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后御飛還魂崖,入道使命成巧燕
- 角秀
- 詩力
- 3541字
- 2022-05-16 17:55:39
陰兵扶著顏丹,拿著寇判官的判符,送到后殿艄兵處,艄兵見符,便肯顏丹一人,坐進駛入天河的船。
船悠悠蕩蕩,加上艄兵哼的輕曲相伴,顏丹如睡在綿柔的白云上,全身被溫暖的陽光護裹著,河下的建筑-望鄉臺、惡狗嶺、金雞山、野鬼村、迷魂殿、原都城、十八層地獄、血水池、供養閣、蓮花臺如星星閃過,一瞬之后,金光璀璨、紫氣濃騰。艄公駛近處,“天庭”二大字城匾映入眼簾,庭下大門金甲神人數十位分兩排矗列,氣昂巍巍。
艄兵說明來意,又遞符給神兵,請顏丹下了船便就駛回閻羅殿了。顏丹被一神兵挽扶入庭后,便被架起而飛,天庭36天宮,72寶殿,分列三十三重天。
顏丹飛至九重高天,停在了九天瓊臺上,九天娘娘早已站在九天宮外,她頭梳九龍飛鳳髻,身穿九色彩翠衣,左右各一仕女,一個執笏捧圭,一個執旌擎扇。
“事不宜遲了,這個就是我的玄鳥使者?”這位在天稱玄妙玉女、九天壬女,在地稱九天玄女、天后的女神開口說道。
“正是!”神兵答道,作揖退散遠辭。
顏丹跪下磕頭之際,卻被眼前一派雍容華貴所懾服,怔地一下正準備畢恭畢敬地喊“天后”,誰知九天玄女香手一扶,手指一點,顏丹就和她同坐在丹鳳上,穿飛在祥云間,她們沒一會兒就到了還魂崖邊。
“時間緊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而天機不能泄漏。我需要你化為玄鳥回到凡間,代我昭示天下,希望你能竭盡所能,隨凡鳥盡力生存生活,越久越好。”天后說完,示意顏丹走上崖邊的金銀橋,孟婆見天后親臨,早盛好湯,站在偎依在其側的護橋神獸旁。
顏丹看著遞到手邊的湯,正想一口喝下,天后又喝止住了:“不必喝了,記住使命。請孟婆神揭開魂道”。“好!”孟婆收了湯,按了下橋身按鈕,只見金銀橋的盡頭是六個圓道,圓道孔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它們逆著時鐘方向不停轉動,綠色光的圓道最終停在橋尾對接處,其他圓道的光消失了,化成無盡的黑。
顏丹有些不明所以,向天后拜了拜,又跟孟婆道了謝后,小心翼翼地走進了綠光圓道。
長白山腳下敖東城,有龍泉寺悟公塔院,院東側從西到東數,分別有曹洞、臨濟、金頂毗盧三派由漢代傳入遼寧的佛教禪宗廟堂,最東的金頂毗盧派源于南朝齊梁,它由寶志禪師演派二十八字:“寶樹成行德蓮香,志愿極樂懷安養。紫金憲古永遠在,毗盧性海萬事昌。”,雖說該派傳入較前兩派晚,但廟內香火最盛,因毗盧的梵文意譯為“陽光普照”、“大日如來”,寓意美滿,固鄉民愛稱其為娘娘廟。
近年廟漸安雅,皆因大清朝民以入主中原之態,多遷BJ。難得的幽靜,讓這6-7對金腰燕能在幽靜的廟沿墻邊上筑巢置家。
