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風月難償古今情 (3)
- 柳葉情殤悲絮飛
- 馬鸝
- 2061字
- 2024-08-30 18:37:16
鳳絮兒見義勇為,備受各界人士的贊賞。市委宣傳部及鳳絮兒供職的園林局,還準備把她的事跡進一步整理,大肆宣揚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為她申報烈士。
園林局工會,自從醫生第一次下達了病危通知,便派人到最好的壽衣店,購買了壽衣。太平間的管理員,一邊換衣服,一邊不停地嘟噥著,要舍得,舍棄人世間的一切,要入鄉隨俗。像這樣漂亮的女士,積德行善,到了那邊不會有人為難你的。
守在跟前的柳樹林,看著媽媽變形的臉,忍不住淚如雨下。
二十多年來,媽媽對他的精心呵護,對他的百般的愛戴,是他永生永世也難以忘記的。如今大學就讀,多么需要媽媽的支持與關懷,她卻突然離去了。現在他所能做的,只有面對冰冷的肉體,陪媽媽度過最后的時光。
小時候,他不懂得愛,覺得自己的家庭是最好的,父母的感情也是最好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他也懂得了兩情之事,才真正懂得了爸爸媽媽的感情。他們雖然走到了一起,保持著家庭和維護著家庭的平靜和睦,那只是一種責任在束縛著,而他們心靈的隔閡是那樣的大。特別是爸爸,每當媽媽敞開心靈要與他接近時,他卻把所有的觸角都縮了回去,用緘默把自己包裹起來。爸爸心里有一個秘密,那份感情始終在困擾著他,噬咬著他,讓他的心靈永遠都無法安寧。
長大了,他似乎理解了爸爸。他想與他討論有關感情之事,可一扇厚厚的大門,把爺兒兩個的心給無情地隔開了。那扇大門不是別的,是爸爸作繭自縛,嚴把死守的心門。他預感到爸爸藏匿在心中的,是一段刻骨銘心,又胸懷許多愧疚的愛。之所以久治不愈,“身陷囹圄”且又難以自拔,是這段情用情之切,用心之至,導致不但是傷了情,而且還傷了心。
有好多次,柳樹林想從媽媽的嘴里問出點什么,可是媽媽總是避而不談,用別的話題隨意帶過。語氣中他聽出了有許多的隱忍和無奈,卻也從未吐露過半句怨言。后來他壯著膽子問過水波叔叔,他搖著頭,心情沉重地說,好兒子,聽我的話,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便過問。另外,我還要叮囑你一句,不要去問你的爸爸,在他破碎的心上撒鹽了。我對他的抨擊已經夠多,他的自責也夠多的了,一切都無法挽回。真正應了那句千古名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愁”了。只可惜,玷污了那份愛,毀了他身邊的人。
大人們沒有滿足柳樹林的好奇心,他只有廣泛地收集“情報”,用以證實自己的猜測。
說起來,媽媽是一個敏感的人,經常會有一些奇思怪想,讓人莫名其妙。也就是每一年的今天,三月初三,她會把柳樹林從作業堆里解放出來,陪她看夕陽。看夕陽下,一幅美麗的“愛柳圖”。
站在秀水橋頭上,沐浴著春風,看著漸漸西下的夕陽,一個美麗的身影走在潺潺的小河旁。她扯斷兩根如絲如絳的柳枝,剝開皮,用牙咬著根部,吱吱吱幾聲似有若無的響聲過后,便有一個漂亮的柳球留在梢頭。她是那樣專注而又自在地,于其說是甩著,不如說拋著更加確切。看得出來,起初她的心情是愉悅的,那種愉悅隨著夕陽的西下,便跌落了下來,逐漸被一種憂郁所替代。
最后,她把那兩只柳球從梢部摘下來,緩緩地走向那片柳林,在昏暗的夜光里,埋在了不知是什么人早就挖好的坑穴里。她總愛一個人愣愣怔怔地在那里呆好長時間。是用淚水澆灌那脫了母體的柳球?還是把所有的不快埋葬在了里邊?真有點黛玉葬花一樣的凄涼,讓人目不忍睹。有好幾次他想抽身離開那里,都被媽媽的眼光給攔下了。
在潮濕的黃昏里,他和媽媽望著遠去的身影,心中頓添許多的惆悵,連這個對感情之事懵懵懂懂的中學生,都不禁心中沉沉的。在那個身影離開的時候,媽媽牽著他的手,慢慢地走向那個美麗的身影尚留下余溫的墳包,把柳球收納回來,鄭重其事地插上幾截柳枝。
盡管這樣的場景柳樹林已經歷過多次,每一次總有新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切。憑著感覺,他知道,這里邊有一個不平凡的離奇的愛情故事,有一個難破的謎。難道與爸爸、媽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管理員,換完了衣服說道,孩子,看看媽媽口袋里有什么重要的東西,這衣服要拿出去燒了,看樣子都是剛買的好衣服。唉!再好的衣服,死了死了,也帶不走。死了死了,死了就享福去嘍,就不管活著的人嘍------
樹林沒有聽清楚管理員后邊說了些什么,他按照吩咐,查看著媽媽的衣服。
在西服的口袋里,他摸到了厚厚的一沓東西。那沓東西雖然都沾著血跡,卻分明能看出是三封信。信封上的字跡,卻是依稀可見的。
一封信寫道:樹林我兒親啟;
一封信寫道:柳樹我夫親啟;
另一封寫道:葉子親啟。
在信封的背面,寫著這樣兩行字:
人本是一縷魂絲的載體,何須太強求,罷了吧
我已經品嘗了幸福,盡管不是全部的占有,足矣
信上沒有郵編沒有地址。
難道……
難道這是三封遺書?
媽媽對自己的死有預感?
媽媽今天準備去死?為什么?媽媽今天提前就通知他請假回來,會不會這是一個預謀?
不是見義勇為嗎?怎么會是這樣!
不,這不可能!不會,這是一個誤會。
柳樹林顧不上悲傷,趁管理員沒注意,把信悄悄地藏了起來。他不愿意讓別人看到,讓那些記者們用來繞舌頭,編造出花邊新聞。
此時他覺得,除了失母的痛苦,還要搞清楚遺書的內容,還要搞清楚葉子究竟和他們家有什么關聯。年輕的福爾摩斯,在痛苦中掙扎,更想解開困擾在心中多年的一個謎。