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短期計劃

  • 南宋第一強
  • 1998K
  • 3432字
  • 2022-05-16 00:00:00

“什么人,敢如此猖狂!”

怎么不管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喜歡給人三日期限呢。陳峰不禁大怒。

“少爺,這是你家表哥,吳城。”

“吳城?我怎么有這么一號表哥?”

“是您父親的妹妹,嫁給本縣吳家,吳城是您父親妹妹的兒子。”

“那他憑什么說我這宅子是他的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

這幾天陳峰已經摸清楚這套宅子的大小了,雖然離富裕人家差的遠,但是相比他在現代買的一百平米的房子,那可是好多倍的面積,他從來沒有住過這么大的房子。

這么大的房子,在現代就是大別墅了,豈能輕易讓于別人!

正此時,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這不就是那天葬禮上想把陳峰污名化的那個人嗎?難怪了。

“陳峰,你倒是還坐得住。這座宅子,還有你家那一百多畝田,都已經是我的了,你趕緊收拾一下,搬出去吧!這屋里的東西你可不能亂動,我心地好,給你留個三十兩銀子吧,其他東西,除了你的衣物,都不能動!”

他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讓陳峰很是不爽。

“吳城,你那里來的那么大的臉,說這種不害臊的話!”陳峰站起來頂撞道,“這宅子還有那田地,都是我們陳家的,你有什么臉說是你的?”

“哈哈哈,”吳城一臉賤笑,掏出一張紙,“來來來,我來給你看看,這白字黑紙寫的,你的老爹陳安,已經立下遺囑,將我收為繼子,由我來繼承他的全部家產。”

“我擦,”陳峰接過那張紙一看,上面用端端正正的行書寫的遺囑,確實是將吳城過繼過來并且繼承陳安所有的遺產。

陳峰雖然不會寫繁體字,但認是沒問題的。

“怎么樣,我可沒有偽造遺囑,立遺囑的時候,你們家管家也是在場的,他可以作證。”

吳城得意洋洋的將遺囑疊好,塞進懷里,“今天我只是來通知你一下,三天后我就搬進這座宅子來了,以后呢我們就是兄弟了。做哥哥的不能虧待你,讓你搬出去,是為了鍛煉你,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

見陳峰有暴跳起來揍他一頓的趨勢,吳城一溜煙先跑了。

“去把管家張叔請來。”陳峰對小澤說道。

張叔很快就過來了。

“少爺。”

管家張叔已經五十多歲了,據說一直都在陳家做事,跟陳安老爺子是一起長大的。

“張叔,我爹的遺囑是怎么回事?”

“少爺,您前段時間病重,連醫生都宣布無救了。那吳城便跑到老爺面前,說是愿意過繼為老爺繼子,為老爺養老送終。老爺傷心之下,被他灌了一頓迷魂湯,便同意了,立下了這遺囑。”

“我爹這么糊涂?”

“倒也不是糊涂。這是常有的事,少爺要是沒了,老爺便無后了,又沒有其他家眷,那么百年之后,這家產就要收歸官府了,由官府來負責殯葬。這吳城好歹也是帶著點血緣,給官府倒也不如給吳城。況且吳城口口聲聲會床前盡孝,為老爺養老送終。”

“這吳城臉皮厚是厚了點,倒是也不傻,哭一哭做點戲,便能賺來這么大的家產。”陳峰對此倒是也有些佩服。在現代要是臉皮厚點,就能弄來一套別墅和一百多畝地,那人人都愿意拉下臉來的,空手套白狼啊。

“吳城這人,平時游手好閑,年少時讀書讀不進去,考科舉考不上,斗雞走狗倒是會的很。他有個弟弟,叫吳繼業,此人倒是頗有才學,為人口碑也不錯。所以,大家都認定,他們爹將來肯定要立遺囑把大部分家產交給吳繼業來繼承,以免被吳城敗光的。”張叔繼續說道。

“難怪了,”陳峰點點頭,“難怪他要惦記我家的產業了。等他老子一死,家產都給了他弟弟,他估計就只能每月領點月錢了。”

“正是如此,所以少爺一生病,他便走的勤快,幾乎天天上門。一聽說,大夫說少爺是不治之癥,便去老爺面前裝腔作勢。我雖然也勸過老爺,但是老爺大概也是覺得事已至此,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少爺,那咱們怎么辦?”小澤憂心忡忡。

“什么怎么辦!該怎么辦就這么辦,這宅子、田地都是我陳峰的,跟他吳城有什么關系!該吃吃,該喝喝,吳城要是再敢上門,咱們就用棍子打出去!”陳峰才不管遺囑不遺囑,既然老子是正宗的親生兒子,繼承家業才是天經地義的。

“吩咐下去,一切照常,不用管那么多。”陳峰現在是正式的家主了,雖然他連二十歲都未到,尚未加冠,在宋代,算是未成年人。

陳峰并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接下來三天,他考慮的是自己將要采取哪條路線在這個歷史里混出名堂,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絕大多數穿越小說里面,走的是上層路線,考科舉做官,搞朝堂斗爭。宋代重文輕武,只有通過科舉取士的文官,才能真正掌握軍權,武將在文官面前,地位不高。但是,這條路于我而言,走不通。”陳峰提著毛筆,對著空白的紙張發呆。

很簡單,他不怎么會寫毛筆字,他的字本來就很丑,說起來丟人,當年學校里搞過教師基本功大賽,其中有粉筆字一項,他的是全校最差的。至于毛筆字,當年讀師范的時候,學校也是要求考過測試的,不過為了照顧大家臉面,只要字跡端正就能過關。陳峰算是勉強過關了。

“失策了啊!”陳峰當時在考慮無限物資的時候,只考慮了戰略資源,卻從沒有想過要帶點生活物資,比如說現代的水筆、A4紙,畢竟三個月推平宋、金、蒙夏嘛!帶這些干什么?

