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上畫筆去旅行:20天掌握鋼筆淡彩
- 阿童木愛畫畫編著
- 3478字
- 2022-05-23 21:30:25
收拾行囊,準備出發
在開始一段美好的旅程前,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應該攜帶什么繪畫工具出門。對于患有嚴重的“工具選擇困難癥”的筆者來說,選擇帶什么工具真是一個異常糾結的問題。雖然在出門前收拾了一大堆工具,但是要全用上終究不現實,攜帶過多工具還會給旅途帶來負擔。接下來隨意拿起一支筆,一邊記錄一邊整理工具吧。

01 線條的基礎知識
開始記錄之前,先了解和學習線條的基礎知識吧。線條是鋼筆淡彩中基礎且重要的構成元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請接受自己慢慢進步的過程。另外,線條的知識不在于多,而在于夠用。
線條的分類
水平線是繪制時較常運用的線條之一,多用于繪制結構和框架。練習線條的重點是流暢和可控性,在練習中努力做到上下間距可控、長度可控和速度可控。

垂直線也是繪制時較常運用的線條之一,向下運筆更容易將線條畫歪,所以相比水平線,垂直線更難掌控,可以適當增加練習量。

小提示
線條的繪制技巧
起筆和收筆時不要在紙上停留過久,否則會形成過重的墨點。另外,多通過手臂的平移來繪制長線,多通過手腕的擺動來繪制短線。練習時應盡量感受這兩個部位發力的不同,在感覺繪制線條很困難時,觀察是不是用力的部位不合理。
抖線是在繪制直線時增加手指的顫動而形成的線條,適合用來表達古代建筑、歐式教堂等內容,也可以用來表現畫面的虛實關系。注意,線條不能“抖”歪了。

曲線的繪制講究流暢、速度平穩,剛開始練習時運筆速度可以慢一些,等熟練后再加快速度。通過手指握筆來繪制短曲線,繪制長曲線時需要保持手指平穩,通過手臂平移和晃動來完成,得到比較順暢的曲線。起筆和收筆時的繪制力度可以輕一些。注意,繪制曲線時不宜畫出卡頓的折線效果,線條要流暢。

快線和慢線。運筆速度的不同能讓線條呈現出不同的樣式,這為表現不同物體的特征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將線條畫均勻,待線條可控后調整運筆的速度。

線條的排線形式

橫排線

豎排線

交叉排線

回形排線

格子排線

曲線格子排線

曲線風車排線

抖線排線
小提示
鋼筆線稿不宜反復描線
與鉛筆畫不同,用鋼筆畫完線稿后不能更改,反復描線更突顯失誤。這個特性既是鋼筆畫有趣的地方,又是其有挑戰性的地方。努力提高成功率吧,不必害怕出錯。
02 繪畫工具的選擇
旅行中繪畫工具的基本選擇流程:羅列所有工具→按步驟進行分類→判斷使用頻率和旅行包收納。注意,便于攜帶、使用頻率高和實用才是選擇工具的關鍵。

下面是筆者的“旅行精簡套裝”,基本囊括了鋼筆淡彩的起稿、勾線和上色環節的所有工具,可以說是實用型的代表,符合筆者常說的“夠用就好”,也可以作為初學者的工具參考。我們記錄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沒有基礎,畫得不好、不舒服。其實比起精準的透視、構圖,筆者覺得簡簡單單拿起一支筆去觀察并記錄,拋掉負面的想法開始行動更重要。也請讀者別抱怨沒有畫畫素材、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等,記錄真的可以無處不在。
☉ 起稿工具
筆者常用的鉛筆是一支自動鉛筆,從其破損的標簽可以看出歲月的痕跡。讀者也可以按需選擇普通的鉛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筆者常用MONO橡皮,其優點是橡皮屑會呈條狀,方便清理桌面。

☉ 線稿工具
勾線時常用的工具有鋼筆、針管筆和墨水。
筆者常用的鋼筆品牌有百樂(PILOT)和凌美(LAMY)。用凌美鋼筆畫出的線條比用百樂鋼筆畫出的線條更粗一些,所以在鋼筆筆尖的選擇上,百樂一般選擇F尖,凌美一般選擇EF尖(EF尖為細尖,F尖為粗尖)。

百樂鋼筆整體輕巧、性價比較高,除了筆者常用的百樂FP-78G+鋼筆外,FP-60R和DPP-70兩個型號也是不錯的。凌美鋼筆整體設計風格偏硬朗,筆者選擇了凌美Lx系列的鋼筆,同時還收藏了一支凌美2000鋼筆。筆者給大家推薦凌美鋼筆的safari狩獵者系列,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鋼筆。

針管筆和鋼筆的區別在于針管筆出墨均勻流暢、不用補充墨水。針管筆有不同的型號,可以滿足不同的繪制需求。筆者使用的針管筆的型號有0.1、0.3和0.5號,其中0.3號針管筆最常用。外出時筆者一般會攜帶一支0.3號針管筆,有時也會配合著鋼筆使用。在筆者使用過的針管筆中,COPIC針管筆的繪制體驗是較好的,但是價格較高。性價比更高的是吳竹(KURETAKE)、櫻花(SAKURA)和內田美輝(MARVY)品牌的針管筆。

