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銀與銅

蒙古人征服中原,可不是為了推行什么善政,就是為了掠奪。對于身為游牧民族的他們來說,財產就是能搬運走的東西,除了大量的家畜,就是寶石和貴金屬一類的東西。來到中原的蒙古人觸目所及,看見的只有烏泱烏泱的人群以及廣闊無邊的大地,他們失望至極,甚至想過將漢人統統殺掉,將土地全部變成牧場——這是一個有名的傳說。這大概是蒙古人沒有任何矯飾的想法。而拯救這片大地和人民的是耶律楚材,他承諾將在一定期限內交出四十萬兩銀、八萬匹絹、四十萬石粟以供軍需。這就是包稅制的開端,是元朝給中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惡劣制度。在此之后,元朝大肆掠奪白銀,為達目的甚至發行了交鈔(與其說是紙幣,不如說軍票的性質更重)。而且,皇帝還任意地將大片土地賜予王族、重臣和佛寺。

這是完全無視中國實情的做法。全中國超過90%的民眾是農民,其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銅幣。就像我們此前說過的那樣,直到明代中期前后,米價便宜的時候一兩銀可以買到八九石米。而一石相當于大約一百二十文銅幣。中國直到民國為止,法定貨幣都只有銅幣,也是這個原因。

中國開始大規模使用銀貨的時代是宋代,特別是商人們會用銀作為大額交易的支付手段。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乃是因為宋朝的商本政策。造成的結果是,銀貨屬于大商人和大地主階層,而銅貨則意味著貧民的世界。在此之上,元朝又帶來了銀貨掠奪和包稅制。包稅制下,朝廷無視納稅人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只是一個勁兒地要求湊夠稅額。這種財政方針作為經濟政策,意味著自由放任以及采取商本主義。元朝的政策被認為是虐待貧民、優待富人的政策,其原因也在于此。

出身于貧農佃農階層的太祖對此感到憤怒是理所當然的,而他傾盡全力支持其智囊金華學派所主張的農本抑商政策,也可以說是必然的。

最為歡迎和支持元朝政策的正是江南的財閥們。并且就像我們后面也會說到的那樣,元朝也積極從事國際貿易,所以自然更得他們支持。元末據有江南的張士誠之吳國,在政策上一承元制,此事我們之前已經提過。大地主和大商人居住的蘇州是開明之都,但同時也盛開著罪惡之花。

朱元璋之西吳和張士誠之東吳所進行的戰爭,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貧苦農民和富裕商人的戰爭,同時還是質樸勤勉的農村與奢侈怠惰的都市之間的對抗。為了捍衛自己的階級,雙方都拼死堅持著攻防戰斗,此事已毋庸贅言。江南財閥們支援了張士誠,在張的末期,上海之民錢鶴皋舉兵相助就是很好的例子。

錢鶴皋是當地富族,乃五代時期吳越王錢氏的子孫。他為了張氏舉義兵奪回松江并占據了該地,據說地方上的巨室都支持他。即使到了窮途末路,他們依然選擇和佃農政權戰斗,直到最后一兵一卒。他們當中也有些富豪,預見到張氏政權終將沒落,為躲避其后必至的打壓而提前清理了自己的財產。比如談氏,就將全部財產都花掉購買了大量書籍,以至于被世人譏笑為笨蛋,但后來大家都轉而佩服其有先見之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尤溪县| 渭源县| 蒙自县| 咸丰县| 麻栗坡县| 潮安县| 南宫市| 湖南省| 江陵县| 夏津县| 陇川县| 临澧县| 宽甸| 涞源县| 高要市| 乌兰县| 衡南县| 平南县| 民丰县| 罗平县| 汝阳县| 郓城县| 仙桃市| 洪江市| 土默特左旗| 新乐市| 彭水| 皋兰县| 布拖县| 青浦区| 孟津县| 江华| 油尖旺区| 姜堰市| 南漳县| 阳山县| 博白县| 德昌县| 华安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