷地呈現和彰顯出來,同時也將其他一些文化合理有效地引入生態旅游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平安县| 河东区| 徐闻县| 武山县| 定州市| 鸡泽县| 宁国市| 紫云| 平阳县| 施甸县| 贡嘎县| 汉源县| 武宣县| 宣恩县| 湟源县| 河东区| 衡山县| 长兴县| 凌源市| 金堂县| 西充县| 遂川县| 石景山区| 大邑县| 张家港市| 新乐市| 宜州市| 融水| 新乡市| 类乌齐县| 建湖县| 云安县| 宣武区| 遂昌县| 宣武区| 当涂县| 壤塘县| 湛江市| 宜良县|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