小提示
鋼筆淡彩與水彩的區別
鋼筆淡彩包括鋼筆線稿和淡彩兩個部分,先用鋼筆繪制線稿,然后用淡彩上色。線稿一般用鋼筆繪制,也可以用針管筆、碳素筆和鉛筆繪制。上色部分一般為水彩著色,也可以用馬克筆、彩鉛、水粉和水墨等來表現。
水彩一般指的是水彩畫,就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作畫的表現方式。
相同點:都可以使用水彩作為繪畫工具。
不同點:鋼筆淡彩以線稿為主,更偏向于記錄(至少在本書中是這樣);水彩以色彩為主,用色彩塑造形體和氛圍,偏向于創作。
如果使用鋼筆繪畫,需要配合使用防水墨水。普通的墨水是不防水的,上色的時候線條會暈開。

☉ 上色工具
筆者外出寫生時,常考慮的是用少量的筆繪制更多類型的畫。根據筆者的經驗,3支水彩畫筆就能滿足大部分的畫面需求。筆者按筆鋒的寬度將水彩畫筆分為8mm、5mm和3mm這3種類型,用于大面積鋪色、細節刻畫和勾線。
筆鋒寬8mm左右的常用筆有阿爾瓦羅(Alvaro)紅胖子0號松鼠毛水彩筆和秋宏齋染系列中號灰鼠毛水彩筆,這類筆蓄水量大、鋪色方便,二者選其一即可。筆鋒寬5mm左右的常用筆有黑天鵝(Black Velvet)3000S 8號松鼠毛水彩筆,筆毛柔軟,適用于刻畫細節。常用的勾線筆是竹羽堂N11 3號尼龍毛筆。在日常繪畫中,大家可以根據筆鋒寬度選擇喜歡的筆。

小提示
了解水彩筆
水彩筆筆毛的材質主要有動物毛、尼龍毛和混合毛。常用的動物毛有貂毛和松鼠毛,這類材質的彈性好、吸水性較強。動物毛水彩筆適用于大面積暈染,但是價格會略高一些。尼龍毛屬于人造毛,吸水性較弱。尼龍毛水彩筆價格便宜,可以作為入門選擇之一。混合毛由動物毛和尼龍毛混合而成。
水彩筆的筆尖繪制出來的形狀呈線形,多用于勾勒細節,繪制邊緣時可以將筆立起來使用,顏色不容易外溢。將筆鋒壓低后將筆肚的部分挨著紙面,能畫出大筆觸,適合鋪色。
常用的水彩顏料有固體水彩和管狀水彩,固體水彩因方便攜帶和使用而受到筆者的青睞。雖然已經擁有一盒完整的史明克(Schminke)學院級24色的固體水彩套裝,但是筆者外出時使用的是輕便的史明克分裝顏料,體積相比原版足足小了一半,能滿足至少兩趟次遠行所需。因為裝顏料的鐵盒可直接作為調色盤,所以不用單獨攜帶調色盤了。史明克顏料以淡雅沉穩著稱,一直都是筆者的首選。

☉ 畫紙
旅行水彩本是指將水彩紙裝訂成本,優點是開本較小,方便攜帶和保存。鋼筆淡彩常使用300g的中粗紋水彩紙。

封膠水彩本的四面有封膠,相當于已經裱好的水彩紙,優點是比較方便,拿起就用。筆者常用的品牌有萊頓(Leyton)、寶虹。注意,封膠水彩本需要配合裁紙刀使用。

水彩紙是一種專門用于畫水彩畫的紙,優點是吸水性比一般紙好,較厚,紙面的纖維也較強韌,不易因重復涂抹而破損。筆者常用的品牌有阿詩(ARCHES)、獲多福(WATERFORD)和拉娜(LANA)。本書中大部分作品都使用阿詩水彩紙,并且除了最后的作品所用紙張為8開以外,其他作品所用紙張基本為16開和32開。

小提示
了解水彩紙
水彩紙根據材質分為棉漿紙、木漿紙和棉木混合紙。其中棉漿紙吸水性強、控水容易,更適合剛接觸水彩的初學者。木漿紙吸水性弱,易形成水痕,但是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效果。棉木混合紙是前面兩種紙的綜合版。
水彩紙根據紋理分為細紋紙、中粗紋紙和粗紋紙。紋理越粗糙,吸水性越強,水分流失越慢,干得也就越慢。為了兼顧鋼筆線稿的流暢性和上色的控水問題,推薦使用中粗紋水彩紙。
水彩紙常見的重量有200g和300g,克數越大,紙越厚、吸水性越強和越不容易皺。
☉ 其他工具
白色顏料中常用的是吳竹的白墨水,優點是覆蓋性強,繪制高光和細節時很方便。
留白膠多用于局部的留白。通常,作畫前先用它做標記,待其干透后繼續上色,上完色等紙干透后用橡皮擦把留白膠輕輕擦掉即可,例如圖中簾子上的白色字體就是用留白膠制作的。
噴壺用于加濕固體顏料。

三菱高光筆的功能跟白色顏料相似,用來給畫面提亮、繪制高光,也能用來修改邊緣和畫面細節。其優點是出墨均勻、使用簡單,缺點是不能用來繪制面積較大的物體。

筆者常用的洗筆筒是一個可以折疊的輝柏嘉洗筆筒,可以為旅行包節省空間。

紙膠帶常被用來粘貼和封邊,是必不可少的小工具。

馬蒂尼(MAIRTINI)的皮革便攜筆簾,能容納一個24色顏料盒和5支水彩筆,是旅行必備佳品。

國譽(KOKUYO)的對開式筆袋容納了筆者的鉛筆、鋼筆和針管筆等。

高迪斯奧(Cote&Ciel)的Isar Ecoyarn運動背包,前后分離的設計使得收納很便利。背包前面像船帆展開的收納方式滿足了筆者放置大量繪畫工具和相機的需求;背包背面有單獨的夾層,可以用來存放水彩本和圖書等。

到這兒一套輕便的旅行工具就整理完畢了,出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