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管控方法與案例分析
- 覃春平 王玉秋編著
- 1483字
- 2022-05-20 16:08:50
第1章 風險管理:謀定而后動
有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只老鼠,十分膽小、懦弱,一天找到了獅子,獅子號稱森林之王,它認為獅子是無所不能的,于是請求獅子給自己一個最安全、最快樂的去處。
獅子說:“既然你不愿做老鼠,那你就去做人吧。”“做人有風險嗎?”老鼠問。“有,互相猜疑,會遭遇各類天災、戰爭、殘殺、病毒……”獅子答道。“還可以做別的嗎?”“做馬,行嗎?”“做馬有風險嗎?”“有,受鞭打,被宰殺……”老鼠又要求換一個。換成老虎,得知老虎也有風險。“啊,恕我斗膽,看來只有獅子您沒風險了,讓我留在您身邊吧,給您做牛做馬!”老鼠突然請求道。獅子哼了一聲:“我,我也有風險,環境遭到破壞,生活環境中的食物和棲息地受到影響,還有人類不斷的獵殺,我和我的同類都將無法很好地生存。”
自然界有它自己的法則,萬物相生相克,不會出現沒有制約和威脅的動物。這個寓言的含義可能有多種,但最簡單的一個含義——森林之王都有風險,表達的是風險幾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人不有。對于風險的概念,我聽得最多的是從朋友口中說出來的,他是做保險的。說到這里,似乎我能感受到讀者的會心一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的一生至少會面臨五大風險:一是意外風險;二是健康風險;三是教育風險;四是養老風險;五是經濟風險。風險無處不在,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消除因為意外給家庭帶來的不測和傷害。沒有嘲諷的意思,朋友的喋喋不休除了讓我知道了這項工作的不易,也讓風險二字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
據了解,風險管理的啟蒙思想是由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帶動的。企業安全管理思想隨著工業化進展早在19世紀已經開始萌芽,它是伴隨工業革命的誕生而出現的。對于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很多專家會有不同的劃分,主流觀點是風險管理大致經歷七個階段,詳見圖1-1。

圖1-1 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
1955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施耐德教授提出了“風險管理”的概念,他是第一個提出風險管理的人。
1995年,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制定的澳/新標準明確定義了風險管理的標準程序,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風險管理標準。
2004年,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人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發布了《全面風險管理——整合框架》,雖后期做了部分更新,但框架中的很多內容至今仍在沿用。
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這是中國第一個全面風險管理指導性文件,標志著中國登上了風險管理的中心舞臺。
2009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了ISO31000:2009《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開啟了全球標準化風險管理的新起點。
2017年,COSO正式發布更新版《企業風險管理——與戰略和績效的整合》框架文件。這個更新版風險管理框架,幾經磨礪,2016年9月發布討論稿,在全球公開征求意見。經歷了近一年的討論和反復修訂、上千條意見反饋和幾十場研討會,在外審與內控之間博弈,在戰略與風險、績效與控制之間反復斟酌和權衡。這個文件的發布一而再再而三被推遲,它對現代企業發展和風險管理,必將產生深刻影響。
201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了ISO31000:2018《風險管理指南》(修訂)正式文件,這是自其2009年發布的全球第一版風險管理指南之后,第一次對其文件進行的更新和升級。
風險管理的發展,起步雖晚,但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越來越重要。在風險管理的發展進程中,2004年,COSO發布《全面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是個里程碑式的階段,它出現在美國企業大量財務造假之時,社會各界對內部控制失敗失望之時的“危難”時刻,由五個職業會計團體聯合并潛心研究近4年的時間才誕生的,很多內容沿用至今。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指引》[1],標志著中國吹響了全面風險管理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