“喲乖乖們,你們終于來到我們的大家庭啦。”墻沿上并排墜掛的第三個燕巢內,燕媽媽剛孵化了5只小燕,燕爸爸憐愛的用翅膀撫著燕媽媽,又柔情地對5只小燕說道。
顏丹眼前一片漆黑,餓得嘰嘰叫,身邊必定是擠挨著一些弟兄姐妹了,他們向顏丹擠來擠去,她感受到周圍和自己滑而赤裸的身軀,嘰嘰不止又相互蹭個不停。燕爸爸很快給他們銜喂了好多次食物,顏丹只想吃了睡,睡了吃,一種本能的虛弱控制著她。
如此規律的投喂模式行進到第六天時,顏丹終于能睜開雙眼,看清她的一家子。此時她能看清閃著藍黑色帶金屬光澤的體毛,白色的腹、麻點的脖子、尾巴一圈明黃色,黑嘴黑腳,再加一條長且分叉的黑尾巴,整個身體輕巧地就如小孩的一個巴掌大。顏丹突然意識到什么叫靈魂之重,她“嘰嘰、啾啾”叫個不停,聲音脆亮有力,燕子夫婦以為她最餓,又不停輪番塞食物給她,其實她只想問問為什么,她對這一世變成現如今這一身,有太多的好奇。
身邊的親人們從不理會她,還經常搶奪她嘴里的食物,那都是些蚊、虻、蠅、蟻、蜂、蝽等飛蟲,生猛地它們送到顏丹嘴里,味道居然那么美好。顏丹看看周圍,那是泥丸拌以麻、植物纖維和草莖筑成的窩,溫暖異常,盡管是暗黑一室,她卻和兄弟姐妹們愉快地住了快一個月。
近一個月時,他們都有了新技能-能撲哧地扇著翅膀,輪流強擠到巢口處張望,顏丹能聞到遠處大神爐燃起的檀香味、魚木敲擊下誦經的住持歌聲、能看到來往挑水煮齋和尚光溜的頭,還有遠處長白山峰中的天池、瀑布、林海,她上一世都看不到的景色,竟然如夢境、如畫卷般鋪而展來。
她記得父親說過,在她沒出世前,白山黑水的滿族在遙遠的東北,建立了大清,從山海關來,接管了大明朝,想必這就是大清福地了。父親還說:“我們越人,秦時避戰,上山為畬,下山為疍。那時起,我們的祖先就已經來到南海之中,揚帆把舵,浮家泛宅。我和你媽結婚前,還記得那是崇禎九年,縣知事李炫,在坎下指揮建下寨城,民眾安居樂業,我們出海的,好些日子漁獲豐收,風調雨順。我們婚后,就接連生下兩個女兒,你媽早晚燒香禮拜,感恩天地,就把你兩個姐姐取名顏思、顏念。后來你媽肚子又隆圓,我跟你媽說這第三個孩子生于動朝,不論男女,我都要把他(她)叫顏丹,我們老祖宗的詩歌‘顏如渥丹,其君也哉?!’(詩經《終南》)說的就是這種新君降臨,朝民忐忑不安喜憂參半的心情吧?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我們都不會變......”
顏丹褐色的虹膜下,眼光遠凝,思緒卻飄的又遠又近。“嘰......”她慘叫一聲,尾羽被好幾個嘴巴同時扯拉著,誰叫她在巢口發呆了很久呢?兄弟姐妹又一輪強擠上演,兄弟姐妹啾啾亂叫,齊力把她拉回巢口。
勝出的又成功擠到巢口張望,可剛探出身子,只聽尖銳的一聲“唔”,狂風黑影一剎飛過。顏丹她們嚇得縮起來,面面相覷,定神之后,才發現剛剛在巢口的勝利者再沒回來。
燕爸爸燕媽媽趕了回來,抱緊了顏丹他們,哭哭啼啼,他們告訴孩子們,是大雕叼走了弟弟.....