“三天已經過去了,毫無進展,我三個月推平的戰略目標看來是要延后延后了。”陳峰現在發覺突然被丟進一個歷史環境中,想要做點事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最簡單的一條,我要組織軍隊,到哪里去拉人,是秘密的搞還是大張旗鼓的搞?要是大張旗鼓的搞,那豈不是公然成了反賊?按照南宋這幫大臣們的尿性,那絕對是攘外必先安內啊,集中全力來圍剿陳峰的話,就算他有現代化武器,也沒法長期消耗下去,萬一金、蒙古都趁機來攻怎么辦?

“果然嘴上說的容易,做起來就難了。看來只能猥瑣發育了。”

上層路線走不通,不僅僅是他不會寫毛筆字,他還不會繁體字,他也完全不懂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那科舉還考個屁啊。宋代倒是還有武舉,但是陳峰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軀,立刻將武舉這條路也掐斷了。

那就只能走下層路線了。

下層路線,那就是直接走老百姓這條路。在古代要想獲得民心,有兩條路是最便捷的,一條是搞宗教蠱惑人心,漢末黃巾軍,清代太平天國、白蓮教、義和團莫不如是;另一條就是賑災。

古代,賑災主要是官府組織的。哪個官員賑災搞得好,就能獲得百姓擁戴,離任的時候說不定還能收獲一把萬民傘,南宋有個叫黃定的,擔任潮州守,當地有大象為患,黃定解決了象災,離任時便獲得了萬民傘。

其他參與賑災的,一般就是家底比較厚實的士紳了,給災民施粥、饅頭,也能拉一把好感。

陳峰可是有無限糧食,自然是選擇賑災了。這年頭什么災最大?自然是兵災了。現在正是金三道攻宋時期,秦嶺——淮河一帶自然有無數災民,如何安置這些災民,從中選取青壯年編入我的現代化軍隊進行訓練?其余老弱婦幼又該怎么處置?只有將士兵的家人也和我捆綁在一起,他們才會忠心耿耿的為我賣命!

現在看來,這一切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處著手啊。

陳峰迅速給自己的“三個月推平”計劃徹底判了死刑,他提筆在紙上寫道:

短期計劃:

1、鍛煉身體,強健體魄。

2、收攏兵災災民。

韓峰以前是個讀書人,又是地主家的少爺,不怎么鍛煉身體,加上大病一場,現在身體虛弱的很,這樣的身體怎么可能將來統帥萬軍呢!

收攏兵災災民,問題是收攏到哪兒去,他必須得有個地方安置,總不能把他家那一百多畝地給鏟了建房子吧。

所以,他又寫下:

3、收集周邊的情報。

既然周邊都在打仗,暫時沒有受到波及的桐柏縣,肯定會有災民流落過來,要先搞清楚周邊的狀況。

“三個月,只夠完成我的短期目標了,就讓宋、金、蒙、夏多存在一段時間吧!”陳峰自嘲道。

他原本的想法是,先滅金、夏,再滅蒙古,最后看看南宋的皇帝有沒有覺悟,要是昏庸無能,那就一并推翻了,要是能接受思想改造,那就保留。

讀歷史的人,有三段歷史是讓人無法釋懷的。第一段就是宋朝,宋朝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朝代,一方面商業發達、風氣略顯開明,市民階層興起,科技成就也高;另一方面就是自立朝開始,便飽受外族欺壓,先是大遼,后是西夏、大金,再是蒙古,割地求和,對外稱臣,簡直是恥辱之極。

最后被蒙古滅國,南宋十萬軍民追隨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海自盡,甚至日本鬼子還搞出了個“崖山之后無中國”的說法,意思就是中國正統被蒙古人滅了,而日本保留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所以比起外族的滿清,他們更有資格入住中原,乃中華正統,以此來為其侵華戰爭背書,妄圖蠱惑中國人民。

第二段歷史就是滿清入主中原了。嘉定三屠、留發不留人、文字獄等事跡,對于中華文化是個重大打擊。所以,日本人那句“崖山之后無中國”后面還接了一句“明亡之后無華夏”,真是其心可誅。

第三段歷史,自然就是近代史的百年屈辱了。

任何一個讀過高中的中國人,最想改變的應該就是這三段歷史了!

但熱血是熱血,執行是執行,真要著手開始做了,才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盡管他有著宋人無法想象資源以及歷史視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锦州市| 大城县| 友谊县| 汉源县| 英德市| 顺义区| 刚察县| 虹口区| 宽城| 涟水县| 开化县| 天气| 岑巩县| 嵩明县| 延安市| 汝州市| 阳原县| 沧源| 安宁市| 大英县| 荆州市| 道真| 辽宁省| 张家口市| 洛南县| 久治县| 元氏县| 达孜县| 桂林市| 宜昌市| 都匀市| 永春县| 高尔夫| 潮州市| 凌源市| 东港市| 疏勒县| 武穴市| 大庆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