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所想不錯,十四年了,鳳凰終歸棲梧桐。”清源大神點了點頭看了眼夜月意味深長的說道。
“大師,那該如何應對?”
“失之坦然,得之淡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清源大師說著又看了眼夜月,然后笑著繼續說道,“今日這棋怕是下不成了,老衲先行離去,改日再和老將軍對弈。”
“謝大師指點,送大師。”蕭博昊對清源大師拱了拱手。
清源大師單手放于胸前做禮,然后便消失在亭中。
清源大師走后,蕭博昊看著深思的夜月:“想不通便不要想了,我只言一句,你做任何事我都不會干涉。”
夜月抬眼看著蕭博昊一會,然后問道:“我也只問一句,你可知我是誰?”
蕭博昊點了點頭。
夜月看著點頭的蕭博昊,轉身對著廳外的綠衣說道:“綠衣,我們走。”
“是。”綠衣對蕭博昊福了福禮,然后跟在走下亭子的夜月后面。
夜月走了幾步便又停了下來:“蕭家繼承人的問題我會解決。”抬步繼續往前走。
“今日我再說最后一次。”走出松園的夜月突然開口對后面的綠衣說道,“我不管你以前如何,但你現在是我的人,我所說的話和所交代的事情,不管對誰你最好都要謹記于心和守口如瓶,我容不得背叛和陽奉陰違。”
“綠衣對大小姐絕無二心。”綠衣雙腿跪地,指天立誓,“如有違背五雷轟頂,定不得好死。”
“我不相信誓言,但會記住你今日之言。”夜月腳步不停,“還有,我的人膝蓋最好給挺直了。這是最后一次。”
“是,大小姐。”綠衣起身跟在夜月后面。
回到挽月閣已是午時一刻,夜月用完午膳,斜靠在窗前的貴妃榻上上看著書。
夜月放下手上的書,掀開輕云紗制成的窗帷,看了看已經漸漸不再那么強烈的陽光,然后放下窗帷,從貴妃榻上起身:“綠衣,準備一下,我們出去一趟,晚膳讓他們也不用準備了。”
“是,大小姐。”綠衣應聲躬身退出。
夜月整理好微微皺起蕓香雪緞裙和微微凌亂的發絲,向外走去,這時綠衣也回來了。
兩人向院門口走去,夜月在梧桐樹下停住了腳步,抬頭看著在這深秋依舊青綠的梧桐樹和它細小的花苞。
六月的花,十月的果,如今已是十一月初,看不見果子,確實花苞朵朵,果真是有些奇了。
梧桐樹?開花?這些是不是代表著些什么,她來到這異世又是因為什么?
夜月想不明白,便也不再多想。不管因為什么,為的又是什么,她的命由不得別人肆意安排。
夜月抬步繼續往外走。
綠衣腳步不變的跟著,但也抬頭看了眼梧桐樹。
一出門,綠衣便按夜月的吩咐將其帶到晟都最大的一家名為瑞生堂的藥鋪,店小二一見夜月進來便熱情的將其引到離門不遠的位置上,并上了茶點,之后才是問夜月有何需要:“小姐,您是拿方子抓藥還是買些什么藥材?”這晟都能進他們當家的藥鋪的人一般都是非富即貴,必須要認真對待。
這瑞生堂店鋪設計也算奇特,一進門便是招待的地方,店鋪門面周圍只有一些扮相精美且較為名貴的藥品,而其他的藥品皆在與門面相連的另一房間之內,顧客只需派遣自己的隨從跟著進去抓藥,而自己在前廳喝茶等著便可。
“按著這張藥房抓十帖藥便可。”夜月拿出早先寫好的藥房方給小二,這是一張前世她所搭配得一張調理身體的方子,里面包含著比較多的藥材,如果藥鋪能大體得到,那藥材方面便不用擔心藥名兩世有差異的問題了。
“小姐,請稍等。”小二雙手接過藥房,看了看藥方,對夜月笑著說道,便走進里面。
夜月想著尋找藥材方面便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便拿起桌上的茶水,小口的飲了一口,味醇香馨,廬山云霧,茶中珍品。看來這家店鋪后面的主人也是不簡單,就一招待顧客的茶飲便是如此的珍貴。
過了一會,一中年男人從里間走了出來,跟在后面的還有剛才抓藥的店小二。
“掌柜,便是這位小姐拿著藥方過來抓的藥。”店小二引著中年男人走到夜月面前。
“有事?”夜月語氣波瀾不驚的問道。
“小姐,在下是這瑞生堂的掌柜,敝姓林,剛見小姐拿來的藥方,覺得此藥方不管是藥材的搭配還是藥材的劑量搭配得都是甚為其妙,便冒昧問小姐可否告知寫出這藥方的是哪位高人,如若小姐能相告,今日小姐在鄙店所取藥材皆算作鄙人贈與小姐。”林掌柜對夜月拱了拱手,態度很是誠懇的說道。
“掌柜無須如此客氣,此方子是家父出門無意間尋得用來為家母調理身體的方子,至于出處,小女子并不知。”夜月學著古代小姐說話的方式,溫婉地說著,“不過掌柜要是有興趣,小女子便可做主將房子贈與掌柜。”按著自己的觀察,這掌柜后面的一定還有一位當家主子,夜月突然想結識這藥鋪后面的主人。
雖然現在并不能直接知道后面的人,但有了今日贈藥方一事,按著她所觀察這掌柜負責的態度,定會告訴他后面的主子,那么以后……
“那么便多謝小姐了。另外鄙店贈上百年人參一只算作對小姐的謝禮,請小姐務必笑納。”掌柜微微訝異夜月贈方子的行為,但也只是認為她是沖著瑞生堂的名號和地位,并沒有多想。
“那便多謝掌柜贈禮,小女子還有事便先行一步。”古代人說話的方式真累。
“送小姐。”林掌柜讓店小二將包好的藥材和那百年人參遞到綠衣手里,然后便跟在夜月身側微后面一點,送夜月走到門口。
綠衣接過藥材便也跟在夜月后面出去。
林掌柜送夜月出去后便走向藥鋪里間的一密室,對著一黑衣男子吩咐道:“十五,跟上剛才那女子,看她是哪位府上的小姐,隨時向本堂主報告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