顏丹才想起她的“迎挑戰”,會不會就這樣開啟了?但她沒有余暇多想-燕爸爸和燕媽媽即時實行輪班制:一人覓食時,一人守家看管,夫妻還訓練燕娃娃們,如何展翅學飛。
沒幾天,娃娃們很快就學會像箭一樣撞在墻上、像箭一樣直沖云霄,也學會突然180度轉彎,或者翅膀不振不抖,呆在空中滑翔好幾分鐘。
再不久,就學會了邊飛邊覓食,當然了,一有什么動靜,他們準能迅速飛回巢口,燕爸爸和燕媽媽筑得巢呈瓶狀,看起來美觀漂亮,重要的是看起來只有一個向外的開口,其實里面暗藏一門呢,除了防大雕,有時野蛇也會來擾,蛇頭常常伸進巢內,吃掉巢卵幼鳥,幾對鄰居的孩子就這樣沒了,所以顏丹他們都學會了從暗門鉆進鉆出。
顏丹和親人們還有鄰居們喜歡白天成群結隊的出巢,大家輕盈而悠閑地在村莊上、田野邊、水面處自由飛翔,累了就在廟頂、屋檐和房前屋后濕地上停歇,逍遙快活也就是這種感覺吧。
好日子總如白駒過隙。很快到了9月,秋風輕起,燕爸爸們決定在秋高氣爽的一天,帶領妻、子們南遷,因為世代的燕子們都向陽而生,溫暖祥和才是他們一生的追求,所以南方是他們常飛的方向。
燕子們,不管是顏丹的金腰燕一族,還是散落民宅群居的家燕一族,都不約而同地飛聚在一起,從長白山、黃河、渤海、長江、南海,一直飛到南洋群島、到達印尼、甚至澳洲。
顏丹在隊伍中,跟著大隊白天遷徙,以大概每小時一百公里的時速低空飛行,日行七百到八百公里。顏丹感覺自己就是天生的飛俠,跟著志同道合的一群,飛越崇山峻嶺、江河湖海,愜意十分。但有時候,大部隊為了趕路,兩到三天都不覓食(燕子只吃飛蟲),好些沒蓄夠能量的幼鳥,飛著飛著就不在群里了,夭折而去;而飛行中,還有出其不意兇猛的老鷹、惡勢的大隼把隊友抽離得無影無蹤。
顏丹總是緊貼父母而飛,不貪快、不落后,在小心謹慎中行進。他們飛遍東南亞,還到澳洲北部大洋上過了一個美好的冬天。
開春時,大部隊號召大家北遷回巢,南遷時幾千甚至上萬公里的遷徙,使許多隊友喪生,加之過冬時,有些隊友飛去非洲卻少有回隊的,回遷隊伍規模縮小蠻多。燕媽媽跟顏丹說,非洲人把燕子當美味,她小時候隨群“見識”過,所以她斷不會再飛往那里。顏丹很想笑、又有點可惜,轉而卻是情不自禁地心酸以及后怕。
北遷時,他們先到南海,再從南海,飛到了臺灣。
當他們在臺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徘徊覓食時,一只金腰燕悄悄飛近顏丹。
“嘰嘰,嘰嘰”,他朝顏丹呢喃細語般呼叫,燕爸爸和燕媽媽起初眈眈而視,欲過來保護顏丹,后來卻撲哧笑而不語飛離了,他們知道這小伙子是來向顏丹求愛的,便識趣地留下他們。
“我是翟啟,和你一樣,是天后的玄鳥使者。”小伙子見周圍安靜,就開門見山對顏丹說。
顏丹直覺霹靂,好久沒聽過人話!當下這刻,不受控地急促尖利地“啾啾”大叫,小伙子狂扇翅膀示意顏丹冷靜,零星沒走遠的隊友看見,以為小伙子在炫技博紅顏呢,都笑著飛開。
“你好,我是顏丹!”顏丹終于淡定地說。
“我需要你配合我,在這高山里的族群上空繞飛。”翟啟道。
顏丹領悟,飛去跟父母告別,大家祝賀顏丹后,沒多逗留,就飛去福建了。
顏丹和翟啟像雙宿雙飛的比翼鳥,頡頏而行。這些日子,許多臺灣高山族群的人民都見到他們攜飛,消息很快就傳到十三族的族老,平埔族首領-拉海卡斯耳邊,他從寨里出而看天-艷陽下,低空中,一對燕子的確繞飛不歇,于是,他用獨特的南島語命令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