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驚動圣上
- 皇兄,再不登基我就當皇帝了!
- 下龍山人
- 2528字
- 2022-05-19 23:36:41
即日戌時。
皇宮太極殿內。
大周皇帝趙姬處理完政事之后,回到文德殿遛鳥作畫時,回想起命太傅考核皇子之事也無心繼續遛鳥作畫,于是喚道。
“魏東。”
“老奴在。”
“今日各位皇子在文華殿表現如何哪位皇子最為出彩。”
聽到天子向他詢問此事魏東此刻兩腿不禁抖了抖。
盡管他已經知道今日所發生之事,但是這皇子之事他一太監怎能評價議論。
這如果一個不慎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在宮廷多年的魏東自然明白其中的兇險,肯定不會犯這個低級錯誤于是回道。
“陛下,老奴不知,今日文華殿執筆太監已將今日所發生的所有事,原原本本地抄錄了下來,還請陛下斟酌。”
說著顫顫巍巍地,將一張奏折遞了上去。
大周皇帝趙姬接過這寫得滿滿當當皇子文華殿的起居記錄,然后饒有興趣地打量起來。
他倒是要看看他這個幾個不成器的逆子,到底學問如何。
趙姬看著里面的內容不由心中一動,隨即瞇著眼睛又仔細的端詳了起來。
俄頃。
魏東只見自家陛下,一會露出如沐春風般的笑容。
一會的又緊皺眉頭滿臉怒氣。
這讓站在一旁的魏東緊張不已。
伴君如伴虎,此時深有體會。
卻是此時趙姬看到了晏華今日所出的考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由暗自點頭,這晏華不愧是朝野有名的大儒,朕請他過來給這些皇子上課果然沒選錯人。
這題看似簡單,但深含儒家的治國之道。
而今日關于這些皇子對于這個問題的答辯也被記錄呈了上來。
趙姬饒有興趣地打量著每個皇子的答辯。
他的這些皇子也皆是聰慧之人,生在帝王家哪一個不是從小受到嚴格的宮學教育。
每皇子都有自己的獨到的了解,雖說在他看來中規中矩,但也都有可取之處。
當看到長公主婀娜的答辯,趙姬著實被驚艷到了,眼中閃過一抹溫柔之色。
特別是看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解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民守法善良的,讓他們自主行為不要過多約束。
圣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爾。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則是后世朝四暮三之術也。豈圣人之心乎?
趙姬忍不住起身感嘆道。
“唉,果然我眾多皇兒論才學無一人能及公主之相背。”
可惜不是男兒身……呃……若是男兒身那皇位……”
感嘆之下,趙姬放下了手中的紙張,最后又將目光落在了趙煥的答辯之上。
趙煥自不會想到他無聊之下所寫之物,竟會被人原封不動的給抄錄下來。
就連筆跡也模仿得惟妙惟俏。
當天子趙姬看到里面這狗啃一樣的字體,讓他這自詡為文學大家的他忍不住皺眉。
“逆子……”
但當看到下面的內容趙煥直接愣住了。
隨即又看到儒學無用的話語,更是讓他氣得差點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好小子,夠狂妄的!”
當趙姬強忍著心中的怒火,看到最后趙煥隨口所說的那兩句詩詞,更讓他動容。
喃喃自語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好一個天生我才必有用!”
“難道這逆子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趙姬有些驚疑不定了。
“魏東。”趙姬喚道
“老奴在。”
站在趙姬旁邊的一白發太監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低聲回道。
“去召太傅宴華以及朝中各大學士前來。”
“遵陛下口諭。”魏東忙不迭答道。
不消一會兒。
便有人奉旨于文德殿集合,他們身著緋色、青色、綠色的官袍,繡著飛禽走獸。
若是有人在此,卻能看到場中無一不是朝中舉重若輕之人。
而那太傅晏華也赫然在場。
卻只見宴華一進來還未等趙姬發話就直接走到前面來拱手道。
“陛下老臣有福皇恩,才疏學淺無能教導各位皇子,今日便將辭去太傅之職還望陛下恩準。”
趙姬看著眼前的宴華,雖然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但還是心中一愣,隨即又瞇起眼睛。
不愧是兩朝元老!
好家伙,先不說趙煥如何過錯,先來否定自己引咎辭職,進而達到彈劾趙煥的目的。
趙姬明知故問道“是不是今日文華殿內之事?”
“陛下明察秋毫。”
“今日魏王在文華殿趙煥口出狂言,竟言儒學小道爾,學之無用老臣實是難以教導....”
此話一出所有人愕然,隨即狂怒,忍不住交頭接耳而忍,不時有怒斥之聲。
“還請陛下將魏王趙煥在文華殿除名!”晏華又道。
天子趙姬顯然已經預料到這副場景絲毫不感到意外,屬實今日這逆子的言語太狂妄了。
但這逆子畢竟是皇子,如若是被太傅晏華在文華殿除名,那他趙氏皇家也算名譽掃地了。
“諸位。還是看看魏王趙煥今日在文華殿的考核表現,再言將魏王除名文華殿一事吧。”
說著就命魏東將那由執筆太監所抄寫的今日文華殿各個皇子的答辯拿過來。
……
太極殿內的所有官員用厭惡的目光審視天子所遞過來的一張奏折圍著查看。
俄頃。
只見魏王篇上面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答辯寫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弊大于利,是一種陳腐落后的思想,完全應該予以拋棄。
特別是在當今這個時代,應該徹底否定。開啟民智,還權于民,還利于民,才能使我們的國家真正崛起。”
雖然文體奇怪,但也算寫得生動形象,讓人一眼就知道所描述之事。
只是里面的內容讓人看完之后瞬間愣神。
而當太傅晏華看到這上面的內容也是一頭霧水,顯然這上面所以寫的無疑是他今天在文華殿所出的考題。
但是他不曾記得趙煥有如此答辯過。
思索一番冷汗直冒。
“莫非是當下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公主身上沒注意到他……”
只是看到趙煥的答辯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瞬間所有人都忍不住交頭接耳,而后勃然大怒,眼見爭論訓斥之聲不絕于耳天子趙姬皺眉道。
“各位學士,有何感想。”
瞬間場上寂靜,面對身穿龍袍天命之子強大的威嚴氣場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趙姬像一條真龍盤在龍椅上,饒有興趣地打量著眾人。
這讓的眾朝臣學士們面面相覷,帝王威嚴可見一斑。
“陛下,這乃謬論,簡直是侮辱圣言!”
說話的正是當朝翰林院太史令王寧博。
“狂妄!狂妄!無知小民豈能領會圣意,我等自古代天牧民乃是順應天道。”
什么還利與民還權與民那要他們這些當官的干啥。
在他們看來簡直是不知所謂。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皆是否定其上所書之事。
因為一旦承認那么他們自小的信仰會崩塌,儒家地位也將岌岌可危。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已經成為當世顯學之后。
歷經數百上千年的時間,一位又一位儒學大宗前仆后繼地對于儒家學說的添磚加瓦。
如今朝今日儒家學說,早已經成為當今的唯一正統學說!!!
昔日的百家學說,更是盡數化儒!!!
豈能因這一言能否定他們儒家的治國治世之道。
趙姬坐在龍椅上見到群臣皆憤依舊面無表情。
就在這時。
只見翰林院王寧博又走上前來大聲道。
“陛下,這荒唐之言簡直是無稽之談,不爭論也罷!
不知老臣方才彈劾魏王之事不知陛下已有定奪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